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

| 徐球

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样的吗?陈芳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

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篇1】

1968年,我国研制出了四代计算机和多普勒的测速设备,利用这个设备对美国的“探险者”22号、27号和29号3颗卫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测试以后,发现最管用的是多普勒测速设备。这套系统特点之一是设备很简单又非常可靠,而且测量的角度范围非常大,达到60度。当卫星从地平面上刚一冒出来,它马上就能观测到。所以,逐步确定将多普勒设备作为我国第一颗卫星的主要测轨设备。

陈芳允常说,“我国底子薄,经济条件有限,在科研上,一定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当时,在建立地面测控系统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国外发射卫星均在全球布站,花费大量资金租用别国的土地,但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花不起这个钱。就连在国内建站和研制设备,也得把费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且要达到 “投资少、见效快、一次成功”的目标。为实地勘测卫星跟踪测量点,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走南闯北,跋山涉水,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西部大漠,从东海之滨到北国边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这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周围的科技人员,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大家以苦为乐,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干出了令人嘱目的成就。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实践证明,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实现了“抓得往、测得准、报得及时”的目标,而且在轨道测量精度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篇2】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出生于浙江黄岩。无线电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1931年在黄岩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当时正值全国上下都在反对日本强占东三省,抵制日货,请愿抗日等运动不断,他参加了到南京的请愿和抵制日货等活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在清华大学,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8年毕业,留校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他从此边干边学,逐步成为一个无线电电子学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任教的同时,他还在任之恭教授指导下,从事通信和晶体滤波器方面的研究。1941年,他转到航空委员会成都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从事飞机定向仪和导航设备的研制。

1944年末,他被派到英国留学进修期间,在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先从事有关电视接收机图像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后来参加了海用雷达的研制和在“玛丽皇后号”船上的实际测试工作。

1948年6月,陈芳允回国,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协助所长冯德培研制神经生理方面的电子仪器。他主要参加电生物学和核物理学方面的电子测试技术工作,成功地研制了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电子仪器,包括刺激器、放大器和显示器等。这套仪器曾推广到上海医学院,以后还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演示,作为他们研究的参考。

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篇3】

陈芳允(1916—2000),浙江省台州市人。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后转入物理系,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并留校任教。1944年赴英国留学。1948年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物理所、国防科委等工作,曾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等。

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曾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作为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参与领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工作。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重大贡献。他提出和设计了发射我国通信卫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新方案,在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

陈芳允曾写过两首小诗:“四十京兆一技人,爱研求实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这正是他的人生写照。

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篇4】

陈芳允(1916.4.3—2000.4.29),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到英国考瑟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1948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1957年计算出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参数。

1960年提出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1963年与同事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方案;1983年首次提出“双星定位通信系统”设想,为我国研制发展双星导航定位(北斗)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与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共同提出中国高技术发展“863”计划的建议;1990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芳允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他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这首小诗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特别是“竭诚为国兴”更是点睛之笔:国家需要,使命“定”达。

陈芳允“北斗之父”个人事迹【篇5】

陈芳允 (1916-2000),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人曾经概括说,要想记住陈芳允先生记住两件事情就行了:他的头发从来是自己理的,他的衣服从来是自己补的。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为中国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1916 年,陈芳允出生在浙江台州黄岩的一个小地主兼工商业者家庭。黄岩,这个江南水乡之地,为陈芳允的成长提供了独特的环境。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同肥沃的土壤,孕育着陈芳允心中科学的种子。

陈芳允的父亲陈立新,毕业于保定军校,对儿子的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曾几次对陈芳允说:“将来不要想做大官,而要做大事。”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陈芳允的人生道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陈芳允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品质。

5 岁时,陈芳允进入私塾开蒙,在古老的文字和经典的诵读声中,他开始了对知识的探索。次年,生母许氏去世,这对年幼的陈芳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也让他更加坚强和独立。

26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