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

| 思恩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既然这样,那么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供大家参考!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1

杨根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

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转化为苦练军事本领的动力,严格遵守党的决议、指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战的炮火洗礼,初次参战即手持长矛缴到了钢枪,显出智勇双全的才干。杨根思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1950年9月,杨根思这位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并屡获战功的新四军老战士、著名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2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22年出生,1944年2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

在抗战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他带领连队第三排守卫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1950年11月29日,他们打退了敌人在大量飞机、炮兵支援下的8次连续猛烈的进攻。当增援他们的分队正在途中时,敌人发起第九次进攻,有40多个敌人爬上阵地。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

1952年,杨根思被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3

1922年冬,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五官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他4岁时,被地主折磨致死,母亲含冤成病,不久离世。贫困饥饿的逼迫,使得年幼的杨根思不得不顶着烈日风雪去给地主种田、放牛,仇恨的种子就这样深深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中。15岁时杨根思被哥哥带到上海林记地毯厂当学徒工。在这里,相依为命的哥哥在包工头的压榨下死去,杨根思也备受压迫。杨根思亲身经历了旧社会的黑暗,目睹到劳苦大众遭受的迫害,渴望能改变这种不公的现状。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军部重建,部队迅速壮大,革命浪潮席卷整个南方地区。杨根思听闻家乡来了共产党、新四军,带领穷人闹革命,这消息让他无比振奋,回乡后立刻参加了民兵基干队。1944年2月,在革命队伍的影响下,杨根思毫不犹豫加入了新四军,成为革命战士。在部队里,杨根思向排长表达报仇出气的想法,排长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可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受苦受难,多少人家破人亡。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部队生活的耳濡目染,开阔了杨根思的革命胸襟,逐渐让他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在部队的诉苦大会中,杨根思看到许多和他一样遭遇的战友,进一步坚定了革命理想和信念。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4

杨根思原名是羊庚玺,1922年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几口靠给地主家打短工为生,受到地主老财残酷的压榨和迫害。他八岁那一年,父亲干农活时累死,几天以后体弱多病的母亲也因为悲愤积郁而死。所以羊庚玺从小就命苦,为了生存下去只好给地主家放牛,过了几年,羊庚玺和哥哥来到上海以干苦力谋生,哥哥因在干苦力中积劳成疾,回到家乡后不久便去世,全家只剩下他一人。他也看透这个黑暗的社会,心里渴望得到翻身解放。

直到1944年3月,新四军在苏中地区建立起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根据地中扩军扩红,羊庚玺就以民兵的身份参军,因为在参军入伍登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把他的名字写成杨根思,他觉得这名字还可以,并一直沿用这名字。

杨根思在大练兵时,在投弹科目的练习中表现出色,经常在150米开外能够把玉米棒准确无误投进目标筐里,而且力气很多,所以部队上有意把他往“爆破高手”去培养,杨根思心想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所以他在“爆破培训班”中表现出色,部队也因此重点培养他。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5

杨根思,男,汉族,中共党员,1922年出生,1944年入伍,江苏泰兴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

小高岭战斗中,他率部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最后只剩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6

杨根思,本名羊庚玺,1922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县羊货郎店一贫苦农民家庭。8岁那年,父亲羊德堂累死在晒谷场的麦垛旁,几天后,体弱多病的母亲积郁而死。为了生存,童年的羊庚玺给地主家当过“牛倌”;与哥哥一起,在上海林记地毯厂做过苦工。1941年地毯厂倒闭,兄弟俩回到家乡。哥哥因在打工时身体备受摧残,回乡不久在贫病交加中凄然离世。饱受生活磨难的杨根思对这个人吃人的社会深恶痛绝,心里渴望得到翻身解放。

此时,经过黄桥决战,广大贫苦百姓心向共产党,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如火如荼。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在敌后进行反“扫荡”作战,重挫日伪军锐气。泰兴各区乡都建立了游击队和基干民兵大队。羊货郎店离泰兴城不远,盘踞在泰兴城里的伪军经常下乡骚扰,四处抢粮。满怀对革命的热情和向往,羊庚玺参加了五官乡基干民兵队。当上民兵的羊庚玺展示出善战的天赋:站岗放哨,他总能将来敌情况摸得清清楚楚;破拆日伪交通线,瘦弱的他身手敏捷,总是能快速完成割电线、扒公路、锯电杆的任务;在打击日伪的战斗中,几次交手,下乡的伪军特别惧怕这个身背大刀,怀揣手榴弹的基干民兵。

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7

杨根思本来姓羊,叫羊庚玺,参军时登记员写错了,才有了“杨根思”这个名字。杨德盛回忆,杨根思个子比他高,也大他几岁,性子有点儿闷,不怎么爱说话。他俩刚认识时,杨德盛并不在杨根思的那个连,而是在机炮连。不过,他早就耳闻杨根思是战斗英雄,是响当当的“爆破大王”。

1950年9月26日,杨根思作为三野9兵团20军选出来的四名代表之一,出席全国英模大会,与800多名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一道,受到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当他返回部队浙江驻地时,部队已奔赴朝鲜战场,他和战友一路追赶,在山东追上大部队。1950年11月7日,杨根思带领全连169人跨过鸭绿江。

由于遭受敌机轰炸,志愿军口粮不能及时供应,3连战士每人一天就靠几个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充饥。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饿了就吃树皮,从被炸弹炸开的冻土里找草根吃。小高岭战斗前,营部奖给3连一筐土豆,杨根思全部分给战士,而他自己没留一个土豆。

22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