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

| 徐球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个人事迹新鲜出炉,大家了解这位科学家的事迹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

“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精选篇1

1949年,王永志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东北实验学校是当时全东北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王永志徜徉其间,被生物课上所讲的农业科学深深吸引。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过中国农村民不聊生的景象,农民辛苦耕作却无法果腹,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理想。学校离机场不远,当看到划过机场上空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看见志愿军空军起飞迎敌、搏击长空的飒爽英姿,王永志感到十分兴奋,将自己的理想志向从“地上”转到了“空中”,打算报考航空院校。

1952年,王永志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在名师云集的清华园,王永志潜心向学,打下了扎实的飞机设计专业基础。

“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精选篇2

王永志(1932年11月-2024年6月)

航天技术专家,主要从事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研究。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昌图县。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工程师称号。2000年获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他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他入选“八一勋章”首批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1955年,王永志顺利通过留苏选拔考试,两年预备班学习后,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其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探索的新时代。

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决心培养航空人才。

此时,中苏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苏联接收火箭导弹专业中国留学生”一项。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决定,让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级的8名留学生全部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其中就有王永志。

“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精选篇3

1960年,王永志毕业在即,米申看中了这名勤奋且充满天赋的中国青年,主动提出带王永志做毕业论文。在中苏关系紧张破裂的局势下,米申依然对王永志坦诚相待,宽慰他不要担忧,坦言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并鼓励王永志不要有任何顾虑,把毕业论文做好。在米申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完成了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且获得了答辩老师的高度评价。米申十分高兴,对王永志寄予厚望,勉励他道:“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希望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

在跟随米申学习期间,年轻的王永志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迅速走向航空科技的前沿地带。

1961年,王永志回国。此时正是中国的火箭航天事业上马之时,他立即投入到我国第一代火箭的研制过程中,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展工作。这些老科学家广博精深的学识、严谨求实的作风、敢于较真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使王永志受益良多,帮助他在刚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快速成长为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的重要技术骨干。

“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精选篇4

1986 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六任院长。他大胆提出放弃串联方式,采用横向并联捆绑、增加四个助推器以提升火箭推力的创新思路,使运载能力从 2.5 吨大幅提升至 9.2 吨。这一开创性的思路成功应用于“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的研发。次年,他作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的宏伟发展蓝图。

1988 年 11 月 1 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美方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中方需在 1990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试验,且美方有权随时终止合同并罚款 100 万美元。面对这一巨大挑战,王永志毅然选择上马“长二捆”。他带领团队日夜拼搏,精心计算工期,制定出一套详尽且可靠的研制时间表。在 500 多个日夜、18 个月、24 小时不停工的艰苦奋战中,他们攻克了全箭 24 套 44 万多张设计图样、120 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 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 多项大型地面试验以及 20 项技术难题。他们将过去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全过程,从原本的五六年大幅压缩至一年半,首次试验便取得了巨大成功。“长二捆”的成功研制,无疑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共和国勋章”王永志个人事迹精选篇5

王永志深知可靠性对于航天工程的极端重要性,他将可靠性量化指标纳入火箭的研制技术指标。他亲自撰写了 24 条《设计守则》,并从全国诚邀 40 多个厂家的代表,精心筛选高性能、高质量的各类电子原器件,编制了《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规范了选用范围;随后又编制了《原材料选用手册》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要求》,明确“谁外协谁负责,谁采购谁负责”的职责划分,为航天工程的质量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的 14 年(1992-2006)间,王永志全身心投入工程设计、研制、4 次无人飞行试验和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他前瞻性地提出了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实现零失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了节省国家资源,减轻国家负担,王永志巧妙地将整个发射工程分解,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模拟,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来发现更多潜在问题。2003 年 10 月 15 日,在王永志和全体航天人的齐心协力、集智攻关下,中国人的脚步终于首次迈进太空。

24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