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

| 思恩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既然这样,那么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供大家参考!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1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是杨根思的座右铭,始终用来鞭策自己、激励官兵,使他演绎了一条学英雄、当英雄,一次获荣誉、一生做标杆,从平凡到辉煌的传奇之路。

1946年6月,在山东省泰安战斗中,杨根思所在班冲在最前边,由于地形不利,全班无法施展火力,为了尽快消灭碉堡里的敌人,他冒着生命危险,只身一人向敌人展开攻击,终于用手榴弹摧毁了敌人的堡,保证了部队继续前进。在战斗中,杨根思的鼻部受了伤,但他不顾伤痛,坚决不下火线,虽然包扎伤口时蒙住了眼睛,不能看东西,班长叫他下去休息,他却从地上摸起手榴弹,问道:“班长,朝哪个方向打?”“左前方!”按照班长说的方向,杨根思同志不断地把手榴弹甩向敌人,一直坚持到底。战斗结束后,他被评为战斗模范。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2

1950年9月,杨根思随志愿军第九兵团参加抗战战争,第九兵团奉命开赴长津湖地区掩蔽歼敌,当时长津湖地区异常寒冷,而杨根思所在第九兵团仓促,没有准备足够的棉衣,但是杨根思和战友们战胜了严寒。

在长津湖地区,志愿军第九兵团所属的部队准备分割包围美海军陆战第一师和步兵第7师,战斗一打响,美军就四处溃散。11月28日,美军向杨根思他们连防守的1031.7高地东南-小高岭高地的防守任务,此时杨根思连长身边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其他两个排防守其他地方。

小高岭高地是美军南逃唯一通道的制高点,美军为了打开这一条生命的通道,美军对杨根思所在的小高地进行8次集团式的进攻,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杨根思指挥部队打退了美军前8次的进攻,但他们身边早已经弹尽粮绝伤亡巨大,身边只有一名重伤员和杨根思自己,他下令让那位受了伤的战士拿起机枪从阵地上撤离。这位战士刚刚撤离不久,美军向小高岭高地发起第九次冲锋,在美军蜂拥而上冲上高地时,杨根思抱起阵地中仅有的炸药包冲上蜂拥而上的敌群,拉响炸药包巨响一声,他和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3

1948年9月,担任三排副排长的杨根思在纵队教导团学习,因成绩优异,被调往旅司令部参谋处工作。11月淮海战役打响。12月13日,勇猛善战的杨根思回到三连担任三排排长。15日黄昏,杨根思所在团队奉命攻击夏砦之敌。杨根思奉命率一个加强排机智地摧毁夏砦国民党守军一组暗堡群,歼敌一个排,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

此后,杨根思又参加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立下新的战功,被提升为三连副连长。1949年5月,杨根思参加全军首届英模大会,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同时,被提拔为连长。

杨根思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9月评为“全国战斗英雄”,由上海到北京光荣出席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了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接见,并于10月1日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典礼。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4

杨根思(1922-1950) 男,汉族,江苏省泰兴市人,中共党员。1944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化为苦练军事本领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党的决议、指示,就“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战战争的炮火洗礼,参加过无数次战斗,靠着过硬的军事技术,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11月,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同年12月,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2009年9月14日,杨根思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5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战场东线担任作战任务,发起对进至长津湖地区的美海军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的分割围歼战。杨根思奉命率本连第3排战士执行攻占并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31高地东南——小高岭阵地的任务。

小高岭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也是志愿军必守的要地。出发前,营长对杨根思说:“你们连守住了这个阵地,就打破了敌人的突围计划。要记住,你们3排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之前。”杨根思领受任务后带第3排战士出发了。

那天下着鹅毛大雪,西北风呼呼地叫,雪花直往脖子里钻。他们协同第6连很快拿下了小高岭,并对固守小高岭作了周密的部署。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6

经过多次战斗,阵地上只有杨根思和重机枪排排长两个人了,而且子弹打光了。杨根思对重机枪排排长说:“武器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你赶快带着重机枪撤下去。”杨根思孤身一人留在了小高岭阵地。

这时,美军海军陆战第一师又开始向小高岭倾泻炮弹,发起了第九次攻击。在美军蜂拥而上,爬近山顶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冲向密集的敌群。随着一声巨响,杨根思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1952年5月9日,志愿军领导机关给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他特级英雄称号。志愿军中,荣获特级英雄、特等功臣的仅两人:黄继光、杨根思。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杨根思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抗战烈士陵园内。英雄的家乡修建了杨根思烈士事迹陈列馆,纪念碑上刻着陈毅的题词:“杨根思烈士碑”。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政府还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7

