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楷模事迹材料
她60年如一日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扎根山区,致力于南茶北移工作,以她为带头人的茶叶产业使商南山区的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她就是被人尊称为“茶奶奶”的张淑珍。
今年85岁的张淑珍已经扎根秦岭深山60余载,从“茶姑娘”变成了“茶奶奶”,她在北纬33°的商南秦岭大山里创造了 “茶青漫山坡”的景象,让商南成了年产茶叶6500吨,产值10亿元的产茶大县。
1961年,20多岁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放弃了城里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她辗转来到山大沟深的商南县林业站。初来乍到,下乡调研,百姓日子过得苦,看得张淑珍直掉眼泪。
学林业出身的张淑珍,开始尝试栽植经济树种。她先后引种桉树、油茶,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县上领导来调研,问张淑珍:“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咱商南,能种茶吗?”
在我国种茶历史上,茶叶适生区大都在北纬30°以南,商南地处北纬33°06′-33°44′之间,从无种茶先例。但是茶树栽培临界线,真的不能逾越吗?张淑珍决心试一试。
张淑珍在商南刚开始试种茶树的时候,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年年栽,年年不成功。有人不理解,有人说风凉话,倔强的张淑珍没有放弃。为采集一手资料,她披星戴月、翻山越岭采集土壤进行分析,一次次点种茶籽、采茶、炒青,不断试验、反复实践,做了200多万字的观察记录。1967年,经过多次失败的张淑珍点种茶籽,3年后从苗圃采茶,经手工炒青,收获茶叶3斤8两。这是第一批商南本地茶。
随后,为提高茶产量,张淑珍又试验出“松土保墒,疏花疏果”等符合商南地域特点的丰茶措施。1971年商南县第一个茶园在没有种茶历史的茶坊村开建,短短几年间,商南县建成茶场36个,开荒种茶2万余亩。
“刚试种的时候,群众没有见过茶树,我们就办学习班,年年办。”此后,张淑珍又在茶坊村开辟新茶园,为“商南无茶”的历史画上句号。张淑珍和百姓一道,在北纬33°创造奇迹,将种茶地向北推进了数百公里。
1985年,担任商南县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召集36家茶场经营者提出成立国企“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打开了商南茶叶发展的新局面。
现在85岁高龄,张淑珍依然上茶山、进茶场,研究茶叶新技术。“回想过去,从拖拉机驶入秦岭那天起,就已决定在这里扎根一辈子。”
张淑珍还进行了大棚无性育苗实验,“我们以前种茶都是有性繁殖,就是用茶籽做种子,有性繁殖由于它的变异性,不能把这个茶叶的优良品质保持下来,现在我们推广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把一个品种最优良的品质继承下来,单产要高得多。大棚无性育苗我们才开始,没有啥经验,在育苗时间、温度、苗根部土的多少等方面都要慢慢摸索,积累经验。”
时光荏苒,商南茶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茶园面积已达25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2万亩,可采摘茶园19万亩,年产茶叶6500吨,产值达10亿元,实现了“人均一亩茶”,户均增收5000元。
而当年那个坐着拖拉机颠簸一天来到大山深处的“茶叶姑娘”也已经变成了“茶叶奶奶”。60多年来,张淑珍始终矢志不渝致力于南茶北移的试验推广,使茶叶在商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之后还要继续努力把商南茶叶发展得更好、效益更高,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张淑珍说。
三秦楷模事迹材料篇2
禚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谈话时,每每讲到兴奋处就手舞足蹈。对年轻人来说,与84岁高龄的先生对话,没有任何“代沟”。
禚先生,是古陶瓷研究尤其是耀州窑考古研究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却自称是“挖土的”。正因她的“深挖”,沉睡地下1400多年的耀瓷重新绽放异彩。
禚先生对古陶瓷有着孩童般纯粹的热爱,她说:“考古的魅力就在于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不断求索;考古最大的乐趣是把消失的、真实的、原有的历史面貌发掘、复原出来。”
禚先生,全名禚振西,是我国考古界为数不多的“铿锵玫瑰”,被国内外同仁尊称为“禚先生”。她主持考古发掘的耀州窑遗址,荣获全国首届田野考古奖,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和“陕西省十大考古发现”,她本人成为首位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的华人学者。
1961年秋,禚振西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刚参加工作的她,在资料室整理标本时,有幸上手触摸、整理从耀州窑首次考古发掘出的8万多片瓷片。
1973年5月,铜川灯泡厂搞基建,挖出大量的耀瓷碎片。铜川市文化馆派人将瓷片背到西安鉴定,已对耀瓷有了解和研究的禚振西将瓷片按年代码放整齐,展现了过人能力。研究所决定由禚振西任领队组成3人考古队,前往铜川黄堡进行耀州窑考古工作。
禚振西把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委托给邻居看管,只身从省城西安来到铜川黄堡。眼前的漆水之滨、黄土沟峁,一片荒凉,但她丝毫没有退缩。这一来,就扎下了根,与耀州窑终生结缘。
“当时,我们既当技工,也当民工,白天现场发掘,连夜清洗、整理瓷片,做好标注,写发掘日记。深夜到女工宿舍找空位睡觉,遇到工人下班回来,我们就得从床上爬起来再找床位。”禚振西回忆道。
这次考古发现了一列并排3座的宋代窑炉,出土了2万多件(片)瓷片和窑具,促成了耀州青瓷复仿烧制的开始,也让禚振西发现了耀州窑的丰富内涵,为日后大规模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1976年,我以陕西编写组组长的身份,参加了国家组织的首部关于古代陶瓷发展史的专著——《中国陶瓷史》的编写,向全国顶级专家学习,考察各大古瓷窑,对陶瓷美学、陶瓷科技、陶瓷工艺等领域有了全新认识,开始意识到耀州窑还有很多没有揭示出来的秘密。”禚振西说,这是她学术生涯的一次重要契机和升华。
