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是怎样的?程开甲做了哪些科学贡献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篇1)
程开甲,祖籍徽州,1918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祖父程敬斋,父亲程侍彤,母亲董云峰。祖辈早年从徽州到江苏吴江的盛泽经商,祖父去世后家境败落。
1931年,毕业于家乡盛泽观音弄小学,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受教于教育家顾惠人校长。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同时被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由于浙江大学给予程开甲的是对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于是程开甲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
1941年,程开甲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并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受束星北相对论的启发完成并发表了“用等价原理计算水星近日点移动”。程开甲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用正则运动方程导出物理学权威狄拉克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完成“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这一成果由狄拉克推荐发表于剑桥大学的《剑桥哲学杂志》。
1944年,程开甲完成了题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论文,英国学者李约瑟亲自对其修改送狄拉克,狄拉克“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的回信使文章终未发表,这也成为一件憾事,因为以后外国人一个重要实验获得了1979年度诺贝尔奖,其测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程开甲还和王淦昌合作研究,撰写了五维场的论文。1945年,在李约瑟先生的推荐下,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篇2)
1984年,程开甲已66岁高龄,身体不适合在一线工作,才调回北京任国防科工委常委,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顾问。到这时,程开甲才结束了他24年隐姓埋名的生活。在这24年里,程开甲放弃了功名与利禄,在学术界销声匿迹,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他潜心科研、献身祖国,一共策划指挥了30多次核试验,被科研人员称为中国的“核司令”。
程开甲的一生是一部生动的____教材,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应该向程开甲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程开甲于1918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并于1941年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从事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1946年,他远渡重洋到英国读研深造,师从物理学大师玻恩。不到两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在国外的日子里,程开甲尝尽了被西方先进国家歧视打压的滋味,深感国家强盛的重要性。1949年,他在苏格兰出差时看到一部电影新闻片,片中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敢于向英国军舰开炮,击伤了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让程开甲第一次有了“出了口气”的感觉。“紫石英号”事件让程开甲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给国内的家人和同学写信,询问国内情况,在信中得到的回复是“国家有希望了”,程开甲毅然决定回国。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篇3)
1946年,程开甲被英国文化委员会科学史大师李约瑟博士推荐留学英国,幸运地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丁堡大学教授玻恩的学生。
1949年的一天,在苏格兰出差的程开甲,看到电视播出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在长江游弋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遭解放军数十枚炮弹击伤、举起了投降的白旗。那一刻,程开甲腰杆挺得笔直。“我当时真是高兴啊!我就知道,我们有一天能够这样子的!”90多岁时,程开甲还时常提及此事,他说:“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新中国一成立,程开甲就决定回国。不少外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中国穷,中国落后”等等。他当即回答:“不看今天,我们看今后!”
有人说,程开甲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公开发表学术成果最少的一位,有一个数字可佐证——他献身核武器事业的20多年间,公开发表论文数为零。
可在这20多年里,程开甲在技术上研究、决策、主持了包括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方式和首次地下竖井方式等6个首次在内的30多次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科学地规划筹建了多学科、高水平的核试验技术研究所,这个研究所获得2000多项科技成果奖,许多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篇4)
程开甲晚年回忆在九所的日子,是“没日没夜地思考和计算,满脑子装的除了公式就是数据”。有一次排队买饭,他把饭票递给打饭师傅,说道:“我给你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师父被弄得莫名其妙,排在后面的邓稼先笑着提醒他:“这是饭堂。”
无尽的思考和分析计算,难题解决了,程开甲却病倒了。他不得不停下工作、回南京休养。当时正值经济最困难时期,为了给程开甲补身体,夫人高耀珊去买高价鸡,把鸡肉炒丝、鸡骨煲汤、鸡皮剁碎包馄饨,舍不得给孩子们吃一口,全给丈夫吃。“爸爸比我们都重要。”她对孩子们说。
程开甲在南京休养的日子里,夫人天天陪着他,从鼓楼的家走到中山陵再走回来,学打太极拳,调理饮食。程开甲很快恢复了健康,又返回紧张的工作中。
1962年夏,核试验被提上日程,程开甲奉命组建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着手核试验的准备工作。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是空爆还是塔爆?如何确保绝对安全?......一个个问题摆在面前,程开甲通宵达旦地干。
“他根本没有休息和节假日的概念,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疲惫的人。”女婿任万德回忆道,“都说家里所有的事他都不管,其实是基本没有精力来管。”
夫人高耀珊在参加集体工作的同时,全力保障好程开甲,决不让他分心。家里和老家婆婆的日常生活,照顾子女的重担,全落到了她的肩上。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之父事迹(篇5)
1944年,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访问西迁的浙江大学,注意到了学业成绩优异的程开甲,在他的直接推荐下,1946年,程开甲获得奖学金,远渡重洋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玻恩的研究生。
然而,在英国求学期间,程开甲尝尽了被人瞧不起的滋味。有一次在电车上,他听到旁边的人用英语说:“我最讨厌黄面孔的人!”这句话像针扎一样深深刺痛了程开甲的心。
1949年4月的一天晚上,在苏格兰出差的程开甲,从一个电影新闻片上看到,长江上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不顾人民解放军的警告,公然挑衅,被解放军炮火击中,升起白旗。
“炮击英国战舰”像一把火,点燃了程开甲深藏心中的爱国热情。当时的程开甲,已经是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但他下定了决心,回家去!回祖国去!
玻恩教授再三挽留,他告诉程开甲:他拿诺贝尔奖指日可待,以目前中国的状态不仅给他提供不了良好的科研环境,甚至连最基本的薪资待遇都成问题。
对于老师的一番好意,程开甲还是婉言谢绝了,他清楚祖国目前的状态确实不好,但也正因为是这样,祖国才更加迫切地需要更多的人才去建设祖国。
1950年8月,程开甲带着妻子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他回国所带的行李中,几乎全都是当时新中国建设急需的物理学资料和书籍,他心里认定,这些,都是祖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