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 徐球

军人在中国有着较高的荣誉,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也是人人尊敬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

吴朝敏,男,中共党员,现任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从一名武警战士成长为一名武警军官,再转变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吴朝敏始终铭记入党初心,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26年的部队生涯,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因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20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连年被评为优秀机关干部或优秀党员。

2007年12月,转业到长宁区纪委工作后,他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坚持原则、铁面执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同事眼中的良师益友和公认的“劳模”榜样,多次获得区机关嘉奖。作为反腐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他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及军转干部的传统本色。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2】

7月30日,新虎村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收到多名群众送来的锦旗,而陈友良仍在村上帮着运泵放水、铲泥清淤,没日没夜不停地工作,将他的手脚泡得发白身上却晒到脱皮红肿,警服被雨水淋湿、被汗水浸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关于陈友良,乡亲们这样说......

陈应武:我家是全村最低点,28日下午降雨量渐小,虽有涨水但我们都觉得问题不大。而一直在巡查的陈友良同志在意识到可能出现决口险情时,第一个联系了我家,“赶紧带着家里人往高处撤离,别管其他东西,赶紧撤离!”离开家后1小时就收到决堤险情消息,要不是友良及时叫我撤离,后果我都不敢想。

陈立:陈友良同志称得上村里的“活地图”,村上460多户人家的情况他都一清二楚,洪水来袭时他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怕有遗漏还一家家电话联系,正是因为他对村里情况的熟悉,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1000多人全部撤离无人员伤亡。“这几天他没日没夜地抢险救灾,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村上有这样大公无私的干部而感到踏实、骄傲。”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3】

在困境与挑战面前,邹礼泽这位人民的干部总是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人民的深情厚意。

1982年夏季,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肆虐原开县老城,时任团委干部的邹礼泽临危受命,担任抗洪抢险队队长,带领一群英勇的战士,与肆虐的“洪魔”展开殊死搏斗。

“当时的开县连续多日暴雨如注,河水猛涨,老城几乎被淹没了一半,情况万分危急,抢险刻不容缓。”回忆起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邹礼泽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那年,邹礼泽正值青春年华,25岁的身躯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充沛的精力。他不仅协调指挥着整个抢险进度,还身先士卒,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在紧张的撤离行动中,邹礼泽始终将老年人和儿童妇女的安危放在首位,组织他们优先乘坐橡皮舟撤离,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他还积极帮助群众搬运贵重物品,有序分发救援物资,为受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4】

退役军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兵支书”更是新时代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在甘肃省康县碾坝镇安家坝村,就有这样一位“兵支书”,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乡村一线,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和区位优势,以身作则带领本村党员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将乡村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安家坝村发展的振兴路,他便是退役军人崔武玉,先后担任康县碾坝镇安家坝村文书、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至今。

他一身正气谋事业,是村上发展的“领路人”。作为受党和部队教育培养多年的他,自己不甘心过苦日子,更不愿看乡亲们再过苦日子。退役后他辗转当过公司职员、货车司机、个体工商户,角色中的磨练让他更加睿智练达。他是全村发展的“规划者”,自担任村文书、村主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把全村发展放在心上,将部队培养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带到实际工作中,主动带领群众明思路、谋发展、惠民生。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5】

1995年,一部特别的电影《霹雳凤凰》火爆上映,让当时不少女孩有了从军梦。孟庆莲就是其中追梦成功的女孩子。1997年,被电影中英姿飒爽的女特警精英征服的孟庆莲义无反顾地报名入伍。经过重重筛选,孟庆莲成功入伍进入新兵连,来到了张家口开始新兵连训练。

张家口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原因,冷空气长期侵袭,再加上当时条件艰苦,孟庆莲和战友们的全身上下都“挂了彩”,脸上是刺骨冷风吹过留下的伤口,身上是训练留下的青青紫紫,双脚时不时被冻僵“女兵力气不够,为了叠好‘豆腐块’我们都互相鼓励,半夜三四点起来开始压被子,队列、跑步、力量训练什么的,我们都和男兵一样训练”孟庆莲回忆,虽然条件艰苦,训练强度大,但也让她快速成长着。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6】

瞄准无公害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契机,吴相超提出“借鸡生蛋”的理念,千方百计流转土地500亩,先后与濮阳市女企业家协会、台商企业合作,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打造了“东梁湖”品牌,当年集体收入25万元,次年实现集体收入5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突破;许多农户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安心进城务工,拿着地租、挣着工资,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农民的多赢。

