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
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已经发布,李振声的事迹有哪些感人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篇1
1948年,17岁的李振声如愿考入了山东的农学院,因为挨过饿,所以他知道农业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在大学里,他对小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李振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当时,遗传选种实验馆有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三个课题组,李振声被分到了栽培组。在这段时间里,他对800多种牧草都做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又过了5年,1956年,国家开始呼吁支持大西北地区的建设,李振声放弃了在北京优越的工作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前往了陕西杨凌的一个小镇。
1956年,中国农业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抵达抵达这里不久后,李振声直面了小麦条锈病。小麦黄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被戏称为"小麦癌症",在发病时,小麦叶片上会布满金黄色孢子囊。在风吹过时,这些孢子会如同花粉一般四处飘散,迅速传播开来,造成不少地方小麦产量减产30%到50%。当时全国的粮食只有2000多亿斤,一下就减产100多亿斤。都说:“要像治癌症一样治理小麦病!”
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篇2
小麦的诞生过程,让李老收到启发,想通过小麦和牧草的远缘杂交,实现抗病和高产。为了解决小麦黄锈病这一全球性难题,李振声寻求了前所未有的方法,开始深入研究和探索远缘杂交。
在阳陵的那片土地上,李振声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小麦长势羸弱,而旁边的野草却生机勃动。这个发现,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他开始思考,是否能将野草的强壮基因传移到小麦中呢?
李振声的这个想法,虽然在国内尚属首次,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他为小麦当起了“红娘”,尝试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
一旦决定,李振声就要去做。但问题重重,摆在李振声面前,有三座大山,无法杂交,不育和遗传,是否能够翻过这些困难呢?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只能靠自己去研究了,慢慢摸索,7年的时间过去的,可以说是毫无进展,到了第8个年头,天气十分的特殊,小麦成熟之前,有连续40多天的阴雨,6月14号的这一天,天气突然暴晴,阳光极强,温度陡升,冷热交替之下,实验田里面1000多份杂交后代几乎都清干了。
李先生看到八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心里那是个难受,怀着最后一丝的希望检查全部的实验田,在几乎绝望的时候,突然间发现实验田里面有一株小麦特别不一样,叶子,还是金黄色的,种子很饱满,这表明这株幸存者既抗旱又抗高温,还抗虫害,这一株就是最后的希望了。
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篇3
小麦远缘杂交成功后李振声并未就此止步,他深感育种过程过于漫长于,是另辟蹊径带领团队创建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用三年半时间就选出了优异种质,大大地缩短了远缘杂交育种时间。
2007年2月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工程研究中的重大建设,李振声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却说“国家给你这么高的荣誉你怎么来向国家回报?”
那时75岁的李振声再次出发这次的任务是向盐碱地“要粮”他带队培育出的耐盐碱小麦品种5年增粮200多亿斤。
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再次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构想——通过种草养畜实现我国环渤海地区1000万亩滨海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来解决我国盐碱荒地利用与当前严重依赖进口饲料粮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篇4
20世纪40年代初期,山东省遭遇了罕见的大饥荒,无数人吃树皮、用蒜根充饥的场景深深触动着李振声,年幼的经历让李振声体会到粮食的宝贵,更有了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决心。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2011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学习边实践的科研生活中,思维、心态、选择对我们处理自己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让擅长者防患于未然,也会让懈怠者陷入焦虑和重复。前辈事迹中的哲思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探索之程。祝愿大家在不断修正中取得新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的事迹篇5
看见不少农民在地里抱头痛哭,李振声的心被狠狠刺痛了。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小麦还是这么脆弱。野草没有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比之下,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着手研究,有三道难关挡在他面前。第一,杂交不亲和。也就是很难实现杂交。第二,杂交种不育。后代像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第三,后代疯狂分离。即抗病性状在后代中很难保持。
困难重重,但他下定决心要把事情干到底。之后,李振声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就是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度过的。
杂交种不能发芽,他就蹲在田里对一株株小苗逐一排查。有时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他就一次次鉴定筛选。
每个夏天,他身上都被晒得脱层皮。年复一年,在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其实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但正因为远源杂交面临的三大挑战,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在过程中就放弃了。而老李院长他一直坚持下来,坚持了20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的高产品种。他的坚持是他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