1984年夏,黄堡镇村民在漆水河岸发现了掩埋在地下的耀州窑宋代窑炉炉基,周围还有唐代黑釉瓷器。禚振西带领考古队立即奔赴现场挖掘。第二年,禚振西又请求省文物局派来同样从事考古工作的丈夫杜葆仁一同加入,开始了两人共同主持长达15年的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
这次发掘,在国内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宋代晚期家庭式作坊、窑炉、堆料场和堆煤场;出土了唐、宋、金、元各时代的大批精美瓷器,发现了珍贵的唐三彩和3个烧制唐三彩的窑炉,使耀州窑成为我国发现的第二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场。耀州窑遗址考古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因此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在瓷窑遗址上建立的长期从事陶瓷考古研究的考古工作站。
1984年至1998年,是耀州窑黄堡窑址考古发掘的兴盛期。在这15年中,禚振西和丈夫以站为家,夜以继日扑在耀州窑的发掘、整理、研究之中。1998年,禚振西退休后,接受耀州窑博物馆聘任,担任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继续主持耀州窑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2002年先后带队用5年时间完成上店、陈炉、立地坡等窑址考古,发掘出30多处烧造区,20多座窑炉,陶瓷标本20多万件。
“是党组织把我培养出来的!我有责任、有义务在有生之年再多做一些事情。”有着30多年党龄的禚振西说。在禚振西等数代人的努力下,耀州窑140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揭开了神秘面纱。
“我的学术生命是耀州窑给的,我很感恩,是耀州窑成就了我,耀州窑的博大精深让我此生念念不忘……”禚振西深情说道。
三秦楷模事迹材料篇3
张淑珍,女,汉族,1937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7月至1976年3月在商南县林业站工作,1976年3月至2012年4月任商南县茶业站站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2012年至今为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淑珍同志参加工作60年来,扎根山区、情系群众,团结带领商南县茶产业的“拓荒团队”,矢志不渝致力于南茶北移的试验推广,使商南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拓展到全市多个县(区),为商洛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她个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十大扶贫状元、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和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三秦巾帼十杰、“三八”红旗手、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各项荣誉130余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2021年6月28日,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8月10日,张淑珍同志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三秦楷模”,8月19日,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向“三秦楷模”张淑珍、禚振西同志和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各级各部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以先进模范为榜样,认真做好“三秦楷模”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报道工作。9月13日,商洛市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向“三秦楷模”张淑珍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向张淑珍同志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瞄准既定目标砥砺奋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张淑珍同志艰苦创业、砥砺奋进,执着于“南茶北移”六十载的感人事迹,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彰显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堪称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的“开路先锋”,为全县广大共产党员树立了榜样。为深入学习张淑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引导和鼓舞全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奋力前行,凝聚起打造“四大名城”、谱写商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合力。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向“三秦楷模”张淑珍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淑珍同志学习,要学习她心怀理想、许党报国的赤诚信念。张淑珍同志始终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理想追求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来到秦岭南麓的商南县工作。在条件环境相当艰苦的情况下,她立志改变当地贫困落后面貌、为百姓寻找致富之路,结合自己所学,联系当地实际,抱着坚定信念,在“种一片茶苗、富一方百姓”的创业路上勇毅前行,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茶产业一线。六十年风雨兼程,她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了对茶产业的毕生追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全县党员干部要以张淑珍同志为榜样,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以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实际行动凝聚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强大力量。
