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生梅个人事迹材料
路生梅个人事迹材料篇1
1968年12月5日,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带着装满棉裤、棉袄、棉手套、棉鞋和书籍的大箱子,独自一人踏上西行的路。目的地是榆林佳县。
路生梅此前从没出过远门。榆林是哪里?佳县又在哪儿?她只记得,毕业前宣布分配去向时,念她名字和单位的工作人员特意补充了一句:“佳县挨着黄河,可以吃大鲤鱼。”
3天后,当换乘的卡车逐渐驶入榆林,看到萧瑟的黄土高原上铺满皑皑白雪,路生梅心中的憧憬和一路的兴奋渐渐消失。生于1944年1月的路生梅不怕寒冷,出生时屋檐下的梅花还在枝头上绽放。她承诺“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热情满怀地想在艰苦的环境中盛放。但初到佳县,她只觉得“那个冬天格外冷”。
1975年以前,佳县只有三条街,佳县人民医院就在其中一条街边的小巷里。通往医院的小路边都是荒地,还散落着不少坟头。医院设在一孔墙皮部分脱落的窑洞里。路生梅形容,那就是“一个乡镇卫生院的规模”。
原佳县人民医院院长楚留安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末,佳县人民医院几乎没有医疗条件可言,全医院只有4个医生、2个护士。”当时的路生梅不但是佳县,而且是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在一个很冷很冷的隆冬早晨,我拎着小包,走过窄窄的街道,进入佳县人民医院大门,谁能想到我会在这里度过40余年的日子。我不是来往过客,而成了这里的子民!”路生梅在文章《我的人生历程》中这样回忆。
路生梅个人事迹材料篇2
路生梅,女,汉族,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
路生梅坚守“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诺言,秉持医者仁心理念,扎根贫困艰苦革命老区,运用精湛儿科专业医术,守护孩子健康,服务一方百姓,被誉为一诺千金、德耀杏林的“信义医生”。
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贫瘠荒凉的陕北高原。从青春韶华到满头白发,她把青春奉献给这片黄土地,只为兑现誓言:改变落后医疗条件,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来到佳县以后,比起艰苦简陋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让路生梅揪心的是当地极其落后的医疗水平。工作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可一进门就发现有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刀来铰脐带。路生梅立刻制止、抢过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这次出诊,更加坚定她扎根当地、服务百姓的信念。
一句承诺,践行半生。多年来,路生梅多次放弃返京机会,在革命老区的县级医院扎下根来,一干就是50多年。她致力于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创办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推进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作出突出贡献。如今,佳县的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生儿死亡率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60‰降至0.6‰。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1999年退休后,路生梅信守承诺,继续留在佳县,每周定期到医院义诊,平时在家里为群众看病。她说,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更没有退休年龄。退休22年,路生梅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
热心公益,传递爱心。在义诊看病之外,路生梅还积极投身公益,拿出自己获得的10万元各类奖金用于公益活动。2020年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并向所在党支部递交驰援抗疫一线的“请战书”。
路生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路生梅个人事迹材料篇3
路生梅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坚守贫困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53年,用赤诚的医者仁心守护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1968年,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
在看到佳县落后的医疗条件后,她决心为佳县医疗事业奉献力量,许下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
为了做一个啥病都能看的医生,让从山沟沟里赶来的老乡们及时看上病,她白天接诊病人,晚上点着油灯刻苦学习,迅速从一名专业儿科医生成长为全科医生。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创办了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在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四处筹资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曾是全区条件最落后的佳县医院在全区小儿静脉穿刺上取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一的好成绩。退休后的22年里,她拒绝外地医院的高薪聘请,坚持每周在县医院和中医院义务坐诊,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奉献社会、关爱弱势群体;面对新冠疫情,76岁的她毅然写下请战书,并递交了1万元特殊党费。
路生梅个人事迹材料篇4
10月18日上午,佳县公安局为了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筑牢党员民警、协(辅)警的初心根基。特邀“中国好人”、原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路生梅同志作了题为“普济天下报家国、心系健康诉情怀”的先进事迹报告。该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魏锦斌及在家的局党委班子成员,机关,城关、白云山派出所、交管大队优秀民警、协(辅)警代表共计1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
路生梅大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68年,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50多年来,用其医者的仁心和精湛的医术受到了佳县父老乡亲的尊敬和爱戴。先后被授予“榆林好人”“陕西好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10月12日,在上海参加了“中国最美医生”颁奖典礼。
1小时45分钟的报告,涵盖了路大夫50多年的谈定坚守,从北京到陕北、从青丝到白发、从困惑到坚守、从最初的被动到主动,再到最终的不舍,践行了她对母校“服从祖国分配”的承诺,践行了一位医者对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的承诺,为全体党员民警、协(辅)警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路生梅大夫最终用“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为自己践行使命的制定了宏伟的长远目标。
