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

| 徐球

今年获得人民教育家称号的张晋藩事迹大家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

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精选篇1

“惊喜之余又感觉自己很难承担,党对我太优厚、太器重了。获得这次国家最高的荣誉,我真是诚惶诚恐,无以为报,只有奋斗。”

在得知消息后,张晋藩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来做,拿出样子来,才能够配得上这样的荣誉,才无愧于____和党中央的厚爱。

于张晋藩而言,这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奋斗一直在路上。70多年里,张晋藩把时间、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法律史学,贡献给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不偷懒、不自满”是他为学的座右铭。94岁高龄的张晋藩笑称,他是永不退休的教授。

这已是《方圆》记者第四次采访张晋藩,但每次采访都能感到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与魄力,也正是从一次次的深度采访中,记者得以窥见这位“人民教育家”是如何炼成的。

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精选篇2

“前几年用的是6.5倍放大镜,现在用上12倍了,看字越来越困难。”张晋藩说,他生活作息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吃过早饭后就到书房做一些案头的工作。尽管不如年轻时精力旺盛,但仍然保持每天上午3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左右的工作。

张晋藩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辑《张晋藩全集》,如今第一辑已经于今年2月出版,共900万字、分22册。“整个全集分为三辑,列入全集的主要是我本人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全集总字数预计达3000万字。”张晋藩十分自豪地告诉《方圆》记者。

“《张晋藩全集》的出版,既是对先生理论创新与学术创作的整理与记录,也是对新中国70多年来中国法律史学学术发展之路的概括与总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制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勇(张晋藩第一位博士生)表示,通过这套全集,能看到老一代学者的艰辛、执着、坚定与自信,也能看到中国法律史学发展过程的曲折、成就及其辉煌的未来。

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精选篇3

张晋藩,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7月生,山东龙口人,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范式。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新中国首批法学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

70多年里,张晋藩把时间、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法律史学,贡献给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中国法律史学的奠基人、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

他用学术研究建立起中华民族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是历史,面对的是现实;中国法律史学的生命力之一,就在于为现实的法治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他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

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精选篇4

70多年里,张晋藩把时间、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法律史学,贡献给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中国法律史学的奠基人、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

他用学术研究建立起中华民族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是历史,面对的是现实;中国法律史学的生命力之一,就在于为现实的法治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他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

在中国法律史上,张晋藩做的是“但开风气”的工作,却自谦“不为先”。“不自满、不偷懒”是他做学问的座右铭。

“我多次鼓励自己的学生要赶超老师,这样法律史学才能发展,但我也郑重告诫他们,赶超老师并非易事,因为我还在努力前进!”

张晋藩教育家事迹范文精选篇5

1983年被评为中国法制史学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制史学带头人,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所长,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特约法学评议组成员,1983年第二届法学评议组正式成员,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理事等。

张晋藩教授现仍担任中国法律史学会专业顾问、中国教育家协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成员。

1986年应邀为中央书记处讲授法律课。1996年、1998年两次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讲授法学课。1982年以来,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进行讲学活动。

24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