向张淑珍同志学习,要学习她践行宗旨、心系群众的高尚精神。张淑珍同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1962年,她自己掏钱买回10公斤茶籽开始种植试验,十年间跑遍十几个省市县取经学艺;她住窝棚、扛锄头、挑水桶,经常通宵达旦、风餐露宿做试验,以“不服输”“不言弃”的精神,历经一个个挫折、攻克一个个难关,改写了北纬30度以北不能生长茶叶的生物环境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商南县已成为我国北部新兴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和驰名全国的“茶叶之乡”。全县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民5.5万人,茶产业已辐射到商洛多个县(区),许多群众因茶而富。六十年初心不改,她以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践行着党的宗旨。全县广大党员要以张淑珍同志为榜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腔热情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向张淑珍同志学习,要学习她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昂扬斗志。张淑珍同志始终敢为人先、敢想敢闯敢干,保持着共产党员艰苦奋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茶叶在商南扎根后,她把提高质量、打造优势、转型升级作为新课题,披晨露、钻茶林,研究解决茶叶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研制成功的商南泉茗在1986年荣获“陆羽杯”大奖,并先后开发出20多个知名产品。她敏锐分析市场,找准茶叶产销脱钩的症结,较早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直接面对市场。1992年又率先把茶业站改制为茶叶联营公司,开创了“公司+茶场+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六十年不懈奋斗,她把荒山岭变为聚宝盆, 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全县广大党员要以张淑珍同志为榜样,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斗争精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
向张淑珍同志学习,要学习她我将无我、执着专注的匠心品质。张淑珍同志始终不畏艰险、不计得失,展示了共产党人极致专注、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和匠心品质。创业初期,她在外出购买茶籽途中被查出囊腺癌后,以惊人的毅力让同去的同志把茶籽运回,并叮咛如何按万亩茶山垦植计划垦复茶山。丈夫不幸去世后,她强忍着伤病悲痛,仍然一头扎进“种一片茶,富一方民”的事业中。86岁高龄,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继续致力于商南茶叶事业做优做强。六十年矢志不渝,她倾注心血、不计得失,淡泊名利、勤勉敬业,在追梦路上坚韧执着、砥砺前行,拓展着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全县广大党员要以张淑珍同志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精彩人生,奋力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向张淑珍同志学习,要学习她艰苦朴素、无私无畏的道德风范。六十年风雨兼程历尽艰难,六十年艰苦朴素不改初心。张淑珍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公认,并获得了诸多殊荣。在成绩面前,张淑珍同志淡泊名利、深藏功名,面对家庭曾遭遇的许多困难,她完全可以亮出“功劳簿”为自己获得便利,但她从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守纪律、讲规矩,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艰苦朴素、无私无畏的道德风范体现的淋漓尽致。全县广大党员要以张淑珍同志为榜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严于律己、两袖清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党的_大召开之年,是商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三秦楷模”张淑珍同志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__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县第十九次党代会、县委十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结合起来,与开展“党旗引领振兴路”党建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凝聚起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履职尽责、埋头苦干的强大正能量。