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 徐球

立秋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医生建议

作息:顺应自然之气的变化,首先从作息的规律开始调整。夏天日照时间比较长,可以早点起床晚点睡觉。

但是,在入秋之后,太阳下山的时间逐渐提前,阴气渐长,这就需要我们补养自己的阴气,让阳气逐渐向下、向内敛藏,所以,我们早一点睡觉。

运动:入秋之后,不要再做特别剧烈的运动,强度可以稍微弱一些,不要让自己经常处于一种大汗淋漓的状态。

饮食:秋天空气逐渐变得干燥,当然,在立秋的时候可能还不一定很明显。但是,这个趋势是逐渐变化的,我们要适当吃一些润一点的东西,比如百合、木耳等。

立秋后常见疾病

1.消化系统问题。

有些肠胃比较弱的人可能会容易出现腹泻等情况。

2.皮肤问题。

一些慢性皮肤疾病容易在这个时候发作。

3.肺本身的问题。

部分人肺虚、肺弱,容易有咳嗽的表现。

立秋节气的气候变化

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立秋后,还有“秋老虎”。“秋老虎”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这段时间通常是每年处暑后半个月左右,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月。但“秋老虎”不一定每年都出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渐渐凉爽起来。

立秋节气的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事实上,中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闷热的“三伏天”,在这“三伏天”时段并无“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处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间尚未出暑。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几个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

立秋节气的习俗活动

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11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