2022年,东吴桥村党支部一举夺得五星支部创建“产业发展星”;2023年,又获得范县全面发展先进村称号……

不为人熟知的是,这些荣誉的背后,饱含吴相超的默默付出和奉献——

流转土地是好事,但就是有人不同意,为了大局,吴相超硬是拿自己两亩多的优质耕地无条件换了人家一亩薄地,气得父亲两天没有搭理他;

农忙时节,吴相超整日在农田里指挥、调度,高温湿热,加上身体严重透支,他一头栽倒在农田里,晕死过去,幸亏抢救时间,没有留下后遗症。

除此之外,吴相超还引进了金属饰品加工项目,安排30多名农村妇女就地就业;开发扶贫车间,引进布料饰品加工项目,安置20多名劳动力就业,村里的“六一三八部队”全部实现本地就业,极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吴相超还注册、创办了自己的抖音直播账号,在宣传反诈骗、防疫等知识的同时,直播带货,为群众销售蔬菜、大米等400万公斤,助力范县农产品走出中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7】

2018年,武警水电部队集体改制后,他担任鹰潭花桥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副经理。花桥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是江西省“十三五”规划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保障160万人民群众安全饮水。王玉民是项目开工以来第一批进驻的专业能手,他把爱岗敬业当作是一种习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懈努力的态度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散发光和热。

为赶在2022年3月底汛期来临前将大坝浇筑到120高程,春节期间,王玉民带领40多名工人留守施工,24小时轮班在十几个工作仓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总方量达到28000立方米。每当思念孩子的时候,他就在手机上浏览一遍孩子的照片,把对孩子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黄昏的工地掠过微带倦意的秋风,夕阳西下,洒在花桥水利枢纽大坝上,静静地站在一旁的他,看着一天天“长高”的大坝,仿佛在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

2023年3月,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历经3年多的艰苦奋斗,江西鹰潭花桥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实现了工程即将投入运行的一个重大阶段性节点目标,标志着工程由建设管理阶段转入调度运用新阶段,清澈的库水即将流进鹰潭市的千家万户。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8】

强浩,中共党员,现为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规划监察二大队执法队员。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转干部,强浩同志曾在部队历任排长、作训参谋、连长、作训侦察股长等职务,荣获三等功一次。转业到济宁市城市管理局后,,始终以一名退伍老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紧跟组织,努力学习,扎实苦干,开拓创新,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局先进工作者,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9】

张夏,2012年06月入伍,2021年12月从部队转业至嘉祥县公安局,从警以来,始终奋战在公安基层工作第一线,“贴近群众、服务百姓、守护群众”,心系群众,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全部投入到基层工作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踏实奉献。

上岗以来,张夏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89人,破获各类治安案件95起,调解各类纠纷100余起,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有一次寒冬的深夜,张夏带领辅警队员冒着严寒在路上巡逻,发现巡逻路段北侧建筑工地有亮光闪过,凭着敏锐的职业直觉,在凌晨1点多寒冷的深夜,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不正常的,于是在警力少,对方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带领一名辅警进入工地,同时安排另一名辅警守在大门口,联系其他警力赶赴现场。进入工地,寻着亮光,他发现有一人正在使用绞钳剪电缆,随即将正在实施盗窃的嫌疑人抓获,像类似的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很多,这与张夏同志过硬的职业素养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分不开。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0】

窦正满,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出生,1978年入伍,2004年退役,江苏省洪泽县爱心助学基金会监事长。

该同志自主择业后,与战友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创办江阴澄港拖轮船务有限公司。创业成功后,他关心帮扶自主择业战友,优先录取退役军人,公司300多个工作岗位,退役军人占三分之一;他推动成立省级“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帮助战友学习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助力他们实现再就业。他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牵头成立“洪泽县爱心助学基金会无锡分会”,结对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常态资助养老机构,慰问孤寡老人,捐赠300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2014年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1】

______,山西临汾人,年月日出生,年月入伍,年月入党,下士警衔,现为八支队三大队七中队六班班长。该同志入伍以来,思想稳定,力求上进,能够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工作ヽ训练高标准ヽ严要求,并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人名】同志自入伍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好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平时加强政治学习,在训练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前,体能业务素质过硬,更是于年月至月被推荐至____参加预提指挥士官培训,表现优异;在日常生活中,听从指挥,服从领导,充分发挥好骨干的模范作用,党员的先锋作用,实是中队战士学习的好榜样,领导的好助手。

一,理想信念坚定,文艺特长发挥明显。

入伍以来,为了切实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尤其其武术特长发挥明显,多次被大队表彰,由支队推荐至指挥部参加文艺汇演,得到首长和战友的高度评价,更是带领中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文艺骨干。