广大党员干部要虚心汲取楷模力量,深入学习张淑珍同志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政治本色,心怀理想、胸怀家国的高尚情怀,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的创新意志,心系群众、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激发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牢记使命任务,紧盯岗位职责,深化作风建设,勇于担当作为,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全县上下和各行各业要向张淑珍同志学习,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张淑珍同志“三秦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油干一起干,只争朝夕往前赶,为打造“四大名城”、实现商南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_大胜利召开。
三秦楷模事迹材料篇4
潼关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古有暮夜却金杨震,今有中国好医生刘永生。
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刘永生。从医42年来,视病人为亲人,默默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被百姓亲切地称为“身边的守护神”。被各级政府授予“最美渭南人”、“三秦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三秦楷模”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他是潼关的骄傲,也是三秦大地的骄傲。
扎根乡村当医生,学好本领为百姓。
刘永生,是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一名普普通通的乡医。在他1岁的时候,双腿无力,无法走路,母亲当时在村里挨家挨户走了求了3天,却没有借到1分钱,村支书听说情况后,给家里送来了20元的救命钱,刘永生这才能站起来,才学会了走路。自他记事起,母亲就一遍又一遍的给他讲这件事,告诉他你要好好学习,刻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长大了好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一那年,母亲肚子疼痛,他陪母亲去两公里以外的村里找中医看病,老中医知道他家穷,仅仅收了一些基本的费用。母亲感叹的说:“永生啊,你永远要记住乡亲们的恩泽,以后学个手艺多帮助穷苦人。”老中医的“医者仁心”和母亲的寄托,激发了他学医的好奇心,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
高二时,刘永生有幸被村里推荐到港口医院见习35天。在医院里,刘永生很快学习掌握了打针、急救等基本知识和技巧。1976年村上医疗站缺人,刘永生当上了一名乡村赤脚医生。也正是从这年开始,为了感恩乡亲,解除乡亲们的疾患痛苦,刘永生在乡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2年,从未停歇。
“在实践中学,在书本上学,在失败中学,向专家学,向老百姓学。”这是刘永生42年来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刚开始干乡医时,只要谁身体不舒服,他就去看望,还亲自跟到医院,看大医院的大夫如何诊治,有不清楚的就向人家请教。有的乡亲从外地看病回来,他就会跑到人家家里,问大医院是怎么治疗和用药,让人家把治疗方案抄给他学习。多年后,病人都忘记了,可他还记得很清楚。
“救死扶伤是一份责任;守望乡亲是一种情怀!”这是他的誓言,也是他的行动指南。从医42年来,他多次放弃进城机会,扎根乡村卫生一线。他把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的天职,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群众有病找他,他都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骑着车子前往,久而久之,四面八方的群众都亲切的称他为“东塬上信得过的120”。
医德高尚除病痛,救死扶伤贴费用。
杨家庄村抗美援朝老战士杨志学,身患多种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左心衰,时刻折磨着他痛苦不堪,生活不能自理。因其女儿出嫁,儿子患有精神病,妻子体弱多病,平时无人照料。有一天,刘永生给老人换药,老人把自己没人照顾,痛不欲生的念头告诉了他,刘永生听了急忙安慰说:“叔,你记住,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儿子。”老人听了热泪纵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从此以后,刘永生不但按时给老人换药治病,还不收一分钱的医疗费。日子久了,老人心里过意不去,一心要给钱。刘永生解释说:“天下哪有儿子给老子看病还收钱的道理”?平时,一有空就去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等,一坚持就是三年,直到2015年送老人入土为安。像这样的老人他送走了100多位。 杨志学老人去世后,妻子孤独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刘永生又挑起了照顾老军人遗属的重任,一坚持又是三年……
刘永生在村子帮助人是出了名的。
谢双喜家弟兄三人,父母早逝,生活困难。有年冬天,为了发家致富他们自制爆竹。由于操作不当,突然引起爆炸。当时房倒屋塌,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大哥在事故中失去双手,三弟双目失明,唯有谢双喜安然无恙。在刘永生等乡亲们的帮助下,老大、老三被及时送进几十里以外的县医院,生命得救了,但是身体落下了终生残疾。
看着这一家人的不幸遭遇,刘永生心里难受。就给老大看病,带老三去西安、郑州等地治眼,看病的医疗费都是刘永生自己掏。为了让他们有个正当的生活来源,刘永生开始帮助三弟兄承包果园、滩地、养猪、驮矿等改善生活。但是时运不佳,干一样败一样,到头来还是之蓝打水一场空,家里依然是穷困潦倒,捉襟见肘。
1991年,谢双喜到了该谈对象的年龄,刘永生心急如焚,急忙张罗着给介绍对象。他陆陆续续一共介绍了很多对象,姑娘经了解谢家一贫如洗,没有一个人愿意嫁给他。后来又介绍一个对象,姑娘一进门,看到谢家没有一间像样的住房,马上扭头要走,死活不愿意这门亲事。这时刘永生出面,为了帮助谢双喜成家,情急之下竟然没经家人同意,欣然答应把自家新盖的三间两层楼房让给谢双喜结婚用。自己一家人搬进了村卫生室。为此妻子家人根本想不通,没少和他闹活。最后还是被他耐心说服,被他的仁爱之心感动了。
