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事迹
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的事迹大家了解吗?王希季事迹有哪些值得关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1
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11月份,上海市委决定调王希季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即1001卫星和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院)工作,担任技术负责人,仍兼任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副主任。
1960年2月19日,主持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使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63年,上海机电设计院划归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航天部),王希季作为院总工程师承担了负责研制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的工作。
1965年以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七机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1976年之后,担任了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总设计师,负责了6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一部分初样阶段工作。
1982年,荣立航天工业部一等功。1985年,返回式0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完成人。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2
王希季,白族,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航天专家,一生致力于中国航天空间技术的研究、发展,尤其在卫星返回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贡献。曾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负责完成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设计,并首发成功。他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并于1999 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他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设计者,他是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在中国的18种型号火箭中,有12种是他担任负责人设计研制出来的!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一户商贾之家。父亲王毓崑饱受商场沉浮,因此不愿孩子再身陷商海,唯一的心愿是希望他们能学一门手艺,过上平静的生活。但王希季不甘平庸, 勤奋刻苦,在昆明读书时就已小有名气。1934年,时年13岁的王希季,因在全市小学毕业会考中成绩第一而被誉为“春城小状元”;初中毕业后,他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当时的云南名校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土木科;1938年,还在读高二的王希季,应同学之邀,参加了刚迁至昆明不久的西南联大的招生考试,考取了该校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3
1999年,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获奖简介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此外,王希季还主持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设计,参与过多艘神舟飞船研制过程的技术把关……这位造火箭的“两弹一星”元勋,穷其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国人的太空梦想殚精竭虑。
1986年10月,时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的任新民在一次讲座会上谈到他访问欧洲的观感时说:“欧洲的航天界人士认为中国空间技术有两件事了不起,一件是独立自主研制出液氢、液氧做推进剂的发动机,另一件就是独立自主研制出返回式卫星。”
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比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要困难和复杂得多。东方红一号是一颗不需返回地面的小卫星,技术比较简单,而返回式遥感卫星则要用航天相机进行对地摄影,并需要使储存对地观测成果的载体返回地面。一旦相机出现故障,卫星就无法观测地物;一旦密封不当,胶片就会曝光变得一片漆黑;一旦卫星调姿有误或返回舱制动变轨失灵,返回舱就不能转入返回轨道;即便调姿正确,制动可靠,若返回舱再入防热失效,降落伞没有打开或被撕破,返回舱也会被烧毁或摔毁。这样一项大难度的航天工程,于1966年落在了七机部八院身上。面对众多新课题,王希季带领研制人员提出了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总体方案。
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4
王希季是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领导开发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此项高端技术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如今,103岁高龄的王希季仍关心着“中国制造2025”,研究着“互联网+航天”的新项目。王希季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他的誓言——“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
火箭发射、卫星升天,国人飞天之梦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当苏联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后,王希季就十分关注载人航天工程,并将之提上日程。
1971年,我国着手开展载人航天研究,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而此前,王希季就已接受有关单位的要求,对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当“714工程”下达后,王希季又参与了“曙光一号”飞船的研制。然而,“714工程”实施不久,终因诸多原因被搁置下来。
王希季中国探空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5
回国之初,王希季在大连工学院任教。教学之余,他仍在心中勾画着大电厂的蓝图。1958年11月,在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然而,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毕业,就拿着组织上的调令报到了。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的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 就奇迹般地诞生了。1960 年2 月19 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由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 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0世纪60年代,王希季受命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他根据我国工业和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对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和设计。1970 年4 月24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轨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奇迹蜕变,王希季也已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航天事业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