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

| 徐球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大家了解多少?姚桐斌的科研成果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推荐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1)

姚桐斌出生于1922年,他所出生的年代并不太平也并不富有虽然他的父亲和哥哥做了一点小生意,但是做生意赚的钱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支出。

为了可以让姚桐斌早早的就为家里面分担,在姚桐斌刚从小学毕业就被父亲勒令退学,甚至姚桐斌父亲扬言如果姚桐斌再坚持上学就打断他的腿。

由于姚桐斌的平时成绩很好,校长觉得他以后肯定大有作为,在校长的亲自拜访和不断劝说下姚桐斌才有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但是,最后在还是因为家庭问题中途辍学。在以后的几年内都在工作赚取学费,1937年去往上海的一所高中就读,但是求学之路并不顺利。因为经济条件的问题,住宿费和伙食费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以至于姚桐斌碾转到江西读书。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努力,顺利拿到奖学金。考取大学。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2)

随着姚桐斌学术研究项目越来越多,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也不断的提高。按照姚桐斌所获得的成就,他完全可以在国外生活的很好,但是因为他挂念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顾校长的挽留和西方人的反对与质疑,义无反顾回到了祖国。他回国之后就被安排到了材料研究所工作。为了找一些材料就带着学生各个地方跑连垃圾场都不放过。

在人才挑选上也很有欣赏的眼光不光注重自己的科研发展,还为我国选拨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在生活上更是简单,平时很节俭也不追求衣服是否新颖,往往都是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样一位勤勉、爱国、惜才、没有什么架子、简朴的优秀科研人员居然因为当时局势抵触知识分子死在____的铁棍下,实在让人可惜。一颗明珠就此陨落。

尽管姚桐斌英年早逝,但他为我们留下了他宝贵的航天项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他是一个真正的巨人,让此后的几代航天事业研究者站在他的肩膀上去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的精神他的形象,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3)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7月,以全校第一的总评成绩毕业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西南交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同年8月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至1947年3月),该所原在重庆北碚,后迁至北平(今北京),在此期间,他一边从事研究工作,一边准备出国留学考试。同年被遴选为美国斐陶斐励学会会员。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0月,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启程赴英,10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后期兼做实习指导员。1951年,以《对于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粘性与流性的研究》的论文通过答辩,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2年1月,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继续深造,并兼做实习指导员。

1953年6月,以《对于液态金属在铸模中流动时的垂直运动研究》的论文获帝国学院文凭。之后开始办理由英国向联邦德国转移的工作。在留英期间,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参加“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英国分会”,当选为夏令会常务委员,分管总务工作,还曾担任进步刊物《循刊》的编辑,并协助主持留英学生会的工作。1954年2月,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4)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姚桐斌想要回国发展,但是却遭到了德国方面的阻拦,毕竟这么一个人才,有一个就损失一个。经过姚桐斌的不懈努力,他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路途。回国之后的姚桐斌进入了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材料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在当时一穷二白。那个时候的中国也没有多余的经费,就是凭借着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姚桐斌和团队为中国的火箭及导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姚桐斌,不仅在材料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著名的两弹元勋,但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最终却是被歹徒打死的。

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姚桐斌被一群打着无产阶级革命派旗号的人打倒在地,他们声称姚桐斌是反动学术权威,对姚桐斌拳打脚踢,最终姚桐斌因为伤到了后脑身亡了。这些____他们只想发泄自己内心的恨意和情绪,却忘了姚桐斌,为新中国在材料和火箭方面做出的贡献,攻克的难题。而人们却用暴力将姚桐斌摧毁,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没能光荣的死去。

如果没有他,中国不会那么快就造出火箭,那么快就让第一颗卫星上天。52年前,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牺牲了,____听到他牺牲的消息,震惊丢掉了手中的茶杯。他叫姚桐斌,世界顶级的冶金学家,中国航天材料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5)

姚桐斌在英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帝国学院文凭论文,撰写了关于冶金、铸造方面的8篇科技论文,分别发表在英国的《金属工业》、《金属学会会刊》、《铸工》,法国的《冶金文汇》,联邦德国的《铸工》、《工业通讯》、《铸工科技副刊》等科技刊物上。

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研究。1962年,姚桐斌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

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姚桐斌开始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的创建工作时,从科技人员的选调与分配、研究所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的确定、研究室与试验室的设置、设施设备的建设与购置,到科研工作方法的传授与科研作风的培养,他都亲自审查、过问,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心血。

姚桐斌大力协同的典范,他亲自带领有关的科技人员走遍了全国有关材料与工艺的研究所和院校,进行技术交底和交流,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及其测试、检测方法研究的协作网做了大量的积极促进工作。同时,也由于导弹与航天的需求牵引,带动了国内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关于材料与工艺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25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