为了让谢双喜快速富裕起来,刘永生还掏钱为其购买了一辆农用运输车。然而好运并没有眷顾刘永生和谢双喜。
1992年农历三月初八,谢双喜开着农用车到县城办事,回来的路上遇见了恩人刘永生的父亲,就热情的捎他一起回家。谁知半路上出了车祸,谢双喜受重伤,刘永生的父亲当场去世。
刘永生正在给乡亲看病,听到不幸消息,立刻惊呆了,他宁可自己听错了,也不相信这是事实。接着像疯了一般冲出门外,奔向父亲的遗体。他跪在地上爬了过去,紧抱住父亲的遗体,撕心裂肺地大声嚎啕大哭……。所有赶来的家人,气愤的连拉带拖把刘永生推向一边。姊妹们埋怨说:“都怪你,都怪你,是你害了父亲。不是你帮谢双喜买车,也不会有父亲坐车,也没有今天这个意外,父亲也不会……。”随后,刘永生家人把谢双喜告到法院,刘永生得知后,觉得很为难。
因为刘永生去过医院,看到重伤的谢双喜,躺在病床上不断忏悔自责流泪……还听医生说谢双喜心理压力很大,多次有轻生念头。刘永生既愤恨又怜悯,认为谢双喜应该承担责任,但是其一无所有;再说他也不是有意的,只是好心办了坏事。如果告他坐牢也不为过,但是谢双喜是谢家继承烟火的唯一希望,毁了他,就是毁了谢家。自己一直在帮谢双喜,这……刘永生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最后艰难地选择了原谅。
刘永生跑回家,跪在家人面前声泪俱下求情说:“爸已经不在了,可双喜还小,饶了他吧,我宁可折寿20年,愿长跪不起,也不想告状,不想毁了双喜,不想毁了谢家……”就这样,刘永生撤消了法院的诉状。
刘永生不仅治病救人,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
有一次,村子有个孕妇快要生产。由于已经出血情况十分危急。乡村距离县城几十里,如果不及时送进县医院就会有生命危险。孕妇焦急的站在路边,挡住了好几辆小车,由于人家看到孕妇见红有忌讳,都不愿意拉。刘永生远远看到一辆小车过来,他一个箭步冲到路中央,死死挡住小车的去路。他哀求说,请师傅必须帮忙,因为如果这个孕妇不及时送进医院,就会发生危险,一个孕妇涉及两条人命。如果你不答应,除非你的车轮从我的身上压过去。最后司机被感动了,立即拉着孕妇去了县医院。由于护送及时,母子安然无恙。多年来,刘永生接生孩子500多个,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给村民看病,先后垫付近五万元,被赊欠的医疗费达二十余万元,但他从未向任何人开口要过账,还主动撕毁账本。
一个好汉三个帮,无私奉献美名扬。
人常说: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刘永生每天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村民治病救人的事业上。因此,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繁琐的家务等重担,全部落在了一位普通而坚强的妻子身上。有时妻子有个头痛脑热只能自己扛着,病重了需要住院有时还没人照顾,有时是亲戚,有时是村民帮忙照顾妻子和父母。每提及家事,他就觉得很惭愧,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孩子……。
人常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42年来,他行走20万里,接诊病人10万余人次,外出行诊上万人次。他用仁心仁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用真挚情怀精诚服务患者,为农村卫生防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被村民亲切称为“乡村里的120”、“身边的守护神”。在他的感召下,潼关成立了”刘永生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辖10余个分队,一千多人。这些志愿者有理发师、厨师、医生等,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弘扬社会正能量。
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是啊,他一做就是42年。人生有几个42年啊!他的事迹感动了三秦大地,他的付出得到了社会认可。他先后荣获“潼关县道德模范”、“最美渭南人”、“三秦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并当选为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渭南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2016年9月,他的先进事迹入选陕西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读本。2018年2月,被陕西省委授予“三秦楷模”荣誉称号——他就是潼关乡村医生刘永生。
打仗不离父子兵,爱心传递留美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刘永生没有被一道道光环和荣誉笼罩。59岁的刘永生,明年就面临着退休了。为了把这根乡医的接力棒顺利传下去,10年前已经召回了学医后想在大城市发展的儿子。当初儿子还在西安上学,广阔的天空,精彩的世界,多有诱惑力啊?儿子一心想到外面闯闯世界根本不愿意回到乡村。刘永生得知儿子的想法后,经常耐心地说:“十里八村的群众离不开咱们,如果你不回来,我慢慢老了跑不动了,乡亲们有个头痛脑热或者疾病怎么办” ?虽然儿子嘴上说不管,但是心里还是很心疼父亲。每次回家,看到父亲辛苦的样子也不忍心,就经常到村卫生所帮忙。特别是十里八乡几百名乡亲发自内心的感激,敲锣打鼓给刘永生披红戴花的时候,儿子十分感动。因为看到了乡亲们用最传统、最质朴、最高规格的行动奖励父亲时,父亲流泪了,他也深深被触动了、流泪了……。儿子彻底理解了父亲的辛劳高尚,也理解乡亲们期盼和厚望,也就默默接住了父亲乡医这根传递仁义大爱的接力棒。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儿子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帮刘永生的不能仅仅是妻子,不仅仅是儿子,还有儿媳。转眼十多年已去,儿子已经36岁,孙女已经上初中了。有一天刘永生问孙女长大有何理想,孙女毫不犹豫地说:“我长大要像爷爷和爸爸一样当医生。”刘永生听到满意的笑了。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劳的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带领儿孙不忘初心,沿着治病救人忘我奉献的道路不断前进!前进!
