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

| 思恩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既然这样,那么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供大家参考!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篇1)

王希季,1921年生,白族,云南大理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在大连工学院任动力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55年调入交通大学,先后担任涡轮机教研室主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火箭总体、航天器系统、航天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0年9月21日,王希季在京接受了上海航天局戚南强、游本凤的采访,深切回忆了当年研制探空火箭的艰难历程,认为探空火箭在国外的技术封锁下,一无资料,二无实物,完全依靠中国航天人独立自主精神取得的早期航天科研成果,为后来航天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和支撑作用。值此王希季102岁生日之际,特刊发此采访口述文章,谨向这位中国空间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德高望重的“两弹一星”元勋校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篇2)

“长征一号”的研制则直接得益于探空火箭的技术积累。正当“长征一号”多项关键技术已突破、初样研制就快完成时,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王希季突然被调离,承担返回式遥感卫星研制任务。有媒体记者曾问他,当时有没有感到遗憾。他说:“不遗憾,我从来没考虑这个问题,很快把工作交给靠得住的负责人。”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点火升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王希季没能在发射基地亲自指挥。当收音机里传出“东方红”乐曲声时,王希季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很长很长时间,没有人提到我为‘长征一号’做了什么工作。”获颁“两弹一星”元勋奖章时,王希季对“长征一号”的贡献重新被提及,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篇3)

王希季考取西南联大后,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但是大学二年级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却令王希季没齿难忘,得到的教训更是受益终生。一次考试,题目后写有一项要求:计算时数字要准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当时既没有计算机,也没有计算器,唯一的工具只是一把小小的计算尺,细小的刻度根本不可能精确地显示出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数字。如果认真理解老师的要求自然不难明白为了得出标准答案只能用笔算。从小计算就是强项的王希季根本没留意这个要求,轻松地摆弄着计算尺,很快就顺利地解出了所有的题。尽管所有的题都答对了,但就因为没有遵照要求将小数点后边的第三位数字计算准确,本来应该得满分的考卷居然被判为零分!这件事从此让他牢牢记住:学工程的人决不能怕麻烦,必须具备认真严谨的良好素质,接受一个任务或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把目标和要求搞清楚,绝不能大而化之,工程上的事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准确,百分之零点几的误差都有可能影响质量,不是造成巨大的损失,就是留下严重的后患。

为了支援抗战,王希季毕业后暂时放下了向往的动力工程方面的工作,到地处云南省安宁县的21兵工厂的分厂任职。1946年,他通过了当时教育部组织的公费留学生选拔考试,并于1948年进入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动力及燃料专业硕士学位。1949年12月,王希季与潘良儒合作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 《分散态煤粒子燃烧研究》通过了答辩,获得硕士学位。1950年2月,王希季和其他一些留美学者在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帮助下,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登上回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令王希季惊喜的是,华罗庚教授一家也在这条船上,在旅途中华教授和年轻的学者们一起憧憬新中国的美好未来,他们的思绪飞向祖国。

同年5月,王希季和同伴一起来到大连工学院任教,他也在这里与妻子聂秀芳成婚。1955年1月,王希季调任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并于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篇4)

火箭发射、卫星升天,国人飞天之梦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当苏联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后,王希季就十分关注载人航天工程,并将之提上日程。

1971年,我国着手开展载人航天研究,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而此前,王希季就已接受有关单位的要求,对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当“714工程”下达后,王希季又参与了“曙光一号”飞船的研制。然而,“714工程”实施不久,终因诸多原因被搁置下来。

20世纪80年代,我国“863”计划开始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迎来了发展契机。时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王希季,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国情的深刻分析,建议我国应以空间站系统为目标,从载人飞船起步来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而且就载人航天关键技术之一的回收技术,我国已有17颗回收式卫星的基础,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方案就此基础初步形成。

1999年,“神舟一号”实验飞船成功地完成首次无人状态下的试飞。这是中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国人飞天梦想指日可待。王希季又根据国际最新动态,马不停蹄进行下一步研究与讨论。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篇5)

早在青年时期,王希季便怀揣“工业救国”的理想,此后即使荣誉等身仍不停歇,永葆赤子心。

作为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王希季殚精竭虑、主持研发的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经济薄弱、科技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王希季硬是带领团队创造出既能叫卫星上天、又能使卫星返回的技术。

“我们首创了返回回收技术,探空火箭在设计之初就开展回收技术的研究,因为当时没有无线技术,也没有数传技术,要拿到发射的试验数据,只能依靠箭体回收,所以在我们国家,第一次开展空间技术回收技术的就是我们。”和王希季一起共事的范本尧院士回忆说。

巨大的家国责任,往往让王希季在同事们眼中显得有些“固执”。这种坚持的背后,既是基于他对国内外技术发展的充分认识,也源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自信。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篇6)

1965年,历史又给了王希季一个充满挑战而令人羡慕的机遇——继主持“长征一号”总体工作之后,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方案论证工作也落在了他的肩上。在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设计方案中,王希季非常重视一个产品既要符合当前的实际又要重视今后系列的发展,它的第一个卫星方案作为一个卫星系列的基础,成为今后能继续发展的基本型。直到90年代,我国已发射了3个型号16颗返回式卫星,而王希季负责提出的这个卫星方案仍然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以此为基本型逐步形成的返回式卫星系列也是我国研制周期最短、成本最低、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卫星系列,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技术方案完成后,王希季负责卫星回收系统的攻关和研制工作。从茫茫太空将卫星召回地面准确地落在预定地点谈何容易。空间大国美国曾经接连12颗卫星的回收均告失败,到第13颗卫星才第一次召回来,并且还是落在了海上。这次王希季把家里平时用的剪刀、针线、碎布头一股脑翻出来做成小小的降落伞,像个孩子似的如痴如醉地“玩”起了降落伞,甚至趴到地板上仰头看那降落伞飘然落下。然后,隔几天就跑一趟大西北试验基地进行试验。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飞上蓝天,又于3天后按预定地点顺利返回地面。这颗卫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王希季的个人功勋事迹(篇7)

1948年,王希季前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留学。他学习非常勤奋,上课之余,隔日还去附近的热力发电厂工作,从锅炉工一直干到领班,全面掌握了发电厂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法。1949年12月,他以优异成绩获取了科学硕士学位。就在王希季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两张照片: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他的求学计划。

“我是在军阀间相互打仗,国家被蚕食、被分治的状态下长大的,有生以来首次看到真为老百姓服务的军队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我为此而欢呼,决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半个世纪之后,王希季回忆起当初选择回国的动机时,充满感触地说。

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他们创造了许多优厚的条件。但王希季已经归心似箭。他出国就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改变祖国的落后状况,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有了施展抱负的社会环境,留在美国已无必要。因此,他毅然踏上了驶往东方的“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

1950年3月,一个阳光明媚、海风拂面的上午,王希季和几十名中国留学生围在华罗庚教授的周围,畅想回国之后如何建设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说到兴奋之处,学子们抑制不住激扬的心情,放声歌唱:“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正是在这次海上旅行之际,华罗庚写下《致全体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向海外留学生发出回国的号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王希季回国之后,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

22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