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是怎么宣传的呢?朱光亚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篇1】
朱光亚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炸”出来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他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
不到三年,他和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氢弹时代。历史记载着,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
干惊天动地事的朱光亚,在很长时间里是隐姓埋名人,外国人最早注意到他,是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中国新闻媒体上,钱学森、朱光亚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美国《纽约时报》因此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钱学森之后的那个人》。大多数人开始知道他了解他,是他与其他22位“两弹一星”元勋一起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他被评为“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朱光亚的颁奖辞。“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前半句,淡定,谦逊,轻描淡写;后半句,雄壮,豪迈,奇峰突起。
朱光亚的长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明远代父亲领取奖杯时,说:
“父亲无时无刻不在以纯洁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提升着我们的人生境界,这也是父亲一生不断默默地为我们送出的礼物。”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篇2】
核武器,利用能自持进行的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
翻开《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首页上这48个字的定义,就是朱光亚撰写的。
朱光亚,是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
1945年8月6日。
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一颗名为“小男孩”的铀弹,三天后,又一颗名为“胖子”的钚弹被投到了长崎市中心。这两颗原子弹瞬间让广岛和长崎化为废墟,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
那一年的秋天,美国军方曾透露出美国可以接受中国人学习制造原子弹的意思。
当时,学物理的朱光亚从众多青年学者中脱颖而出,作为助手跟着团队一起赴美学习。
那一年,朱光亚21岁。
等他们到了美国,等待他们的却是:“美国有关原子弹的各个科研机构均不准许外国人进入。”
看到美国人趾高气扬的态度后,朱光亚就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中国造出原子弹。后来,他攻读与原子弹相近的核物理专业。也许是被祖国积贫积弱的现状所刺激,朱光亚在得到良好后开始展露头角。他仅用不到3年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还在世界著名物理期刊《物理评论》上连续发表论文,在物理学领域崭露头角。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篇3】
朱光亚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从事核物理学研究期间,积极参加留美学生进步团体,经常组织爱国进步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他带头把抗战时“打倒列强”的歌,填上“赶快回国”的词,推动留学生回归报国。1950年2月,朱光亚毅然拒绝了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救济”,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取道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回国的轮船上,朱光亚牵头与51名血气方刚的爱国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一封饱含激情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我们都是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中国是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在这封短短1600多字的公开信中,朱光亚用了11个感叹号,每个感叹号都诉说着朱光亚内心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每一个感叹号都昭示着朱光亚唤醒中国留学生报效祖国的斗志和急切的期盼,朱光亚那藏在文字中的,对祖国崛起的热情深深感染了许多留学生。后来,密执安大学的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取得了学位后,都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新中国。这封信还传到英国、法国,在那里的许多中国留学生也都陆续回国,后来为核武器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程开甲就是其中之一。1950—1955年间,由海外回国的学子有上千人。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篇4】
在原子弹研制初期,为了安排中子截面等基本核数据的调研、计算等工作,朱光亚让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胡仁宇承担组建中子物理实验室的重任,并嘱咐胡仁宇、赖祖武、唐孝威、王方定等青年人,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多讨论。要发扬学术民主,集思广义,弥补个人学识的不足,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每当青年们讨论重大问题时,朱光亚都尽量亲临指导,经过四五年努力,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完成了突破原子弹必须完成的临界实验、制备点火中子源、脉沖中子和γ测量等任务,为核武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胡仁宇、唐孝威、王方定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王方定院士回忆起那段往事时,感慨地说:“朱光亚副所长身着实验服站在我身边长时间地看着我做实验,不仅鼓舞我一个人,也使在场的全体工作人员深为感动。”“三种思路齐头并进,出现苗头集中突破、对后两种思路穷追不舍并作为后续突破工作的技术储备的决策,把高层管理者的重要作用表现出来了。特别是后两种思路的成果在多年之后的新的研制中又派上大用场,真是站得高,看得远”。
朱光亚一生献身科学、尊重规律,始终以严细慎实、坚韧执著的精神不懈探索、攻坚克难,求索进取是他一生科学实践的生动写照。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奋战在科研一线,朱光亚始终不改科学工作者的本色。在原子弹攻关时期,他一边负责科研组织工作,一边亲自参与中子点火具体研究,既抓技术指导和业务协调,又抓队伍建设和管理,既要亲笔撰写规划报告和科研工作制度,又要深入现场组织试验和参与研制。从大处到小处,他始终把严谨细致、科学求实作为基本要求。
同时,始终把科学民主、大力协同作为攻关法宝,坚持博采众长、群策群力。靠着严细慎实、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依靠科学民主决策和全国大协作,高效完成每一次大型试验,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快速实现了核武器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在他和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严谨治学、处事务实、大力协同的科学精神和科研作风已成为科研人员代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的事迹故事【篇5】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出生于湖北宜昌,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核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共九大至十四大代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____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 后进密歇根大学核物理专业深造,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及核试验;组织领导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50年,朱光亚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5月获得洲际导弹试验成功。1982年10月12日,获得潜地导弹发射成功。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9月,在罗布泊试验场成功实现中子弹爆炸。1991年5月到1996年5月,朱光亚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6月至1998年5月,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同年9月9日,把4万余元稿费捐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同年9月18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2011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