三秦楷模事迹材料篇5
赵梦桃(1935—1963),女,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11月生,河南洛阳人,生前系原西北国棉一厂工人。她是我国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1952年,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成立,17岁的赵梦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忘我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1952年至1959年期间,她创造了月月完成生产计划、年年均衡生产的好成绩。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在纺织厂工作的11年时间里,她把毕生心血都倾注给了纺织事业,由于表现优异、贡献突出,赵梦桃连续42次被评为各级先进生产者,两次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在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期间,她观摩了同行“双手咬皮辊花”的技术表演,当即用糖葫芦杆当咬花辊反复练习,回厂第二天就把这种操作技术传授给大家。1963年,她又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并在陕西省全面推广,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赵梦桃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1963年,陕西省授予赵梦桃“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共青团员”“先进工人的典范”荣誉称号,命名赵梦桃所在班组为“赵梦桃小组”。
2009年,赵梦桃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赵梦桃荣获全国“最美奋斗者”称号。
2019年9月,赵梦桃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0年1月,赵梦桃小组荣获陕西省第六批“三秦楷模”荣誉称号。
57年来,几代赵梦桃小组组员传承“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的梦桃精神,在工作中作表率、当先锋,生产指标月月领先,工作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为全省和全国班组建设树立了旗帜。
三秦楷模事迹材料篇6
1968年12月25日,24岁的北京女孩路生梅踏上了北京至西安的列车,从北京第二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陕北的一个小县城佳县医院工作。列车到达西安后,她又辗转铜川转乘敞篷大卡车来到佳县医院。这一待就是50年,从此,在佳县医院,多了一位北京姑娘忙碌的身影。就这样,从青春韶华到满头白发,这位北京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
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路生梅出生时,屋檐下的第一朵梅花在枝头上绽放了,爷爷高兴地说:“这朵梅花盛开之后,肯定特别美”,于是就给刚出生的孙女起名“盛梅”。因为“盛”字笔画多,路生梅初学写字时就把“盛”字写成了“生”,从此,路生梅三个字,伴随了她的一生。
“当时国家提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路生梅说,我当时和其他同学一样,向学校递上申请并承诺:“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1968年,24岁的路生梅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成了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路生梅经常去山区出诊,而交通全靠步行。佳县县城通往乡下的路大都是崎岖的石山陡坬,一出佳县县城不是上坡就是下坬,上坡路难走,下坡路危险,尤其是夜间走山路更难,两个月下来,鞋底就能磨出洞。若是遇到雨雪天气就更加难走。有一次下大雪,路生梅穿了一双从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出诊,一路上老是摔跤。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还没到一半的路程,患者家属就心疼地说:“路医生,别去了,你已经摔了49跤了,还是我把孩子抱来吧。”路生梅摔疼了还忍着泪说:“没事、没事”。从此以后,她告别了塑料底鞋,学会了走山路。
几次难忘的出诊为路生梅留在佳县奠定了思想基础。有一次,她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来到患者家中,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看到破旧的窑洞里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惨白披头散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位妇女死死揪着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 ”(失血性休克),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这时另一位妇女拿来一把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抢过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有条不紊地给孩子断脐、包裹。那个年代,佳县因不卫生引起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原因是群众用做针线的剪刀未经任何消毒剪脐带。在农村,有的家庭穷到没有一把能用的剪刀,就用削尖的高粱秆割脐带而被感染。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里不就是最艰苦的地方?这里不就是自己的“广阔天地”?路生梅誓言,“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落后的生育观念,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为病人解除病痛没有退休年龄
