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大家了解多少?王希季是怎样的人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1
王希季回国之后,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1958年11月,他突然接到通知:到保密单位——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王希季过去后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把中国第一枚火箭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但为了国家需要,王希季毫不犹豫点头答应。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攻关的过程十分艰难。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用双手计算大数据,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条件有多简陋?把稻田当做发射场;没吊车,用辘轳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打压泵,就用打气筒打压,给火箭加燃烧剂、助推剂;没有自动的遥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没有指挥所,王希季坐在用麻袋堆积而成的“司令部”里;没步话机也没电话,他就扯着嗓子大声喊……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2
从探空火箭到“长征一号”,王希季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硬是把自己从一个火电专家变成了运载火箭专家。然而,就在收获胜利果实的关键时刻,他再次面临“转行”的抉择。国家赋予了他新的使命:担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
面对这一全新挑战,王希季再一次毫不犹豫地服从组织安排,投身于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
面对美国连续发射12颗返回式卫星均告失败的严峻局面,他带领团队立足实际,制定了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数十年来,这也一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
1975年11月26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冲破云霄,顺利升空。3天后,当天空中出现了那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王希季才终于放下了心。“尖兵一号”的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尽管王希季一生都在为航天事业奉献,但由于他一次次为国家需要“转行”,深藏功与名,所以“长征一号”和“东方红一号”的主要研制名单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都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
1999年,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表彰大会上,已经78岁的王希季站在了人民大会堂。此时人们才知道,这位不起眼的白发老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祖国没有忘记我!”那一刻,王希季眼眶泛红,感慨万千。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3
卫星是送上天了,如何安全返回?又是一块硬骨头。王希季服从安排,又奔赴下一个新任务:研制我国首枚返回式卫星。
难度之大,某国曾发射过12枚,均告失败,更何况我们才起步。
但王希季团队,硬是用5年的时间,于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刺破苍穹,飞向太空。
他在等待了3天后,看到了那顶心心念念的,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那是一朵神奇的开在天空最美的花。
当它准确落到回收地点时,就相当于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啦!”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0年后,王希季又先后负责研制和成功发射6颗卫星。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完成首次无人状态下试飞。
“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王希季时常这样说,更是用毕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带领团队完成多项首创任务。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4
和中国共产党同年同月诞生的王希季,出生成长于美丽的春城昆明。1938年秋,他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怀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
他学习非常勤奋,上课之余,隔日还去附近的热力发电厂工作,从锅炉工一直干到领班,全面掌握了发电厂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法。1949年12月,他以优异成绩获取了科学硕士学位。就在王希季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两张照片: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他的求学计划。
“我是在军阀间相互打仗,国家被蚕食、被分治的状态下长大的,有生以来首次看到真为老百姓服务的军队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我为此而欢呼,决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王希季回忆起当初选择回国的动机时,充满感触地说。
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他们创造了许多优厚的条件。但王希季已经归心似箭。他出国就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改变祖国的落后状况,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有了施展抱负的社会环境,留在美国已无必要。因此,他毅然踏上了驶往东方的“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精选篇5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两弹一星”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体现,在“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孕育铸就。
中国科学院为“两弹一星”成功研制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以身许国。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21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7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11月,王希季没想到的是,他突然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具体做什么工作,安排王希季的工作人员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去了之后,他才知道是要干一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事——研制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来发射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王希季说。
没有人做过运载火箭,他们就决定从探空火箭开始。在上海郊区新建的发射场中,王希季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为了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想出了许多“土办法”。
来不及新建实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很多这样的“土办法”成为王希季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