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
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大家了解吗?孙家栋的研究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篇1)
孙家栋,自青年时代便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见证了我国航天从起步到腾飞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也是我国探月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坚守在航天科研的第一线,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相连。求学时,他被选派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1958年,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1967年又被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从此与中国卫星结下不解之缘。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篇2)
在工程办公室组织下,孙家栋带谢军等专家去几家科研单位调研。当时,参与原子钟研发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航天科工集团203所等。孙家栋的态度非常明确:“原子钟不过关,卫星绝对不能上天。”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星载铷钟首席专家贺玉玲,回顾近10年艰难曲折的研发之路,感慨地说:“家人和孩子经常会抱怨我,你们是做‘钟’的,怎么这样不守时?有时候为了获得一个更稳定的数据,需要反复测试,连白天黑夜都忘了,更顾不上节假日。”
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梅刚华的办公室,至今还珍藏着几抽屉的试验品,这些试验品见证了课题组20年来的艰难求索。梅刚华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出的原子钟的精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两个数量级。原子钟的核心部件微波腔只有一个胶卷大小,要在里面特定位置打几个槽,测量宽度和深度,当时没有计算机模拟仿真,只能靠人工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打磨。”仅这一项技术,他们就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最终,具有全新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开槽管式微波腔研制成功。
终于,三家科研单位分别研制成功各具特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北斗”工程要求的星载原子钟正样产品——中国有了“中华牌”原子钟。
那天,孙家栋早早来到总装厂,亲自见证了四台完全符合技术要求的国产原子钟装载在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上。他郑重地对谢军说:“小谢啊,请你一定要转达我对所有参加原子钟研制人员的敬意,大家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篇3)
2007年大年初三,谢军和北斗二号工程副总师李祖洪,带着试验队将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运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检测设备安装就位,开始200个小时的不间断加电测试,模拟卫星和有效载荷在太空连续工作的状态。从型号总师到技术人员,大家一起排班,分分秒秒,紧盯着数据,丝毫不敢大意。
两个多月,马不停蹄,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那天快中午时,李祖洪接到谢军从厂房打来的电话:“李总,卫星发动机出问题了!”
“什么?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卫星发动机出问题了……”
李祖洪一听,头皮好像都要炸了,这都什么时候了,卫星发动机竟然会出问题?
从北京来的孙家栋马上就要飞抵西昌,李祖洪本来要去接机的,这时也顾不上了,赶紧往厂房赶。
进了厂房,赶到了工装架子旁,谢军告诉李祖洪,试验队员在发动机底部裙边发现了一个疑点。李祖洪趴下身子,探头看了看,证实了发动机的疑点情况。
李祖洪皱着眉头,问:“离开北京总装厂时,不是好好的吗?”
谢军说,卫星运到西昌厂房后,一直盖着红绸布,今天掀开绸布才发现。
大家正着急时,孙家栋来了。下了飞机,他连宾馆都没去,直接赶到了现场。
孙家栋问了问情况,没说什么。他先蹲下身子,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因为发动机底部离地面只有五六十厘米,看不清楚。他索性躺在地面,脸朝上,身子往发动机底部慢慢蹭,终于看清楚了疑点情况。
他从发动机底部钻出来,大口大口地喘了几口气,说:“应该是擦了一下,问题不是很大,但必须立即请厂家的专家来鉴定。”
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秘书想搬一张椅子让他坐下休息一会,被他的眼神制止了。旁人不知道他犯有陈旧性腰肌劳损,剧烈的疼痛常常让他步履艰难。
事后,李祖洪感动地说:“当时,看到78岁高龄的孙老躺在地上,钻进发动机的底部,我真是被震撼了!”
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篇4)
1951年9月,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
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业,在校门最显眼处竖一个光荣榜,凡成绩为“好”和“优”者,不仅榜上有名,还张贴照片。
一年后,在学院大门最显眼的 “状元榜”上出现了孙家栋的照片。原来,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每年把年终考试获得全优5分的学生照片放入“状元榜”,如果年年都能连续保持,他的照片便会一年比一年大,一年往上挪一次。
这个顶尖“状元”获得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头像奖章。这枚奖章对苏联学生来讲可以说是梦寐以求,获奖者可以比普通学生高一级军衔,优选满意的工作,还可以带双份工资休假3个月。
孙家栋毕业前便获得了那枚人人羡慕的纯金奖章,这在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
1958年4月,孙家栋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成归国。当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
孙家栋二话不说,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孙家栋“两弹一星”人物事迹(篇5)
1985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器业务。当时56岁的孙家栋已经被任命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走上了管理岗位。他要从一名首屈一指的卫星专家,不畏艰难地担当起“生意人”的新角色。孙家栋带领代表团,一次又一次与各国政府沟通谈判。他讲起话来有理有据有节。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麦考里斯特在跟孙家栋打过交道后极其惊讶:“一位研制卫星的科学家怎么会具备政策、外交那么多方面的谈判技巧?”美国官员怎么会明白一名共产党员的心理呢?在孙家栋眼里,自己就要出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会一行,这只是他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探月一期工程”立项,并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决然地接下了工程总设计师这份重任。很多人对此不解:早已经功成名就了,为何还要冒这个险?而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一次去,孙家栋带领新一代的航天人向世界宣告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时代。
孙家栋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的勤奋、坚韧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成为了广大青年学子的榜样。他教导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不断追求卓越。孙家栋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孙家栋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我们要勇于担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孙家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航天的历史中。让我们铭记孙家栋的功绩,传承他的精神,共同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国航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