从1961年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路生梅先后6次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3年,她经受了各种考验,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从来没有动摇过入党的决心,用永恒的坚持,永不言弃的信念,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她把“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这句话写进入党申请书。她说:“我要扎根佳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休。退休后一直在家义务看病、普及医疗健康知识。2016年加入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当上了一名志愿者,经常深入山区帮扶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2017年组建了“我爱佳县”老年志愿者团队,常年组织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关爱军人、关爱环境、助力高考中考活动。2018年在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设立义诊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坐诊。她又向自己做出了新的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退休以来路生梅累计诊断患者近10万人次。
2016年路生梅获评“感动榆林”年度人物、第四届“榆林好人楷模”称号,2017年荣获榆林市儿科协会“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2017年9月入选“陕西好人榜”“中国好人榜”。2018年3月获评榆林市十大最美女性,2018年2月荣获陕西省“千金一诺”守信人物称号,2018年10月获评陕西省道德模范,2019年8月获评陕西省第三届“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2019年9月获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2021年1月获评2020年度全国“诚信之星”。
三秦楷模事迹材料篇7
6月18日,西安市雁塔区委礼堂里掌声不断。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三秦楷模施秉银向雁塔区委机关干部作抗疫事迹报告,来自一线的抗疫故事、无惧病毒的大医担当,让在场听众深受感动。谈起这段经历,施秉银充满感动和自豪:“患者病亡率迅速归零让人满意,治疗与人文关怀相辅相成让人满意,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让人满意。”施秉银用“三个满意”来回顾自己在武汉的抗疫经历。
56天,接收126名患者,其中96人治愈出院,26人由危重症或重症转为轻症,这是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带领医疗队全体队员创下的战绩。
在武汉,“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是施秉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反复叮嘱每一个队员:“作为国家医疗队,我们要出模式、出方案、出思想,一定要多学科协同作战,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顶尖专家团队的合力救治。”
2月4日,施秉银启程前往武汉。施秉银团队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七、八两个重症病区。当时医院情况很不乐观,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施秉银提出成立“降低患者病亡率小组”,由他任组长,并集合了华西医院、中山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最顶尖的专家力量。针对死亡病例逐一讨论,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指导危重患者救治。“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从治疗入手,降低患者死亡率。”施秉银说。
武汉大学89岁的黄教授病情危重,老伴也不幸感染,儿女都在国外无法回国。施秉银带领团队精心施救,24小时不间断照护,硬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他的生命。
“医者有仁术,更要有仁心”,是施秉银行医生涯坚定不移的信念。在武汉期间,除了科学诊疗,对患者的心理关怀也非常重要。在施秉银的倡议下,医疗队在隔离病区首创医患微信群,把医护患拉到一个群里,有什么问题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知晓。
有一位女性患者,心理负担很重。施秉银知道后,每次进隔离病房查房,都要去宽慰她两句。后来,他还联系了远在西安总院的心理科教授,远程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出院后,专门在自家小院的桂花树上挂了两块牌子,一面写着“秦”劳勇敢,一面写着贵人相助,寄托对交大一附院医疗队的感念。
三原县张女士的孩子,因为从小患甲亢,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全家人濒临崩溃。经过施秉银的诊治,孩子病情持续向好。张女士从新闻中得知施秉银驰援武汉的消息,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想咨询病情,一方面又怕影响他工作。眼看孩子复查时间过了,张女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微博联系了施秉银,很快就得到了回复。“看着手机上的用药建议,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内心充满着对施院长的感恩。”张女士说,“医者仁心,施院长改变了我家宝贝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