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于敏的科研故事大家知道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通用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精选篇1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氢弹。从理论到技术,氢弹都要比原子弹复杂得多。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同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获表彰科学家作了发言。
他在发言中总结道,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精选篇2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精选篇3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精选篇4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精选篇5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10月下旬,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于敏向在上海出差的全体同志作了系列的“氢弹原理设想”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很大兴趣,普遍认为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研究者们抓紧时间试算了两个模型,得到很好的结果。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精选篇6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四处来回奔波,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于敏先生顾不上身体,在没有参考借鉴技术的情境下,他废寝忘食地计算研究。最后,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于敏先生舍弃功利、多年隐姓埋名,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全部的才华都奉献给了国家。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了铮铮铁骨精神、忠诚如一的政治品格和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我们看见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的民族担当品质。于敏前辈是一个如此出类拔萃的人,他拼命学习,冲破重重困难,对党和人民共同的愿景孜孜以求,成就了奇迹。先生踏踏实实地做着一个“无名英雄”,把自己的微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其作为让我们自豪,让世界震惊,他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增光添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事迹精选篇7
1961年1月12日,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冒雪来到了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这个人前来,是受到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的邀请,进行一次秘密谈话。他就是于敏,当时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员。
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交给了他一个任务。
钱三强希望于敏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中国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于敏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从此,他的名字和他所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机密。
当时34岁的于敏,已经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近十个春秋,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没有在西方留过学,没有喝过一滴“洋墨水”,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理论物理学家。
不久前,有人在国外权威期刊上看到,一个重要元素的新数据非常理想,如果试验数据是对的,将对热核反应大有好处。这件事涉及氢弹设计的难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但如果要鉴别数据真伪,不仅要花费大笔经费,还需要两三年时间重复试验,做还是不做呢?
于敏立即搜索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连夜进行理论计算。在第二天的专题报告会上,于敏从核反应基本理论出发,将连夜推导出的详尽数据讲给大家,证明国外刊登的数据存在漏洞,因此没有必要耗费人力物力去证明这个试验。于敏的严谨和细心,让处在起步阶段的氢弹研究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