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家庭事迹材料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治家庭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法治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1)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个体家庭的和谐幸福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宣城市宣州区澄江办事处塔影社区罗宣林家庭,夫妻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在创建“法治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家庭的楷模。
罗宣林和其爱人建立家庭已有30多个年头,现一家5口人。儿子和儿媳一直在南京工作,他们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罗宣林的母亲虽已80多岁,但她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整个大家庭其乐融融,和谐幸福。一家人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为塔影社区创建“法治家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罗宣林自2013年从企业退休,他作为宣州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7年以来,参加多次的庭审,曾荣获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等功一次。作为开元小区业委会主任,塔影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为塔影社区和开元小区的文明创建辛勤劳动。罗宣林为维护开元小区业委会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手段争取业主的合法权益。罗宣林还被邀请为政风行风监督员和百姓问政评议员,多次被评为澄江办事处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到宣城市委、市政府,宣州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爱人吴金兰既是丈夫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的巧主妇。多年以来,面对丈夫为工作的奔波,她不仅没有反对,还全力支持。同时她自己还有一副热心肠,平时闲暇之余,习惯在小区里转悠,爱和小区居民拉拉家常、谈谈家事。面对一些邻居小矛盾,她用平时在丈夫身边学到的法律小知识帮助他们解决。所以她是小区社情民意的观察员,也是调解邻里矛盾的调解员。除了关心邻里,夫妇两人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他们家热心普法宣传,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社区工作。
罗宣林家庭每年都会积极主动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参加普法宣传和法律知识讲座;去年洪水期间为灾民提供志愿服务,主动参加爱心捐款,还同社区一起走进了灾民安置点向灾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法治、平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治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2)
赵玉莲,宣城市宣州区宝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历任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丈夫匡义梁是宣城市水务公司的一名会计,儿子匡龙现在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他们一家是个崇尚法治,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
从岁首到年末,从“五五”普法到“七五”普法,赵玉莲长期扎根基层,义务开展法治宣传,用心血与汗水换来了社区和谐发展的环境。
在宝城社区,有一批戏曲“发烧友”,经常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因唱戏扰民而引发不满。赵玉莲了解到这一情况,想到这些老同志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好,是一个宝贵的普法人才库。根据她的建议,社区通过培训,组建了由热爱戏曲的老同志组成的戏曲普法宣传队,把发生在居民身边的法治案例进行改编,以曲艺说唱等形式进行传唱,让法治声音传遍社区。从此,老人们有了展示才艺的舞台,社区也多了一个传唱法治声音的.渠道。
近年来,赵玉莲不断加强社区法治宣传工作,社区借助社区文化广场、电子大屏幕、文化长廊、道德讲堂、等载体,不断拓展普法新平台;邀请“联点共建”单位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联合商之都、吴良材眼镜店等辖区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目前,社区已形成一张不断辐射的普法网络。
生活中,在她的影响下,丈夫和儿子也都积极学法守法,遇事找法。有一次儿子去专卖店买鞋子,鞋子质量不好,找商家理论无果。回到家里我们全家认为既然商家不想承担应尽的责任,我们再跟店家争论吵架不好,还是用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来为自己维权,于是通过正常渠道找到了消协,在消协的帮助下依法维护了自己的权利。
法治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3)
钟青香,分宜镇池塘村妇联主席。丈夫袁海浪,江西东鹏新材料公司的一名员工。儿子袁熙诚,高二在校学生。这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3口之家,但在这个家庭中,学法守法的氛围将会深深感染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带头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自觉维护社会公德,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学法守法示范家庭。
学法懂法做好“先行者” .
走进这个家庭,你会发现在这个家庭学法的氛围十分浓厚。也许是和工作有关的原因,钟青香非常注重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她时常说,作为一名村干部,特别是村妇联主席,必须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为群众办事,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她积极参加江西省“法律明白人”网校学习,通过关注“法律名家讲堂”、“婚姻与法”等公众号学习法律。钟青香还与村里的法律顾问交朋友,时常向他请教一些法律上的疑惑。2021年,钟青香参加新余市妇女“法律明白人”说法用法比赛,在法律知识问答和现场说法两个环节中表现优秀,获得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她的影响下,《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这些电视节目是他们全家每天必须看的,对节目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全家人还要发表各自的观点进行讨论。儿子袁熙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演讲比赛,并获得优秀奖。
创新方式当起“普法员” .