讲座结束后,该局聘请路生梅同志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魏锦斌代表佳县公安局党委为路生梅大夫颁发聘书。
报告会后,路生梅大夫“我的初心故事”在佳县警营引起强烈的反响。路生梅大夫一个多小时的报告没有一次提到“初心”二字,谈定坚守“初心”五十多年。大家一致认为:路生梅大夫扎根基层的感染事迹、信守承诺的高尚品德、精研专业的工作作风、从医为民的百姓情怀,值得大家学习。一定要深入学习路大夫“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信念追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为“平安佳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路生梅个人事迹材料篇5
路生梅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长期奋战在国家级贫困县医疗卫生战线上,埋头苦干,不为名利,无私奉献,用大爱诠释了一名妙手仁医的价值和追求,是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楷模,为建设健康榆林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她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2020年全国“诚信之星”路生梅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北京第二医学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学习的五年里,路生梅曾无数次憧憬:身穿从小就艳羡的白大褂,在诊室里为病人“望触叩听”。
然而大学毕业时,面对“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的号召,她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上一份“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申请书。
1968年,路生梅踏上西行的列车,当时的她并未想到:自己将在此行的目的地坚守五十多年。
抉择——从北京姑娘到佳县医生
1968年12月5日,带着家人给她准备的棉裤、棉袄、棉手套、棉鞋和装满书籍的大箱子,瘦小的路生梅告别了故乡北京,独自一人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到铜川后她改乘敞篷大卡车。
当卡车逐渐驶向陕北榆林,深冬萧瑟的苍茫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路生梅心中憧憬的浪漫情怀和沿途美景带来的愉悦兴奋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心中油然而生的苍凉感。
3天后路生梅来到佳县。当时的佳县总人口18万,只有一个县级医院,22个乡村卫生所。2008年出版的《佳县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75年以前,葭州(佳县古名)只有三条街,东面阳街,长百余米;西面背街,长180米;筑观音楼至县衙门路面,长400米。其中第三条全部用长方形石块铺砌。
一个县城三条说不上街的街,这个县城的医院呢?步行穿过狭窄的石头路,再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佳县人民医院映入路生梅的眼帘。
今年87岁的佳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楚留安至今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记忆深刻:“上世纪60年代末,县人民医院完全没有医疗条件可言,全医院只有4个医生,2个护士,医院就诊的地方是两排老式窑洞,通往医院的道路两旁除了散落的零星坟头外一片荒芜。”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带着对现实满腹的疑惑和对未来的茫然,路生梅开始了新的生活。
适应——衣食住行样样是难题
初来乍到的路生梅,被安排到一孔泥皮有点脱落的破旧窑洞里。她没有住过窑洞,冬天里生火成了她遇到的第一件难事。她不愿意长期麻烦老乡帮忙,自己生火时又弄得满屋子的烟尘。折腾几回后,她干脆不再生火,每晚就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睡觉。
生活用水也是她遇到的一个问题。路生梅至今还记得那只从山下黄河驮水的瘦小毛驴。“那毛驴可廋、可廋了,当时山上山下路远,而且不好走,毛驴一天只能驮两次水,大家都省着用。”路生梅说。
山下的黄河水,浑浊不堪,而且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瓢,每个科室额外提供一暖壶水。为了省着用水,路生梅改变了自己的洗漱习惯,用早上洗过脸的水晚上再洗脚,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年左右。
最让她难受的是饮食问题,医院不允许开小灶,大灶又长期用羊油炒菜。也许是因为住冷炕的缘故,或是饮食习惯的原由,似乎羊油入肚后总不能消化,吃一顿要吐几次,路生梅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脆弱,又害怕别人说自己是城里来的姑娘娇生惯养、小姐脾气,就一直咬着牙关强忍着不说,在深夜里偷偷抹眼泪,加上离家的思乡之苦,一个月下来身体消瘦了十几斤。
坚守——面对困难从未退缩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艰苦的工作环境也考验着路生梅。
1969年冬末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路生梅穿着从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前往崔家畔出诊。因为路上的积雪,她走了不到十里路,就跌跌撞撞摔了四五十跤。叫路生梅出诊的老乡实在不忍心了,对她说:“路医生,别走了,我把孩子抱来吧。”
老乡是好心,可路生梅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孩子那么小,又有病,怎么能经得起严寒?为了早一点赶到病人家里,路生梅干脆做到地上往下滑行,结果差点掉到沟里。“时间就是生命,我越快到,病人获救的希望就越大一些。”路生梅说。
这家孩子患的是麻疹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病情很重,路生梅就住下来,直到病人完全好转。就在这个孩子痊愈,路生梅治疗将要离开之际,崔家畔村的村民跑来找她,说还有其他小孩需要医治。路生梅一打听得知,就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竟有十几个麻疹病儿!事不宜迟,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把十几个病儿集中在一起,不到一周就治愈了所有的孩子,控制了疫情。
临别时,女主人送给路生梅一双十分合脚的千层底棉布鞋。原来,在路生梅治病的这几天里,细心的女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丈量了她的脚底尺寸,专程为她做了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看着眼前这个女人为她熬夜纳鞋底满眼充斥的血色,她几乎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最初几年里,医院实行“半医半工”,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值夜班。每次下乡或是给病人做检查,往往会给她传染上虱子,奇痒难忍。
“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我从未退缩过,因为‘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条路是自己选的,也是自己对学校的承诺,打退堂鼓不是我的作风。”路生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