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是什么样的呢?邓稼先为什么能获得如此殊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精选篇1)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哲学系教授,与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是老朋友;母亲王淑蠲,操持家务。家里四个子女,邓稼先排行第三。他出生八个月后,随母亲和两个姐姐到北平;1936年,他考入北平崇德中学初中二年级,读至高一。这三年内,他在英文数学物理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在崇德中学校园,与高两班的杨振宁成为好友。

1937年夏,日本侵略军进入北平城。不久北大清华都撤向南方,邓稼先的父亲身患肺病,全家滞留下来。1939年9月,邓稼先入志成中学,读高中二年级。

1940年5月,邓稼先到了昆明。9月,入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读高中三年级至毕业。1941年,邓稼先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时,邓稼先获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北平,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邓稼先在北京大学教书,他想去科学水平更高的美国,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报效祖国。1947年,他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成绩突出,未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只有二十六岁。

邓稼先的成就,引起美国政府注意,他们想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他留在美国,他的老师同学也挽留他,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他向往新中国,而其好友杨振宁留恋美国。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精选篇2)

邓稼先(1924-198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榜样》这本书的书名,源自1986年宋任穷同志的题字。他称邓稼先为“知识分子的榜样,共产党员的模范”。这简短有力的评价,既是对邓老一生的高度概括,也道出了我们编纂这本书的初衷。

邓稼先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在编纂这本书时,我们致力于全面、真实地呈现邓稼先的形象,既展现他作为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也描绘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众所周知的“九次计算”大讨论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局战役。邓稼先带领年轻科学家,仅凭有限数据进行九轮艰苦复算,最终证实苏联数据有误,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奠定基础。书中详述了这项工作的艰巨:“九次计算,他们每算一遍要有几万个网点,每个网点要解五六个方程式。计算的草稿纸,一扎扎一捆捆地放入麻袋中,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堆满了一房间。”生动展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精选篇3)

邓稼先家喻户晓的大名不必多言,早已是妇孺皆知。素有“中国核弹之父”之称的他,带领着当时极其落后的中国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又在随后的一年制造出了第一颗氢弹。

他将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国士无双实至名归。不幸的是,他却也因遭受核辐射而患上直肠癌。一年后病逝。

也许是因为邓稼先的光芒实在过于闪耀,人们似乎只记得他,从而忽略了他的妻子许鹿希。的确,许鹿希相对于邓稼先而言,她只能算是个不出众的小女人。

可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女人。男人有男人的事业,而女人也有女人的坚守。若当某一天某个男人有了一番经天纬地之成就,功劳也得算背后的女人一半。

邓稼先老先生去世的多年后,一帮年轻的记者得到了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来到了北京一处名曰“花园路一号”的大院。

他们将采访一位93岁高龄的女士。这位女士,见证了邓稼先老先生的一生。从莘莘学子到人人敬仰的“两弹元勋”,她都默默地陪伴在其身边。没错,她便是许鹿希女士。

房门缓缓打开,进入屋子,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邓稼先生前用过的办公桌,以及墙壁上那醒目的墨宝“两弹元勋”。墨宝下的小桌子上,是邓稼先先生的雕像。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精选篇4)

父亲:“谁有本事能把中国的原子弹搞出来啊”

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

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来接他,把他接到中南海,去向____汇报工作。到了半夜3点多回到家,他依然是什么也不说。

直到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成功,他还是不能跟我们说。但时间长了,我隐约感觉到他与原子弹研制有关,却还是从来不问。我的父亲许德珩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济慈是好朋友,都是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学。

在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的一天,严伯伯来我家做客,我父亲拿着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号外跟严伯伯说:“谁有本事能把中国的原子弹搞出来啊?”严伯伯说:“你去问问你女婿。”两位老人心照不宣地站在客厅,拄着拐杖,哈哈大笑。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个人事迹(精选篇5)

在许鹿希的记忆中,自从接受研制原子弹任务后,邓稼先几乎没有休过探亲假。从1958年他被调去搞原子弹,到1986年他去世,前后28年间他们聚少离多。后来在邓稼先逝世以后,许鹿希才了解到,邓稼先被调去搞核武器研究的时候,核武器研究院这一带满眼还是一片高粱,他们就是在这一片高粱地里开始了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最初我国建立的核武器研究基地是邓稼先领着他挑选来的大学生们,砍高粱、平地、砌墙,在北京郊外建起的。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邓稼先走马上任的时候,手下只有2个人,后来又陆续补充了20多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那个时候刚分来的大学生虽然住的地方没有暖气,又特别潮湿,没有休息日,整天看书、做研究,但是,那些年轻人仍然很兴奋,他们认为,一出学校门,国家就让他们搞原子弹,是多么信任他们。特别是在建造接收原子弹教学模型的房子时,这些年轻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干着。工地上,醒目地写着一幅大标语:“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那个时候,邓稼先带着这批年轻人劳动。邓稼先经常拿着饭碗过来,把菜放在地上,跟年轻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食堂为了改善伙食,养了几只鸡,结果小鸡过来把他的菜给吃了,他一回头,说菜没有了,年轻人就拨一点给他吃。那里只有一个小棚子,只能容纳炊事员在里面炒点菜,烧点饭,干活的人都在外面吃饭。不久,研制基地就迁到了青海的金银滩和新疆罗布泊。1959年3、4月间,核基地部队进入新疆。在沙漠深处,为了尽快找到场地,勘探大队和水文地质队在搞点测绘。他们注意到,孔雀河至北山60多公里,东西长100公里,地势平坦,海拔1000米。地质是冲击土,有些地面是戈壁,施工筑路,就地取材很便利。

2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