在村委广场上,时常聚集着不少村民,那是“青香普法”又开讲了。说到钟青香,村民总会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青香说法真不错,是我们的法律土专家”!她开办的“青香普法”流动课堂,充分利用“三八”维权周、宪法日、反家庭暴力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接受法律咨询等方式深入村民家中或是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向村民宣讲宪法、民法典等内容。遇到村里有赡养老人、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问题时,她都会仔细为居民进行解答,耐心讲道理、讲法律,以聊天拉家常、将心比心的方式使情、理、法有机结合。钟青香以身作则,苦口婆心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不断充实普法宣传力量,打通法律宣传的“最后一米”,钟青香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不断发掘有热心、懂法律的群众,将他们吸纳到村委普法志愿者队伍中,已形成一支14人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法律宣传进家庭、到身边活动。他丈夫袁海浪就是其中的一位,于是经常看到夫妻2人活跃在普法队伍中。为了协助妻子完成村民的反诈APP下载工作,守好群众钱袋子,丈夫袁海浪利用下班时间,跟妻子一起进村入户,对村民进行宣传,指导村民下载安装软件。
化解纠纷谱写“和谐曲” .
池塘村布上村小组妇女刘春梦离婚后户口一直未迁岀,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离婚后,没有与其他村民一样享受村小组的土地补偿分配款。钟青香得知后,多次找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做思想工作,明确提出要保障离异妇女的土地权益。经过多次协调,村组干部终于认识到,取消刘春梦的村民待遇是不合法的,也是不合理的,刘春梦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658元的土地补偿费用。钟青香一家人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工作之余,丈夫袁海浪也积极参与村委的各类活动,主动参与村庄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哪儿有个家庭或邻里纠纷,都有他们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丈夫袁海浪常说,“调解夫妻纠纷时,男的向着男的说,女的向着女的说,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于是,袁海浪工作干得居然有声有色,帮着妻子钟青香化解了不少矛盾,就连钟青香常常为他点赞,大家都称夫妻二人为调解的“黄金搭档”。如今,丈夫已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了。
法治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4)
丁锋,广德县新杭镇彭村社区人,这是一位奉献在调解一线长达20多年的老党员,不仅能够通过自觉的党性锻炼严格要求自己,更能把法治精神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成功塑造了和睦的家庭形象和负责奉献的人民调解员的形象。
他积极地带领全家学法、守法、用法、普法,争当法治家庭典范,做大家学习的榜样,营造了新时代法治家庭氛围。同时,丁锋同志也利用自己在工作中的特点,积极投身于人民调解中去,将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推广到广大群众中去,通过自身的优秀形象,在群众中树立起具有影响力的声望,烘托起文明和谐的乡风和家风。
丁锋同志自1997年担任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以来,共调解婚姻、家庭、赡养、林地承包、物业管理等各类民间纠纷达几百多起,成功率达99%以上,使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林地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得到化解,筑起了法治社会的第一道防线。
丁锋同志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人民调解是走在法律手段上的先锋和卫士,丁锋同志将调解工作放到生活中去,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的做法,正是法律服务社会的特性的珍贵诠释。默默奉献,积极探索,勇于承担,不计得失,正是这样的精神和态度,造就了具有声望的人民调解员形象,促进了法治和谐的社会环境。
法治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5)
有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家庭,跨越50后、70后、00后的警察之家,这个光荣的家庭用三代人的热血书写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忱,也彰显了对社会沉甸甸的责任。
献完青春献子孙,“警察世家”的故事要从武小丽的父辈说起。武小丽的父亲武永义1968年退伍后成为颍上县公安局一名民警,公公李俊杰1992年调入颍上县公安局工作,两位老人在警队的经历让人们至今提起都津津乐道,退休后两人也继续发挥余热,在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调解邻里纠纷,一件件为民利民的实事深受群众称赞。他们对工作的敬业奉献精神、机智果敢打击犯罪的作风也潜移默化地传承到子孙身上。
1997年,警察事业的接力棒交到武小丽和丈夫李锐手中,他们既是相互理解的爱人,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作为双警家庭,他们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承担的更多。在20多年的从警生涯中,武小丽与李锐逐渐成长成为颍上县公安局的骨干力量,从普通警察走上了所队长岗位。武小丽现在在治安大队二中队工作,常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采集照片、办理身份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在武小丽这里成了实实在在的实践。因工作突出,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获得“三八红旗手”和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李锐常年在派出所工作,采用“五心”工作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有力维护了辖区秩序稳定,深受广大干群好评,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获得“全省优秀基层民警”称号。
