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大家了解吗?程开甲是什么样的科学家?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篇1

程开甲先后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严格证明、五维场论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1948年与其导师、著名物理学家M.Born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的双带理论,在Nature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1986年以来,程开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超导电性的双带理论,证明了BCS的电子成对理论错误,出版了两部超导专著;提出了凝聚态的新的电子理论,被称为TFDC(ThomasFermiDiracCheng,即:托马斯—费米—狄拉克—程开甲)理论并得到实验验证,为材料性能研究和新材料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0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领导并推进了中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20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篇2

1956年,程开甲参加了国家的《一九五六年——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制定。

1958年,程开甲再一次改变专业,与施士元一起创建南京大学核物理教研室,创建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程开甲带领几个年轻教师研制出一台双聚焦β谱仪,成功地测量了一些元素的电子衰变能谱

1959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该书对中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年,程开甲接到命令,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参加搞原子弹的研制,分管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大块工作。从此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工作二十多年。

1960年—1962年期间,程开甲仍兼任南京大学教授,为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

1962年夏,为两年内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程开甲被调到国防科委(后国防科工委、现总装备部),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64年起,当选为第三届、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____委员。

1977年,任基地副司令员兼研究所所长。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国防科工委科技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4年以后,程开甲先后任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顾问。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篇3

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________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中央先决定以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原子弹,后来又决定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导弹和自行研制人造卫星,统称“两弹一星” 。

10月14日下午,程开甲接到通知,马上去小石头房召开紧急会议。

小石头房,是张爱萍将军和刘西尧副部长在试验场区的宿舍兼办公室。在场区人心中,那是一个既神圣又神秘的地方,它不但是试验场区内唯一的一处高级建筑,而且是发布最高指示和商讨机密大事的地方。当程开甲从场区现场赶到石头房时,首次核试验委员会的10多位主要成员已经拥挤在这里,静静地等候着张爱萍宣布中央专门委员会的重大决定和命令:

“1964年10月16日爆炸。”

震惊世界的一刻终于就要到了!程开甲心里的激动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1964年10月14日19时20分,原子弹平稳、安全地吊上塔顶,在密闭工作间就位,安详地等待着“零时”的到来。

10月14日和15日两天,程开甲是在度日如年的感觉中度过的。折磨他的是一种类似于分娩前的焦躁、紧张和兴奋。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篇4

从1962年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到1984年离开核试验基地,程开甲一直主持和决策着我国核试验技术的全局工作。他成功设计并主持了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除了科学家的身份之外,程开甲还是一个军人,人们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取得杰出的成就,夫人高耀珊功不可没。

程开甲在南京大学当物理学教授时,高耀珊在校办工厂当工人。后来,程开甲开始在新疆罗布泊研制核武器,高耀珊就成了全职家庭主妇,无微不至地照顾程开甲。

后来,高耀珊年纪大了,患了脑梗塞,一时清醒一时糊涂,行动也不方便,很少出家门。程开甲为了让夫人高兴,逢年过节就要陪高耀珊一起去看看天安门和长安街的彩灯。

程开甲的女儿在谈起父母的爱情时说:“爸爸这辈子只爱过我妈一个人。他心里只有他的学术研究和妈妈。”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人物事迹篇5

1962年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有了重大进展,将面临试验问题。当时,程开甲担任九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副所长,奉命准备原子弹的靶场试验。那时,他们对核试验理论和技术的认知是一片空白,仅有的建议是采用空爆方式。程开甲分析研究了实际情况,打破框框否决了建议,提出原子弹试验应先做地面爆炸,以后再做空中爆炸试验。得到批准后,他主持制定了《关于第一种试验性产品国家试验的研究工作纲要》及《急需安排的研究课题》,提出并组织了与全国数以百计的科研院所、学校工厂的大协作,完成了96个研究课题和各种型号的试验设备;设计了百米高塔的爆炸方案;提出了力学、光学、放射化学3种手段为主的联合定爆炸威力的方法。随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取得成功,他们也获得了大量数据。

1963年,在遏制中国核能力的《部分核禁试条约》签订的形势下、我国全面准备首次核爆炸试验的同时,程开甲认识到地下核试验方式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优点,就坚持排除干扰、坚持推进尽快开展地下方式的核试验,同时进行地下核试验的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地下核试验的尽早进行,也使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

核试验是一项高难度、综合性大规模国家级试验工程。在我国准备核试验的初期首先要建设一支队伍,程开甲等一开始就突破了仅完成爆炸任务的约束,前瞻性地确定了九所需要的学科和技术力量配置,在上级首长和机关的有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创建了具有爆炸力学、光学、核物理、电子技术、放射化学、试验安全、地质学和技术保障等学科且专业配套的研究所,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爆炸理论和核试验技术体系。程开甲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科研人员和参试人员不要只做锦上添花的事,要提高科研水平去攻关,最后圆满完成核试验任务。

通过创新性的科研和试验,九所为核试验事业培养出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创新的高水平核试验人才队伍。他们独立研究、技术创新,能作长远打算,能早发现问题、早提出问题,做到早解决问题。几十年来,九所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先后成长了10位院士。

25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