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

| 徐球

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新鲜出炉,同学们对朱光亚的故事熟悉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

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

1994年,朱光亚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一职,身为第一任院长的他领导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是中国工程院初创期当之无愧的功臣。而这也是朱光亚第一次从幕后走到台前。在此之前,也有许多文章试图写下朱光亚的个人事迹,却总是被他本人退回,就算是在“两弹一星”元勋中,他的名字也是最后被解密的一个。1999年9月18日,朱光亚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直到这时,这个为国家科研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名字才真正被国人熟知。

2001年,正值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校方特地联系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希望为他们出一本传记作为重点图书送给校友,23位科学家都欣然同意。他们有的是自撰,也有由他人代笔,而朱光亚却只写了不到6000字。在这短短的几千字中,朱光亚客观且详尽地叙述了原子弹研制的发展史,说是自传,全文却没有一个地方提到他自己。多年来,朱光亚一直秉承着低调做人、严于律己的处事原则,面对媒体的采访和夸耀,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推脱说以后再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自信!自立!自尊!

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2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在我国铸造核盾牌的伟大工程中,核试验的每一次成功,都倾注着朱光亚的心血与汗水;核武器发展前行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朱光亚的智慧和决心。回顾自己的一生,朱光亚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凭借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在当时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度简陋的设备条件下,我国仅用 40 多次核试验就达到了外国几百次乃至上千次试验才达到的技术水平。

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3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提出中国也要做原子弹。于是,国民政府决定派出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国考察,并要求每位科学家推荐两名助手同去。当时吴大猷推举的两名助手,一名是李政道,另一名就是朱光亚。

1945年7月,二十一岁的朱光亚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留校聘任为物理学系见习助教。1946年2月见习期结束,朱光亚被物理系吴大猷教授选中,作为吴教授的助手去美国学习原子弹研制技术。

1946年9月,朱光亚等人刚到美国不久就被告知,美国不会向其他任何国家开放原子弹研制技术,加之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很快发生巨变,考察组只好解散,各奔东西,朱光亚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即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继续从事核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

1947年,朱光亚在年轻的核物理学家M.L.Wiedenbeck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发表了《符合测量方法(I)β能谱》、《符合测量方法(II)内变换》等论文。

1949年秋,朱光亚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

在校期间朱光亚被推荐为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科协)中西部地区科协分会会长,中国学生____联合会(英文简称CSCA)中西部地区分会主席,组织了很多学生活动。

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4

朱光亚(1924—2011),中国核物理学家。湖北汉阳(今武汉)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参与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研制任务,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建设。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连环画《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朱光亚》讲述了朱光亚的光辉事迹,赞颂了他为我国核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1970年6月至1982年7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副主任,在继续负责组织核武器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同时,参与组织领导国防科技领域的重要工作。其间,组织和指导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筹建、核燃料加工技术和核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1986年,国务院组织全国2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专题研究,制订出中国第一个“军民结合”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朱光亚作为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的成员和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著名科学家,亲自参与组织和指导了专家论证工作以及《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的起草。

1991年10月,朱光亚率中国科学家小组赴美,与美国科学院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委员会(CISAC)进行双边学术交流。交流会上,他亲自向美国同行介绍中国军备控制研究的成果,宣传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取得良好效果。

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5

1964年初,从全国各个地区的科研机构、工厂运送来33000多吨器材和设备,数千名研究人员陆陆续续抵达了罗布泊的核试验场区。一时间,试验大军云集,帐篷连营千里。

随着核试验准备的稳步推进,一支不寻常的队伍进驻了罗布泊。他们所携带的设备不是什么高精尖仪器,而是防毒面具和衣物。为了能够在保护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从爆炸试验中取得精准的测量数据,这些防化战士必须在核爆后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进入10千米之外的爆心。

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干燥难耐。如果再戴上密不透风的胶制防毒面具,更是令人窒息。对于大多数防化战士来说,穿戴防护服半小时就面临晕倒的危险。而一次取样从出发到完成需要4小时以上。为了圆满完成任务,所有防化战士每天坚持穿戴防护装备在烈日下连续行走4个小时以上,做适应性训练。

1964年9月16日,中共首次核试验委员会书记张爱萍和副书记刘西尧奉命回到北京,向中央专委会和周恩来总理汇报试验准备情况和正式试验安排,选择爆炸试验的时机就此提上日程。

对于是早点试爆还是晚点择机再试爆,中央专委会出现了不同的意见。_______在听取了周恩来总理关于首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和中央专委会确定的试验方案汇报后,决定采取“早试”方案。

有了_______的拍板,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可以根据准备进度,确定试爆时间,日常通信的加密等级也越来越高。为了保险起见,周恩来总理提议,编制一套暗语,用于核武器试验场与北京之间的联络。从此,这枚外形较胖、类似球形的中国首次核试验原子弹有了个新名字——“老邱”,铁塔上安放原子弹的平台叫“梳妆台”,给原子弹插接雷管叫“梳辫子”,装配原子弹叫“穿衣”,起爆时间叫“零时”。

1964年9月29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技术负责人朱光亚通过专线用密语向北京报告:老邱已上轿。这就意味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非核部件已经乘坐专列秘密前往罗布泊。

26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