2021年,武小丽与李锐的儿子李泰昊从警校毕业后,也追寻着长辈的足迹,进入到颍上县公安局成为一名刑侦民警。2022年新冠疫情发生时,一家三口共同坚守战“疫”一线。李锐所在的乡镇是重点疫区,作为派出所的负责人,他日夜坚守岗位,带领派出所其他同事圆满完成辖区各项疫情防控任务。武小丽除负责保障全县户籍业务线上办理外,还承担起颍城一小区的封控任务。李泰昊则和刑警队战友们一起,破获了多起疫情期间的盗窃、诈骗案件,及时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一家三口一个多月没见面。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三代人用默默无闻的执着坚守,在万家灯火中守护百姓平安,用奉献和汗水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彰显出新时代警察之家的良好风范。
法治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6)
“我虽已退休,但每每看到这身制服,依然热血澎湃,这是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老干部姜红梅的法治信仰。在职期间,她被评为“全省法院纪检监察工作优秀廉政监察员”“全市庭审标兵”“司法调解工作优秀个人”,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
姜红梅的丈夫林凤富是船山区人民法院干警,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不仅如此,他们的女儿林思怡就职于大英县人民法院,女婿付尉轩就职于达州市渠县公安局。这是一个全家人都奋斗在政法一线的家庭,是一个极具正义感、责任心的家庭,是一个始终牢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护国家、集体、个人人身及财产安全职责使命的家庭。
有公心必有公道。在职期间,姜红梅捧着一颗公正之心为民服务。在面对当事人时,她热情周到、积极服务,既能坚持原则,又能主动帮助当事人解决合法诉求,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能给予耐心解释,并及时向领导和上级反映。在面对每一件案件时,她都认真细致、高度负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只有坚定法治信仰,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姜红梅说。
同在政法战线奋斗,姜红梅、林凤富夫妻俩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夫妻二人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全家凝聚着一股正能量,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为提升社会大众的文明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一名老党员,姜红梅时刻提醒家人,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守住廉洁底线。林凤富也时刻督促自己,提高党性觉悟,严守纪律底线,做到廉洁修身。夫妻俩特别注重家庭,重视良好家教、家风的传承,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林思怡。
姜红梅夫妻二人始终怀着一颗为民之心,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化为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执着坚守,精研实干,勤勉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也感染着更多的后来者努力进取、奋勇向前。
法治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篇7)
全国最美家庭 解密幸福密码
家,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家如春日暖阳,顷刻间融化心间冰雪寒霜,似陈年佳酿,醇香中蕴含无数爱与希望。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的和睦与否也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三口之家,他们浸润氤氲书香,沐浴浓浓爱意,共享幸福欢乐。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全国最美家庭”李中华一家,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解读其中的“幸福密码”。
以书为媒成良缘 琴瑟和谐惹人羡
一排排书架,一册册图书,在北京通州区一套宛如小型图书馆的房子里,住着幸福欢乐的一家人:谦和儒雅的爸爸李中华、温柔美丽的妈妈李雨聪和活泼聪颖的儿子珺珺。爸爸李中华是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的刑事法官,妈妈李雨聪则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负责办理未成年案件的检察官。
谈及这对法检伉俪从相识到相爱的甜蜜历程,恰是一段以书为媒、一见如故的美好佳话。书,是两人爱情的催化剂。因工作原因,李中华与李雨聪相识,很快便发现两人有着一个相同的爱好,那便是读书。通过阅读交流,二人感情日益深厚,加之皆是法学专业毕业并从事法律工作,彼此间仿佛有着聊不完的共同话题,如此志趣相投、心意相通,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了。
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谐,恩爱有加,共同将他们的小家打造成了一个舒适的悦读乐园,就连沙发后靠背、床头柜上方及飘窗的窗台上,也被开发成了一个个别致的书架。在夫妻俩看来,有书的环境才是好环境,身处其中方能得到滋养。每当工作之余,读书便是他们最大乐趣,翻上几页书成为他们缓解疲劳的方法。2011年,儿子珺珺出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珺珺也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
每每谈及自己的小家,夫妻二人总会打趣地说,“我们家与其说‘家中有书’,不如说‘书中有家’,一家人共同徜徉于书海,诗意栖居,快哉悠然。”
1、爱岗敬业同进步 夫妻齐心创佳绩
