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
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来了,屠守锷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发生过哪些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精选篇1
“一定要亲手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和武器!”是少年屠守锷在和父亲返乡途中,目睹日军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悲愤不已的他立下“工业救国”誓言。抱着航空救国的决心,屠守锷发奋读书。
屠守锷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之后,屠守锷应聘成为美国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制造厂的一名工程师,负责飞机强度分析。
即使当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是简陋的,但这并未影响屠守锷的工作热情,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宝贵的实践机会。要想造出中国自己的飞机,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际的经验,而从事这份工作,正是自己长本事的良机。他整日伏案工作,掌握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技术。患难中的祖国和亲人时时牵扯着屠守锷这位海外游子的心。
屠守锷信心百倍地走上了自己的新岗位,成为钱学森院长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负责导弹的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没有资料,没有图纸,他和众多专家一起,既当研究人员,又当学生,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搜集资料,摸索实践。
从1957年到1980年,屠守锷一直奋斗在我国导弹事业的第一线。1980年5月18日,作为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他在“可以发射”的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与此同时,屠守锷还担任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1975年11月,由远程导弹改进而成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使我国的运载火箭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根据发射不同卫星的需要,屠守锷又领导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技术状态的适应性修改,研制成功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后来又在这个火箭的基础上捆绑助推器,研制成功“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即“长二捆”火箭。进一步,又研制成功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也就是发射神舟飞船的“神箭”。
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精选篇2
屠守锷是我国著名导弹与火箭技术专家,一生几经转折,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热血报国”之志。1932年,少年屠守锷在和父亲返乡途中,目睹日军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悲愤不已的他立下“工业救国”誓言:“一定要亲手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和武器!”从此,这位少年更寡言少语,只是争分夺秒地发奋读书。因为耳畔时常回响着一个声音:国家需要你!这成为他须臾不忘的座右铭。
他考取清华,专攻航空;随后负笈北美,攻读麻省理工;毕业后受聘美国飞机制造厂,埋头苦干积累技术。一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归心似箭的屠守锷便辞去工作,辗转回到祖国。然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根本无意兴办民族航空工业,失望至极的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培养学生上。新中国成立不久,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于1956年正式组建。
次年,屠守锷终于迎来了施展抱负的机会,负责导弹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尽管此时屠守锷连导弹长啥样都没见过,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目标给了他无限勇气,没有图纸没有资料,就既搞研究又当学生。在跟随钱学森工作时,他认识到,“导弹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一心一念,都必须从国家需要和利益出发!”在研制洲际导弹时遭遇“十年动荡”,他“笑骂由人”屏蔽一切干扰,艰难推进研究,甚至练出了开会时以膝为桌、单手演算的“绝活儿”……
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艰难历程中,屠守锷成了导弹设计研制的行家里手,并参与我国“八年四弹”等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型号研制。年少时的誓言照亮了他奉献航天事业的光辉一生。
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精选篇3
1917年,屠守锷出生在浙江南浔。年少之时,家里贫寒,父母都是普通工薪人士。即便如此,他们也努力供养屠守锷学习。14岁那年,他考入了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在学校里头,他勤学苦练,最为上进。不管冬夏秋冬,他没有一日松懈。在老师、同学们的敬佩下,他也被上海中学选中。
来到繁华的大上海,他并没有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上海中学位于闹市中心,屠守锷则主动结识了一批工人。在十里洋场的背后,那是资本家和外国人对中国劳工的残酷剥削。码头上,工人们挥汗如雨,纤夫们的臂膀被压弯。工厂里,纺织女工日夜劳作,片刻不停。在石库门狭窄的巷子里,人们过着最惨淡的光景。
屠守锷一边积极求学,他也一边做着反思。如何才能拯救民族?何才能拯救百姓?1931年,淞沪战役爆发。正在上海游学的屠守锷亲眼目睹了悲剧。在日本海军炮轰下,繁华的大上海顿时安静了下来。一轮轮炮击过后,沿岸房屋被夷为平地。那一刻,国民党政权软弱可欺,他们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屠守锷深受感染,内心迸发出愤怒之火。从此,他下定决心,投身科技事业,以此报效民族。5年后,屠守锷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机械系。在清华园里,他勤奋学习,摸透了许多原理知识。1937年7月7日,日军展开了全面侵华。受战火波及,屠守锷一批学子南下长沙。之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在昆明联合办学,屠守锷也转移了过去。
山河危难,国破家亡。在反抗侵略的道路上,中国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步行了80多天之后,屠守锷抵达了昆明。一路上,他们遭到日军轰炸,多次身处危险。正因如此,屠守锷更加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1938年末,他高分转入了联大的航空系。从第一张图纸学起,从第一本力学教材看起,他苦读上进,飞快进步。
