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
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既然这样,那么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篇1)
王希季,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技术顾问。曾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主要代表作有:《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空间技术》、《卫星设计学》、《建设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等。
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篇2)
时间倒回到1950年3月。驶向东方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甲板上,几十名中国留学生围在华罗庚教授一家人的身旁,大家的心都一起向着祖国飞去,所有的话题都是回国之后如何建设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
刚刚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的王希季也在其中。
1921年7月26日,与中国共产党同年同月诞生的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王希季以优异成绩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入学后不久,他就吃了机械工程专家刘仙洲的一个“零蛋”。
在一次测试中,刘仙洲给出题目,要求答案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但是,王希季因为计算尺精度难以达到就忽略了题目要求,计算结果只给出了小数点后两位。尽管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都是正确的,但刘仙洲还是毫不留情地给了零分,并教育王希季“搞工程的人必须要零缺陷,如果有缺陷工程就会变成零”。从那时开始,“零缺陷”成为王希季航天工作的原则。
不只是治学态度,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在王希季心中埋下“工业救国”梦想的种子,即使在他远赴美国求学期间仍然不停生长。1948年,王希季就读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直到看到《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两张照片,他的人生方向从此发生了改变。
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篇3)
他主持过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研制,主持过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设计,参与过多艘神舟号飞船研制过程的技术把关……
1958年11月,组织要王希季去新成立的上海机电设计院兼任职务。王希季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去柏林大学讲学的机会,毅然服从安排。他到了设计院后才知道,这里是搞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单位,工作高度保密。卫星运载火箭的第一级“T-3”完成方案设计,零部件准备下厂试制时,大家才发现工厂不能批量生产,方案成为纸上谈兵。随后的“T-5”,完成设计、制作和总装工作后,到了试验阶段,大家又发现所需设备不齐全、不配套,“T-5”沦为展览品。王希季意识到,研制运载火箭、发射卫星是一项高技术、大门类工程,必须要有大系统观念,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这也让他想起了西南联大教授刘仙洲的教诲。一次考试中,刘仙洲让学生计算时将数字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小数点后三位只有手算才算得出来,结果我用计算尺算,什么都是对的,就是后面第三位错了。”就是因为这一点差错,王希季本可得满分的试卷变成零分。这个零分让王希季明白:“搞工程必须坚持零缺陷,如果有缺陷,那工程就是零。”
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篇4)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一户商贾之家。父亲王毓崑饱受商场沉浮,因此不愿孩子再身陷商海,唯一的心愿是希望他们能学一门手艺,过上平静的生活。但王希季不甘平庸,勤奋刻苦,在昆明读书时就已小有名气。1934年,时年13岁的王希季,因在全市小学毕业会考中成绩第一而被誉为“春城小状元”;初中毕业后,他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当时的云南名校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土木科;1938年,还在读高二的王希季,应同学之邀,参加了刚迁至昆明不久的西南联大的招生考试,考取了该校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越南后,频繁轰炸昆明。炮火连天,尸横遍野,哀嚎震天。同胞的鲜血点燃了王希季的怒火,然而,那时的他却只有欲哭无泪的悲叹:国弱万民哀。
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是他今生不曾抹去的痛。年轻的王希季怀揣“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的决心,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就读于动力与燃料专业。
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篇5)
“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王希季为航天事业倾尽了一生。他不断探索,在探空火箭、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后来者打下了根基。
他坚持真知。一份对他的考察表写道:有时比较固执,不好商量工作。在回应意见一栏,他写下:“总评价高于本人评价,谢谢。但在技术问题上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他纯粹淡泊。不久前,王希季迎来了100岁生日。“他思想单纯,不想着名利。”夫人聂秀芳如是总结。
他对祖国爱得深沉。王希季从美国跨越大洋,热切投身新中国建设,又为任务多次“转行”。1999年,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举行,王希季到人民大会堂领奖。“祖国没有忘记我”,当时,这位近80岁的老人红了眼圈。
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篇6)
1957年10月以后,苏联、美国先后发射人造卫星。1958年,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之后,王希季调入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他没接触过卫星火箭,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条件又很简陋。没经验、没资料,几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选择从探空火箭开始研究。
在王希季的主持下,历经9个月攻关,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奇迹般诞生了。1960年2月,在上海郊区一个简易发射场,这枚探空火箭腾空而起,高度定格在8000米。
更大的挑战接踵而来。卫星上天,还得靠运载火箭。王希季创造性地将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他主持完成了初样的研制,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保障了长征一号将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
卫星上天,如何安全返回?王希季服从组织安排,又投入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美国曾经一连发射12颗返回式卫星,均以失败告终,这一任务难度可想而知。作为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立足实际,制定了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数十年来,这也一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
“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王希季常这样说。老骥伏枥,他为航天事业奔走忙碌: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倡议用现代技术发展小卫星并担任首席小卫星专家,还主持和参与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实施、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论证编制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如今,航天后辈从他的精神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两弹一星王希季个人事迹(篇7)
“尊敬的王希季院士:在您百岁寿辰之际,五院全体干部职工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
2021年7月26日,王希季院士迎来了自己的100岁生日。一批批王希季曾经指导和带领过的航天后辈,纷纷向他送上生日的祝福。贺信、鲜花,诉说着这位百岁老人的成就与荣光。
60多年前,正是在王希季等人的带领下,新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M成功发射,由此托举起了新中国的航天梦想。
1958年10月,王希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党旗下庄严承诺,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献给祖国。彼时,他即将被提升为正教授,准备去东德学习交流。有关部门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前往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王希季平静地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无条件接受组织的安排。”1958年11月,王希季调入上海机电设计院任总工程师,成为我国早期火箭及航天器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从此,他更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发展视为人生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