1947年秋,时任一团政委 的 曾如清在带队对杨根思立功考察评价报告中写道:杨根思同志,是在挣脱地主、资本家残酷剥削的锁链之后参加人民军队的,从小就孕育了强烈的阶级仇恨。在党的教育下,他懂得了为谁打仗的道理,从而使阶级仇恨上升为自觉的阶级觉悟。他对敌人势不两立,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这正是杨根思在作战中英勇顽强的力量源泉。荣誉应该属于这样的同志!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杨根思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苦、英勇杀敌、屡建战功,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荣获爆破大王、战斗模范、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等光荣称号。据悉,华东野战军一级人民英雄奖章,总共只颁发了45枚,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最高荣誉。在获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后,他说:当了英雄更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保持光荣称号。

1950年5月,20军在上海嘉定召开英模大会,选举出席全国英模大会的代表。杨根思事迹报告的题目是:“无畏的人”。组织评价他:有百折不挠战斗意志、高度忘我牺牲精神,这是当英雄的基本因素。他从100多名功臣中脱颖而出,出席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英模代表大会,被表彰为“全国一级战斗英雄”,也被誉为“开国英雄”,受到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接见。全国参会战斗英雄258人,整个华东军区及三野共78人,20军仅4人。从北京回到部队以后,他担任了三连连长。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8

11月29日拂晓,企图夺路逃跑的美军集中空、炮火力对小高岭猛烈轰炸,小高岭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杨根思立即组织战士利用弹坑作掩体,准备击退美军的进攻。几分钟后,黑压压的美军向上冲来。当美军距离三排阵地只有30米时,杨根思命令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

第一次攻击被击退后,美军又调来8辆坦克加2个连的兵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发起第二次冲击。当敌人靠近阵地时候,杨根思命令手榴弹、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前面的敌人抱头回跑,这时后面的美军仍不断往上涌。在美军混乱之时,杨根思带领战士冲进敌群,用刺刀、铁锹、石块同敌人展开拼杀。美军的进攻又一次被打退。

气急败坏的美军重新调集大炮、飞机,对小高岭进行轰炸,并再次派出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发起冲击。杨根思与战士们一起,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从拂晓到黄昏,美军疯一样地对小高岭发起8次冲锋,仍未能突破三连坚守的阵地。

8次冲锋后,阵地突然安静下来。这时三排阵地上只剩杨根思和重机枪排长。为保存仅有的一挺重机枪,杨根思命令排长将重机枪带回营部。排长拖着机枪含泪撤出阵地。孤身一人的杨根思收集起阵地上全部的武器:一颗手榴弹、一支驳壳枪、一包炸药。这时,敌人发起第九次冲锋。当杨根思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后,40多个美军从三面蜂拥而上。杨根思抱起5公斤重的炸药包向敌人冲去。当他冲出硝烟,美国士兵才看清他手上的炸药包,惊慌失措中扭头后撤。这时,杨根思一把拉燃导火索,冲进敌群。随着一声巨响,杨根思与40多名敌人一同消失在烟雾之中。

杨根思用28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9

杨根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22年,杨根思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双亲,10岁当了放牛娃,12岁随哥哥到上海当童工。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誉为“爆破大王”,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称号。

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战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10

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9兵团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1950年11月7日,杨根思随所在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由于紧急北上,这个长期驻守南方的部队,连棉衣都没有换上。一部分战士是在火车和车站上领到一些棉衣,有2/3的官兵没有棉衣。

当他们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后,迎接他们的是东部最为寒冷的盖马高原。这期间,第一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刚刚一个月,大批部队入朝,后勤供应难以承受。在严寒的冬天,别说作战,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都是奇迹。

恰在这个季节,朝鲜北部普降大雪,积雪达40厘米,很多战士是第一次看到雪。皑皑白雪,摄氏零下30到40度的严寒,北方冬天的冷酷和严峻首先袭击了这些年轻的战士。还未曾打仗,他们便开始面临生死的考验。

大部队在莽莽雪原上行军,要想隐蔽也非常困难。美军的飞机不断轰炸扫射,兵团运输物资的汽车被炸得所剩无几。所有重型火炮只有丢下,部队只能带一些轻便火炮和轻武器前进。

在饥寒交加中,战士们艰难跋涉。连长杨根思鼓励战士们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严寒,并发动大家想办法抵御严寒,战士们把毛巾、军毯、棉被、雨衣等一切能御寒的东西,包裹在身上,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杨根思革命英雄事迹精选篇11

在杨根思牺牲的同时,后续部队赶到下碣隅里,对美军陆战一师发起总攻,美军遭到重创,部分部队被歼,“常胜军”惨败。长津湖战役胜利后,志愿军夺取二次战役的胜利,将战线推至“三八线”南北地区,粉碎了“联合国军”迅速占领朝鲜北部的企图,迫使其由进攻转入防御。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根思特等功,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将杨根思所在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该连三排被命名为“杨根思排”。

1953年6月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2009年9月14日,杨根思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杨根思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22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