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王大珩的事迹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篇1)
王大珩(1915—2011),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曾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等。领导开拓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主持制成首台激光器、首台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装备和多种国防光学仪器。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863”计划的实施、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纲要等,都事关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倡导和参与,他就是用“光”来改变中国的科学家——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我那时候是才从国外归来,那时候有两条路子,一条路子是国外我原来服务的那个公司,打电报要我回去,还有一条路是到解放区来。我没走那条路,我到解放区来。我要为祖国,为我们民族做些事情。”——这是王大珩当时的想法。
1948年,满怀科技强国的梦想,王大珩从国外回到祖国。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王大珩成功抵达刚解放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新中国成立之初,应用光学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篇2)
王大珩,他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国防光学工程事业,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
作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王大珩是名副其实的“追光者”。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到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王大珩带领团队制造了众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建立了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试验运行一体的科学体系,有效填补了新中国光学领域的空白。
王大珩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他同样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而回国发展,终其一生都在认认真真研究、勤勤恳恳工作。
他曾全程参与“两弹一星”项目的所有光学研究任务,在为我国研制靶场观测设备、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等方面均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王大珩用一句最朴实的话语证明了他自己的赤忱丹心,心怀祖国和人民,情系科技与进步。他是科学巨匠,为中国的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空间光学、激光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国家名片,向世界彰显了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篇3)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863计划”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等等,都决定了今日中国的国际地位。而这些历史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位以科技强国为己任的老科学家、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王大珩。
提到光学和国防科技的关系,王大珩形容,光学是“打边鼓”的,简而言之,便是“在试验以前和试验以后,做记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它能够看见”。光学是“两弹一星”的配角,但它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王大珩带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迎难而上,将光学事业和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密切的参与到“两弹一星”等各种重大国防工程的科研攻关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中,王大珩带领科研人员,在一没经验、二没参照物的情形下,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并节省了研制时间。由他主持改装的测量核爆火球尺寸的高速摄影机,成功记录下首次原子弹爆炸的珍贵影像,为我国核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比珍贵的试验数据。
1965年,在王大珩的带领下,中国自主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150-1型光学电影经纬仪”。时至今日,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年,王大珩参与到了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的制订工作中,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紧接着,他又主持了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任务,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相机。
随着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对光学设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如返回式卫星装备的对地观测相机,要求高分辨率光学系统,既要能经得住自动拍摄震颤,又要长期保持正常工作,这个重担又落在了王大珩和同事们肩上。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当卫星返回时,相机带回了拍摄的资料,成功看到了清晰的地面图像。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篇4)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祖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几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掀起全国抗战,接下来就是“八一三”上海保卫战。王大珩积极投身抗战,加入到政府兵工署工作的队伍中,在敌人的炮火中从南京退到长沙,在那段时间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坚定了他学以报国的志向。
1951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正式成立,一切都在初创阶段。不仅仅是科学仪器匮乏,就连制造光学精密科学仪器的材料光学玻璃也是空白,而国家能提供给他们的只有1400万斤小米,这是创建仪器馆的全部经费。在他的鼓励和带领下,全馆以零做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光学玻璃的研制工作中。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进事迹(篇5)
王大珩 (1915-2011),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他对国家光学技术领域的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研究方向、研制任务的确定,技术基础的建议等方面,做了大量筹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工作,并积极倡导建立研究——发展——小批量生产一体化的体制。
“八大件”具体指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水晶摄谱仪、电子显微镜、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高温金相显微镜、多倍投影仪和光电测距仪8件光学精密仪器。“八大件”是我国自力更生的生动体现。它标志着光机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已实现“从研制一般、通用、简易的光学仪器,向独立设计、研制高精度光学精密仪器的飞跃”,在国内树立起一个勇于向高档精密仪器进军的“排头兵”形象。
直到晚年躺在病床上,王大珩仍牵挂着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他曾经这样写道:“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今年我已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