李中华、李雨聪这对法检伉俪,一个作为法官执掌天平匡扶正义,一个作为检察官手持利剑惩恶扬善。职责虽不尽相同,但面对共同热爱的法律事业,多年来的相互理解、相互关爱与相互支持让夫妻俩在各自的岗位中得以全心投入,共同坚守心中的公平正义,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李中华作为刑事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件,严把案件质量关,审判质效始终名列前茅。凭借自身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扎实作风,成功审结大量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取得良好效果,多个庭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庭审,多份裁判文书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裁判文书,收到当事人送的锦旗、感谢信20余面(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深入调研,在《人民司法》等法学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所撰写的调研文章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近10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审判业务标兵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并荣获通州区第三届勤廉之星和北京市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荣誉称号。妻子李雨聪不仅将书香浓郁的家经营得井井有条,还在从事未成年检察工作4年的时间里进行法治巡讲70余场,覆盖师生3万余人,同时推动成立“未成年人法治诊所”,积极推进法治特色学校建设,先后多次被评为朝阳区优秀法治副校长、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先进个人及北京市优秀检察官。
一路走来,深深的爱意、浓浓的亲情让两人始终互敬互爱、互谅互慰,夫妻同心互助、亦师亦友,共同成长为司法工作的行家里手,为刑事司法公正尽职尽责,取得突出的业绩。
2、言传身教树家风 和风细雨育春苗
常言道“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正则社会兴,社会兴则国家强。李中华、李雨聪夫妻在精心打造“书香家庭”和“学习型家庭”中,不仅完善了知识结构,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司法能力,提升了人文素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乐于学习、向上向善、爱国爱家的优良家风。
同许多家庭一样,随着儿子珺珺的出生,家庭教育成为一家人的重要课题。正所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夫妻俩好学乐知、善思明辨的品质感染着儿子小珺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珺珺小小年纪便钟情阅读,如今儿童图书已占据家中半壁江山。在求知欲和好奇心迸发的年纪,作为家长的他们更是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日常引导,让孩子在玩得开心的同时,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培育家国情怀。热爱学习的`珺珺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生,撰写、发表的童话故事、诗歌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先后两次被评为通州“美德少年”。更难能可贵的是,珺珺对法律也产生了兴趣,他用自己制作的PPT,给同学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法治课——孩子们眼中的民法典,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给他带来成就感。
读书习惯与法治信仰,在这个小家庭碰撞出了火花。读书对于这个法律之家来说,早已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是信仰的建立,家风的传承,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密码。
3、与善同行践初心 热心公益显担当
胸怀对法律事业的热爱,李中华与妻子李雨聪在各自的领域埋头深耕。正因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古道热肠的夫妻二人对于公益事业有着特殊的情愫。
李中华与妻子李雨聪从步入婚姻之初,“共筑温馨小家,共建善爱大家”便成为两人心中的美好愿景。多年来,李中华、李雨聪同怀感恩之心,携手同行,在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以实实在在的举动践行着新时代法律人的担当与忠诚。
李中华长期担任打工子弟学校法制校长,帮助学校制定法治教育方案,为打工子弟提供精准化菜单式的法治教育服务,还借助通州法院的残疾人帮扶机制,在审理涉残疾人犯罪案件中贯彻“挽救、帮助、关爱”的原则,带领单位同事以购买车票送上火车、购置衣物食物等方式资助近10名刑满释放残疾罪犯返回家乡,让残疾人真切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
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李雨聪同样在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以及法治宣传教育方面下足功夫,在她的身上既表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温柔,亦不失检察官的刚毅与理性。2019年,她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深入阿里地区,过高的海拔导致其高原反应异常严重,甚至不得不入院进行输液治疗。可李雨聪想到阿里的孩子们对法治宣讲课的渴望,毅然决定坚持下来。克服重重困难,她依旧站上讲台,为藏区的孩子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因表现突出,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先进个人。
4、志趣相投心相通,法检携手铸忠诚。
这便是最美家庭李中华一家的故事。平凡的三口之家虽无轰轰烈烈的事迹,点滴小事又处处可见真情。家中每位成员都秉持着真诚、善良和上进的信念,他们相依相持,熙熙融融,用心用情谱写着爱的赞歌,从不同维度诠释着时代精神与榜样力量,呈现出“最美家庭”的温馨格调。相信家庭“小气候”定会温润社会“大气候”,让最美家风吹进千家万户,弘扬家庭美德,传播家庭正能量,携手共建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