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

| 徐球

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大家知道哪些呢?这位科学家有着怎样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

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1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________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2

在中美激烈碰撞,几乎滑落冷战边缘的今天,审视核武器对于中国的意义,再回看核武器的创造者则更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伟大于敏的诞生以及发挥的作用,不管用怎样的伟大来形容都不为过,堪称20世纪最大的天佑中华之一!

于敏这个名字第一次为人所知是因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共和国给予国家功臣的最高嘉奖,一共23位科学家,任何一位都功高盖世都是各领域的泰山北斗,与核武器相关的一共9位(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程开甲、王淦昌、郭永怀、钱三强、陈能宽、于敏)。若要论资排辈,于敏恐怕要排最末,而且只有他一人没有留过洋。但要按贡献大小来排序,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吧,于敏对于核武器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且大于另外八位功勋科学家之和。这句话从来没有人敢公开说过,如果不是自媒体平台,或者但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也不敢这么说,这么说似乎有夸张成分和博人眼球之嫌,因为那些名字一个个都太如雷贯耳。

但我依旧坚定地用陈述句来描述这样一个主流媒体的八股文无法言说的事实。其实这个事实是如此的明晰,从1958年九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1959年6月苏联专家撤走,自力更生开始,到1996年停止核试验全面转入实验室研究的整个阶段来看,邓稼先于1986年英年早逝;王淦昌、彭桓武、周光召均于七十年代离开核武器研制单位,基本上未参加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朱光亚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就在国防科工委做领导工作;程开甲于1963年组建核试验基地研究所,专攻核试验诊断测试;钱三强除在最早期拉队伍外没参加任何科研工作;陈能宽主要解决了原子弹的起爆问题……每一位都很伟大,但是于敏更不容易。

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3

说起两弹一星元勋,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邓稼先,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和钱三强、邓稼先等人一起工作的岁月里,还有一个真正负责关键技术的人,他就是于敏。

1952年11月1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其威力相当于日本广岛爆炸原子弹的几百倍,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美军被志愿军打的节节败退,气急败坏的麦克阿瑟扬言,要对志愿军进行核打击。

当时的于敏正处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被负责原子能相关工作的钱三强点名,希望他能从研究原子弹改为研究氢弹。

那时的我国原子弹都没研究出来,氢弹更是一张白纸。

虽然不感兴趣,但于敏还是当场就答应了,为此,于敏只能从量子力学和核理论等基本原理重新出发。

加入氢弹研究后,于敏和团队就发生了分歧。

当时美国物理协会期刊发表了一篇杂志,表示在设计中添加氚,有利于氢弹的起爆。

因为从海水中提取氘的成本极高,同时氚的制备又完全依赖于核反应堆,这两种材料都极为稀缺且获取困难,其价值甚至远超等量的黄金。美国人的做法是建立海水提纯氘的工厂,然后利用提取的氘在反应堆中人工合成氚,接着使用氚靶和氚束加速器进行打靶实验,以测量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

这个过程无懈可击,但对于当时工业基础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那个时期,我国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证,如果只有这一个方法,那我们不仅需要建设发电站,还需要修建铁路来运输煤炭以供电站发电。等把这些基础设施都建完,不知道多少年就过去了。

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4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一声惊天“雷鸣”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两年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这巨大的成功背后,“轻核理论组”功不可没。

核武器是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

1961年1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于敏谈话。钱三强告诉他,我国在突破原子弹之后,将要开展氢弹研究,氢弹虽以原子弹为基础,但其理论基础和材料结构等必定比原子弹复杂得多,“现在调你参加,增强力量”。

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有可能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转行”,担任轻核理论组副组长,开展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这次变化,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30年中,我一直深入实际,昼夜思虑,全力以赴。”

从1961年到1964年,于敏和黄祖洽、何祚庥一起,做了关于氢弹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等方面的探索。在此期间,于敏“善于抓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点得到发挥,在一些复杂纷乱的现象中,总能理出头绪,找出物理上的原因,从复杂的计算中找出其中的物理内容,使认识有所前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至今都记得与于敏一起合作的点点滴滴。“研究氢弹机制的时候存在一个链式反应,如果把它编成计算机程序计算,工作量极大,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条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敏想了个办法,他建议完全略去介质的运动,而首先构造一个静态无限大的中子增殖模型,专门计算中子的增殖速度,同时也就给出了升温速度。”何祚庥对《中国科学报》说。

通过于敏的办法,氢弹机理研究略去了求解辐射流体力学方程带来的巨大麻烦,大大节省了计算工作量。

于敏“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5

当时,除了已掌握氢弹的英美苏,法国也在抓紧研制,为尽早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于敏来到大西北,吃夹砂子的馒头,喝着苦碱水,忍受冬季零下30℃的极寒天气,只为完成氢弹的核试验。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长期奔波在北京和西北之间,因过度劳累和沉重的精神压力,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核爆试验中,他身体虚弱几经晕厥,却依然坚持抓紧时间抢进度,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出氢弹物理方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和团队继续登攀,突破二代核武器的关键技术,让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主席台上的他是名字解密后第一次公开露面。

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