二,摸爬滚打苦训练,比武场上显身手。

______常常说到:“作为一名三大队战士,基层一线战士,提高处突本领,磨练坚强意志的最好场所就是训练场。”他是这么想,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年入伍后,他刻苦训练,持之以恒,不到半年,便成中队训练尖子,他帮助战友提高军事技能,体能素质,实是军事上训练好教员!在三大队的两年多中,他立足本质岗位,学教学法、闯新路、练绝技,在训练场上,他十分注重用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自己的模范行为,经常帮助战友们的训练,他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训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苦练体能、技能、和智能,积极探索,大胆训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苦练体能,为在支队、大队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经常自主加压,汗流浃背,正是因为他的勤奋训练,不骄不躁,才得到官兵一致认可,推荐去集训,担任班长骨干,从同年兵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在支队多次考核中都能取得优秀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期处突一线官兵的卫士风采。

三,言行举止规范,点点滴滴展风采。

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尊重他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组织纪律性。在别人眼里看似不起眼儿的活儿,也不太愿意做,可他总是一声不吭的主动去做了。许多小事,他都能够主动去干,更可贵的是他能够坚持。“我不去做,别人也会去做的,这小活儿,你不干,他不干,都不去干,那总要有人去干吧”。虽为文艺骨干,但在各项训练任务中从不落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每一位新战士。他总是与新同志一起训练,处处起到骨干的作用,他发挥自身特长,认真严密组织训练,帮助新同志有效提高成绩。在训练之余,身为班长骨干的他经常与班里战士谈心,从而掌握了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所急需的帮助,经常教育班里战士,以正确的态度在三大队服役,以高涨的热情来训练,以饱满的信心去接受挑战。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2】

张东堂,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退伍回乡务农,先后担任该县段村乡四龙庙村民兵连连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带头艰苦创业,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号召,结合实际,制定了“旅游兴村、特色富民”的发展宗旨,主动访民情、跑项目、谋出路,所在的四龙庙村由以往的落后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张东堂被确诊患膀胱癌,几年内先后经历六次化疗,但他依然坦然面对,积极工作。张东堂同志被授予2017年“全国精准扶贫带头人”称号、“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感动天鹅城”十大人物、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3】

32年坚持义务植树,从无间断,在____市____县,退役军人、老党员____用自己对党的一片赤诚,化作了荒地荒坡上的五千多亩春绿。

今年__岁的____,是一个有着六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尽管年龄大了,腿脚也不方便,但他每天都要走五公里山路,去看护自己在山上中的树苗。他说,荒山上成活一棵树不容易,要精心照顾。

从15岁栽下第一棵树开始,____这辈子便和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____年,19岁的____应征入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36团的一名汽车兵,____年退伍后,____被分配到____市____县公路段工作,看到周围都是荒山荒坡,他暗下决心,要把荒山变绿。没有钱买树苗,他就到处捡树籽、杏核自己育苗,跑到有树的地方挖树下刚长出来的小树苗。

栽完一条山沟,接着栽另一条山沟。32年,____带领子女以及村民植树约20万株,投入购买树苗、修建蓄水池费用六十万余元,义务栽树面积五千多亩。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4】

灯光亮起,2019年“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的现场光彩夺目,聚光灯打在史光柱的身上,他却看不见眼前这一切。

史光柱是一名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老兵,他曾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自己却从此双目失明。

走下战场,他用“嘴”和“笔”做武器,用演讲和写作在新的战场冲锋。他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他行程十万多公里走遍全国作英模报告和巡回演讲。退休后,他还把许多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上,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为上万人献出爱心。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2019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名单中,除了史光柱,还有19个“最美退役军人”个人和集体。他们是广大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他们中,有雪域高原的养路工人,有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森林公园负责人,有为牺牲战友守墓34载的陵园管理员,也有带领村民摘掉贫困“帽子”奔小康的村党支部书记……

他们来自大江南北,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是此刻,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退役军人!

是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建功立业、永葆军人本色;是他们,汇聚成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这一刻,荣光属于他们,属于所有“最美”的心灵!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5】

敖绍君,男,中共党员,现任长宁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科员。敖绍君曾是一名消防战士,从军15年来,参与各类灭火救援战斗5000余次,抢救遇险人员上百名。在部队期间曾多次受到嘉奖,2次荣立三等功。2018年转业至长宁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后,他坚守“以人为本,至善至诚”的宗旨,服务在医保岗位一线,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耐心、细心、贴心的为百姓服务。

他始终牢记自己身上的使命及责任,作为上海青年志愿者,克服种种困难,主动两次请缨投身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严守上海东大门浦东国际机场,做好入境旅客的疫情防控工作。

23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