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
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大家知道是怎样的吗?吴自良的科研成就都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1】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20世纪60年代,当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急需攻克“甲种分离膜”技术时,吴自良临危受命,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全新的会战之中。
这种叫做“甲种分离膜”的核心元件正是原子弹 “心脏”。它的作用在于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可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
简陋的实验室里,他带领团队日夜拼搏。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艰苦的条件,他毫不退缩。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不断尝试、创新。用鸟笼作“毒气报警器”等看似奇特的举动,却展现出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智慧。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攻关,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分离膜元件,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安装了“心脏”。
他的成就,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挺起了脊梁,他也因此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项目,最后被授予1984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专项)的覆盖项目奖。
吴自良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了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吴自良是上海市唯一的受勋人员。 在荣誉面前,吴自良表示功劳属于大家。他把奖状复印后分发给每一位参研人员,最后把重达一斤的金质奖章交给研究所。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楷模。他对后辈关爱有加,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和经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在生活中,他也充满了趣味和温情。晚年时,他因对蝈蝈的悉心研究而被称为“蝈蝈专家”,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善于观察的品质。
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2】
1917年,吴自良出生在浦江县前吴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受书香门第良好家风的影响,吴自良自幼爱好读书。他9岁进入浦江县立浦阳小学学习,一日上课在诵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时,他瞬间被这股强劲的气势所折服,便将“天助自助者”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
1929年,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成绩依旧十分突出。在中学时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他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学时他便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贫穷落后”“中国为什么总是受到列强欺辱”等问题,科学救国的种子就这样在他心中渐渐埋下。
1935年,吴自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工学院(北洋大学)矿冶系,恰逢当时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在“航空救国”的热潮中,吴自良凭借优异的成绩转入新成立的航空机械系学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等院校组成了西安临时大学,学校迁至西安;1938年,北洋工学院又与东北大学工学院等院校组成了西北工学院,学校迁到了陕西省城固县西北 10余里的一个小山村——古路坝。当时教室设在祠堂里,用木板充当黑板。吴自良回忆:“当时校舍比较差,但教师教课非常好,学生学习很用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读完了大学。
1939年大学毕业后,吴自良经学校推荐,前往垒允飞机制造厂工作,在设计科任设计员。因为当时工厂里的许多工程师是美国人,所以吴自良在学习专业飞机制造知识的同时,还有机会练习英语口语,为日后赴美留学打下语言基础。
1942年,该中央飞机制造厂惨遭日机轰炸,吴自良随工厂撤到昆明,但当时有关方面在组织工厂的重建工作时却告知他:只有加入国民党才可以再续他的航空救国大业。亲眼目睹国民党种种恶行的吴自良掷地有声地回复:“宁死也不加入国民党!”
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3】
1954年,吴自良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所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
1956年,又完成了苏联低合金钢40X的代用品的研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60年,中苏关系趋于冷淡,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重重难题。为了得到足够浓度的铀-235,“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不可避免。于是,____亲自布置研制任务,上海冶金所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第十研究室联合攻关,吴自良兼任该室主任,主持研制分离铀同位素的核心部件甲种分离膜。在3年多攻坚克难的时间里, 吴自良基本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实验室, 每天检查各组的进展, 随时解决各种问题。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过年过节也不休息。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升起第一朵“蘑菇云”的消息传来后, 已着手新研究的吴自良激动万分, 无比兴奋自豪。那遥远的特殊礼炮声里, 有着一份中国人的自豪与一位科学家的幸福。虽然这自豪与幸福他无从对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家人说起。
吴老对待科研非常严谨, 一丝不苟。八、九十年代,他有一篇关于高温超导体的论文,编辑部建议修改后作综述性分析论文发表,但他考虑到文章还不成熟,就压下没有发表。在他看来,无助于澄清问题本质的文章是不值得发表的。吴自良院士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但有他署名发表的文章却是屈指可数的,平均一年肯定不到一篇。但凡是有他署名发表的文章,都得到同行专家由衷的好评和赞赏。
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4】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不论是国防还是经济建设领域,都有大量材料方面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当时的吴自良在物理冶金方面已经做出过高水平的工作,在国家需要面前,他果断舍弃了个人志趣,承担了一项又一项国家急需实用材料的研制任务。
上世纪50年代,吴自良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朝鲜前线急需的“特种电阻丝”的试制任务;负责用国内富有元素锰、钼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汽车用钢40X的代用钢,取得成功。为建立我国自己的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
甲种分离膜元件,也被称为原子弹的心脏。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浓缩铀,需要用分离铀同位素的技术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浓度达到90%以上的铀-235。在50年代到60年代,铀同位素的分离,气体扩散法是唯一的工业规模的方法,分离技术的关键就是分离膜元件。
1960年8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召集上海冶金研究所、复旦大学、沈阳金属研究所的负责人布置任务。但是4家单位力量分散、工作重复,阻碍了研究进度。经过综合评估,最终将“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研制任务集中下达给上海冶金所,其他分离膜研究小组的专家带着设备加入。60多名专家组成第10研究室,对外称为“7支部”。副所长吴自良担任第10研究室的室主任和技术总负责人。他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逢年过节也不休息。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埋头实验室,全程跟进各组的工作进展。他们研制出来的甲种分离膜先后交到北京原子能所和工厂进行实验验证。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年的项目骨干邹世昌后来担任上海冶金所所长,1983年他在北京见到钱三强,钱三强对他说:“你们做出来的元件性能很好,分离效率比苏联的还要高!”鼓励他们申报奖项。
“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项目,获得1984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专项)的覆盖项目奖。
吴自良“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5】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年的项目骨干邹世昌后来担任上海冶金所所长,1983年他在北京见到钱三强,钱三强对他说:“你们做出来的元件性能很好,分离效率比苏联的还要高!”鼓励他们申报奖项。
“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项目,获得1984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专项)的覆盖项目奖。
70年代,吴自良指导开展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的品质因素和材料工艺方面的研究工作,多次获奖。80-90年代,他投入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中氧的扩散行为和作用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赞誉。
吴自良十分重视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一直坚持带研究生。他对学生的成果创新、写作质量、论文要求都非常严格,反对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和片面追求论文数量。他也严于律己,从不在未参与、未亲自审阅修改、自认为没有做出贡献的论文上署名。
吴自良用行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急需的各种关键材料的研制和材料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他在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工艺和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病榻上的吴自良在回忆文章《‘链条人’日记》中写道:“80岁以前,我是根‘链条’,被‘挂’上了多项任务。每项任务我都超额完成了,堪称是优质‘链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