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
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新鲜出炉,李振声的事迹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精选篇1)
他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与袁隆平院士被业界统称为“南袁北李”。曾经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凭借小麦育种成就获得当年唯一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被誉为“当代后稷”,育成小麦和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历经几十年,至今仍在为农业科技发展献计献策,聚力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精选篇2)
1956年,为响应政府发出的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与课题组13位同志一起,离开北京到达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杨凌镇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为解决当时关中小麦生产上的疑难杂症——小麦条锈病,育成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李振声提出了使用对病菌免疫的草种,与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的设想。
1956年至1964年,李振声课题组用9年时间完成了小麦远缘杂交第一阶段的工作——种质创新任务。但李振声心里明白,品种间杂交“过关”,不等于远缘杂交“成功”。发挥出品种间杂交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是他追寻的最终目标。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964年,气候条件特殊,在麦收前连续40天阴雨,然后天气突然暴晴。在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下,试验田种植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部“青干”了,李振声感到很失望。这时,在田间偶然发现一份种质,植株高、穗子小、茎秆细,但长势良好,颜色正常无病斑。
他惊喜万分,“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长穗偃麦草的抗病抗逆特性吗?农艺性状不理想是可以改造的!”于是,第二年李振声把它与其他小麦进行了大量杂交,得到了“小偃6号”的“祖父”。1964年至1979年间,历时15年,经历了两轮杂交改良后,“小偃6号”最终被选育而成。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庄巧生院士曾评价:“小偃6号”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先例。
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精选篇3)
粮稳天下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从北京到大西北,再到环渤海,李振声响应祖国的号召,始终扎根麦田,不仅培育出了抗病、营养高效、耐盐碱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还凭借高度敏锐的眼光为国家粮食安全出谋划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推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在陕西小麦种植农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吃面,种小偃”。小偃是什么?这些珍藏在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里的小麦种子样品,是新晋通过国审的耐盐、抗旱、高产品种“小偃60” 。它是我国过去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小麦“小偃6”的衍生品种。
“小偃”系列品种的出现为我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的培育离不开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饱饭的问题。彼时我国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受北方冬小麦产区条锈病肆虐影响,一年就损失100多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条锈病有小麦癌症之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小麦一旦染病,严重时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为了攻克这一难题,1956年,农学专业的李振声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前往陕西杨凌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他在祖国的大西北一待就是30多年。
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精选篇4)
1981年,李振声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1983年到1987年间,李振声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6年,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研讨会”。
1987年,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带动作用。
1988年2月,李振声在中国科学院与山东德州联合举办的“科技生产对接会”做动员讲话。会上,中国科学院展示了251项技术成果,与德州13县市的600余名代表深入交流,有效激发了双方科技与生产合作的热情。
90年代初,李振声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观。他培育的小偃54小麦新品种广泛推广,累计超700万亩。其“少投入、多产出、环保、持续”的育种目标,已成业界共识与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精选篇5)
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他11岁那年,家乡突遇饥荒,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饥饿的滋味。
在艰难的岁月里,就连榆树皮都成了救命的食物。榆树叶和树皮被吃光后,葱干、蒜皮也成了珍贵的食物,然而仍然有许多人被饿死。
尽管家境贫寒,但李振声的父母十分重视他的教育,甘愿舍弃一切也要供他读书。1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们一家4个孩子全靠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因为家里太过于贫困,连饭都吃不起,后来,李振声依靠哥哥打工挣的钱和亲戚们的帮助,读到了高中二年级。聪慧的李振声不想因为自己读书让家里负担更重,于是他毅然放弃学业去济南打工。
一次巧合的机会,李振声看到了山东农业学院的一则招生启事,招生启事上写着提供吃住,既能吃到饭,还能学到不少知识,还有这等好事,这让李振声眼前一亮,于是决定报考这所学院
1948年,17岁的李振声如愿考入了山东的农学院,因为挨过饿,所以他知道农业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在大学里,他对小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