在西南联大,屠守锷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学习踏实,态度端正,他得到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1940年,屠守锷拿到了航空工程学学士文凭。毕业后,他分派到了成都航空研究所工作。身为青年才俊,他备受赞赏。一年之后,带着举国人民的期盼,屠守锷去往了麻省理工深造。
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精选篇4
1917年12月5日,屠守锷生于浙江湖州的南浔镇。历史上的南浔有“诗书之乡”的美誉,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屠守锷的父亲屠维屏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家境虽不宽绰,但很希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屠守锷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后进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及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就读。1932年1月29日,途经上海码头准备回乡的屠守锷,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的阵阵轰鸣声,日军的轰炸机一架接一架俯冲下来,投下一颗颗密集的炸弹,原本繁华喧闹的码头瞬间陷入一片火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的志向:一定要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
1936年,屠守锷抱着航天救国的决心,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航空系。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随学校师生步行80余日赶赴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完成学业。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坚守救国信念,潜心学习,希望能用所学挽救危难中的国家和人民。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顺利毕业。1941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
1943年,完成《横向加强筋薄板的强度》论文,获硕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他应聘入职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制造厂,成为一名飞机强度分析工程师。他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整日伏案工作,在工作中掌握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技术。在得知抗战胜利消息的第二天,他来不及作任何准备,毅然辞职回国。归心似箭的屠守锷从美国东部的布法罗横穿北美大陆,历时40余天到达西海岸的旧金山。由于没有去中国的客轮,于是就搭乘去青岛的运兵船,历经艰辛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大地,回国之旅整整花了3个月的时间。
学成归国的屠守锷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教授,他满腔热情地为国家培养航天人才。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他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结合自身经历,他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己科学救国的志向才能实现。1948年,屠守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命运便与我国航天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屠守锷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事迹精选篇5
屠守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导弹与火箭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在解决导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制定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屠守锷院士曾说:“当初我最早学的并不是导弹,而是飞机制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屠守锷在上海一所中学读书。那时的上海被日军的飞机炸得房倒屋塌,年纪轻轻的屠守锷萌生了这样一种志愿:我们一定要为死难的同胞们报仇,而且我要学会制造飞机。
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后,屠守锷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仅仅两年时间,他就攻下了硕士学位。在这之后,他就到了布法罗的一个飞机制造厂工作,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后来战争结束,他回到了国内。
1957年,聂荣臻元帅主持国防科技工作,邀请了一批科学家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国防科研工作。屠守锷应邀成为了第五院十个研究室中负责研究导弹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室的主任。导弹研究对于屠守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和当时的很多专家一样,一切从零开始,在摸索中进行中国的导弹研究。面对着那种艰苦困难的局面,屠守锷非常平静,他坚定地说:“人家能做到的,我不信中国人就做不到。”正是抱定这样一种想法,屠守锷和他的同事们精心地制定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
作为导弹研制的主要负责人,钱学森、屠守锷带领团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潜心研究,制定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选定了中国中程、中远程及远程导弹等重大技术方案和技术途径。后经批准实施后,这个规划成为中国导弹与火箭技术发展的蓝图。
1962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在首飞时遭遇挫折,掉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屠守锷临危受命,他和当时的工程师、工作人员一起全面系统地查找原因。1964年,这种中近程导弹连续八次飞行试验都获得了成功,这一年,是中国导弹的发展史上应该被记住的一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攻关,我们第一代的导弹技术专家就这样成长起来,这为以后各种型号导弹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1965年3月,在中央专委召开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明确提出中国要尽快把中国首枚远程导弹研发出来,并且直接任命屠守锷为中国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中国的远程导弹1971年试飞,1973年正式定型生产,整个过程中屠守锷始终坚守在第一线,甚至在一百天的总装测试的过程中,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