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

| 徐球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是什么样的呢?陈芳允事迹大家了解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1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________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中央先决定以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原子弹,后来又决定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导弹和自行研制人造卫星,统称“两弹一星” 。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邓小平同志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截止目前,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仅有王希季、孙家栋两位在世。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2

陈芳允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科学、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一生,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并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生。他崇高的革命理想,优秀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所展现的一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高尚风范,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工程专家。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先后在上海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某基地、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8月获国际天文组织小行星命名。2019年9月,863计划倡导者获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授予的“最美奋斗者集体”荣誉称号。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3

他积极参与研究和开发工作,为战时通讯设备的改进和创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战争结束后,陈芳允继续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行,他在无线电电子学和雷达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之一。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中国的国防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芳允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他对后辈的培养与指导。

在生活中,陈芳允从来不穿带拉链的衣服,因为他曾经因为拉链损坏弄了许久,认为耽误了科研的时间,所以便再也不穿带拉链的衣服了。

他常说,科学研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的思维,还要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他的这份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奋斗不息。

陈芳允以其毕生的努力和贡献,成为中国科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你对陈院士的事迹感兴趣,点击下方即可阅读。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4

1916年4月3日,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机械系,后转入物理系。

1938年初,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1945年初,到英国A. C. 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

1948年5月,陈芳允回到上海,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

1950年3月,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并在上海成立分院,陈芳允在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在此期间,陈芳允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完成了一套电子仪器(包括电刺激器、直流放大器及显示设备等),这是国内在生物电子学方面研制的第一套设备。

1955年,陈芳允晋升为研究员。

1956年,陈芳允参加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并参加了新电子所的筹备工作。

1958年,他开始从事脉冲技术研究工作。

1960年,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同事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

1964年,他和研究室的技术人员为空军研制出机载抗干扰雷达,由电子部工厂制造,装备了大量的歼击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飞机上使用单脉冲体制的雷达。

1965年,陈芳允开始参加空间技术工作,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的测控方案以多普勒测量为主,并在卫星入轨点附近的地面观测站设置雷达和光学设备加以双重保证。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5

1958年,他开始从事脉冲技术研究工作。提出并完成纳秒级窄脉冲采样示波器的研制,把采样示波器做成可以携带使用的仪器。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

1960年,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同事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

1964年,他和研究室的技术人员为空军研制出机载抗干扰雷达,由电子部工厂制造,装备了大量的歼击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飞机上使用单脉冲体制的雷达。

1965年,陈芳允开始参加空间技术工作,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的测控方案以多普勒测量为主,并在卫星入轨点附近的地面观测站设置雷达和光学设备加以双重保证。为此,他除总体设计外,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台站建设工作。

1967年,调到国防科委第26基地,从事卫星地面测控网的研制和建设工作。

1970年,陈芳允研究了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所用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后,他针对通信卫星的测控要求,设计了新的微波统一系统,后被国防科委和卫星总体负责人孙家栋采纳。两套统一测控系统研制成功,为中国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此项目与通信卫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陈芳允为主要获奖者之一。

25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