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朱光亚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篇1】
朱光亚院士是我院创业时期的主要开拓者和技术领导人之一,以后长期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及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对我国核武器科学技术的突破发展一直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们习惯尊称他朱主任,他不仅是我们这几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所共同敬重的师长和重要技术决策的指导人,而且在全院干部职工心目中始终是一位功显谦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和科技专家。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战争威胁,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保卫祖国安全,_______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研制我国核武器的战略决策。1958年我国核武器研究机构成立,没过多久,原先答应帮助我们的苏联就撕毁协定停止一切援助,拒绝向我们提供原子弹的有关技术资料。在创业十分艰难的初期,二机部副部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下决心忍痛割爱,向二机部党组推荐,将他在原子能研究所从事中子物理研究的副手朱光亚,于1959年7月调入核武器研究所任副所长,协助九局李觉局长、吴际霖副局长等抓科研组织领导工作。从此,朱光亚与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以非凡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到这个崇高的事业之中。
按照分工,朱光亚副所长主管科研、实习、生产计划和学术活动,他组织有关人员抓紧对苏联专家的讲课笔记进行整理,形成一份参考资料,以此为线索,组织科技人员一边学习,了解基本原理开展自己的理论研究,一边开展科研实验的准备工作,亲自审定大量的技术任务书。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篇2】
朱光亚(1924~2011年),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物理学并组织筹建物理学研究所。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朱光亚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多年来,他始终处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科技决策的高层。在核武器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键时刻,都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决心,无论是发展方向的抉择和决策,还是核武器研制和核试验关键技术问题的决策,他都起到了主导作用,为中国特色核武器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朱光亚与其他22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我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
朱光亚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颁奖盛典上,组委会给朱光亚的颁奖词: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的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的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篇3】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并于当年回国;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6月入伍。
朱光亚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曾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和研制,后又相继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并参与了“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光亚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还曾获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朱光亚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少年时代,他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青年时期,他胸怀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赴美留学,立下了学成必归,与祖国共荣辱、同命运的坚定决心。
朱光亚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从事核物理学研究期间,积极参加留美学生进步团体,经常组织爱国进步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他带头把抗战时“打倒列强”的歌,填上“赶快回国”的词,推动留学生回归报国。1950年2月,朱光亚毅然拒绝了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救济”,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取道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回国的轮船上,朱光亚牵头与51名血气方刚的爱国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一封饱含激情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我们都是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中国是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在这封短短1600多字的公开信中,朱光亚用了11个感叹号,每个感叹号都诉说着朱光亚内心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每一个感叹号都昭示着朱光亚唤醒中国留学生报效祖国的斗志和急切的期盼,朱光亚那藏在文字中的,对祖国崛起的热情深深感染了许多留学生。
后来,密执安大学的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取得了学位后,都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新中国。这封信还传到英国、法国,在那里的许多中国留学生也都陆续回国,后来为核武器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程开甲就是其中之一。1950—1955年间,由海外回国的学子有上千人。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篇4】
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过程中,朱光亚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热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氢弹原理的设计、选定技术研究的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方案与试验工作。他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4年,朱光亚出生在湖北宜昌的一个穷苦的家庭。父亲深明大义,懂得文化是改变人生和家庭命运的根本。朱光亚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进了汉口一家较好的小学念书。 起始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朱光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人生应该要有崇高的追求、有前进的目标。他从小学习非常用功,年年成绩都很好。 1939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光亚为了躲避日寇侵略的炮火,与哥哥一起一路逃难到了四川,先后在崇敬中学、江北清华中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就读,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更加刻苦学习。
在南开中学的日子里,朱光亚开始对数学、化学、物理等几门学科产生了特别的爱好。1941年,朱光亚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央大学物理系。1942年夏天,在中央大学就读的朱光亚又报考了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被西南联合大学顺利录取。朱光亚在这所名牌大学幸运地遇到了周培源、吴有训、叶企孙等许多著名物理学大师。 毕业后,朱光亚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工作被留校任教。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事迹【篇5】
朱光亚于1924年出生在湖北宜昌。由于他的父亲在一家法国企业工作,朱光亚兄弟姊妹在少年时就得以接受西方教育。
1941年中学毕业后,他考入西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大学一年级普通物理学的是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赵广增教授,他深入浅出的讲课和介绍学科前沿的课外辅导,使朱光亚受到物理学科新发展的熏陶。
大二时,朱光亚转学西南联大,并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饶毓泰、吴有训、朱物华、吴大猷等教授。众多名师的栽培,使朱光亚的学业有了较坚实的基础。
1946年9月,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推荐朱光亚和李政道赴美国留学,攻读核物理学专业。留学期间,朱光亚密切关注国内形势变化,积极组织学生进步活动,决心掌握尖端技术为国效力。
终于,他等到了机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时间,留美中国学生奔走相告。同年11月至12月,朱光亚等人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所在地安娜堡,以留美科协名义多次组织中国留学生座谈会,以“新中国与科学工作者”“赶快组织起来回国去”等为主题,讨论科学工作者在建设新中国方面的作用,动员大家归国效力。
1949年年底,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 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
“我们中国要出头的 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回去吧,赶快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