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简介

| 吴泽

李四光主要事迹

光绪三十年五月1904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参加同盟会,先后在东京弘文学院、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选学“舶用机关”。

1911年毕业回中国。

1911年9月到京师参加“海归”考试,以最优等成绩获赏“工科进士”。

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转学地质学,1918年5月,他以《中国之地质》的优秀论文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接着到欧洲大陆做地质考察。

195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任主席。

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扩展资料:

李四光是中国古生物学、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拓者[4],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

然而其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压制,特别是在1949年以后利用权力对其地质力学理论和第四纪冰川理论进行的推广和对其他观点的压制,也被认为是政治对科学发展和传播产生负面影响的典型例子。

对中国北部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的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的䗴类及石炭二叠系研究。

其创立的“䗴”字,用来翻译Fusulinid(一种早已灭绝的有孔虫,属于原生动物),为现在的中国古生物学界所沿用。

李四光的贡献

1.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2.运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的研究,创建“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

3.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后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的发现证实其预测。

李四光的成就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湖北黄冈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任校长,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代理校长,之后又任重庆大学教授。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1、李四光的成就:①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②,科学预测了松辽、华北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2、地质力学理论创立的意义:为研究地壳运动开辟新途径,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

3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