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王振义的事迹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7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篇1)

1948年,王振义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广慈医院工作。临床诊疗中,王振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病人平时没有出血状况,进行小手术后却出血不止。他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是控制出血的关键,但因技术和材料限制,国内无法对凝血因子进行检测。经过一番思考和研究,王振义选择用石蜡代替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成功完成对凝血因子的检测,成为我国运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检测轻型血友病的第一人。随后,王振义又制定血友病分型的国内诊断标准,建立起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极大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1986年的一天,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5岁女孩,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危在旦夕。“只要能救她,怎样都行!”家属哀求。此时,王振义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试验阶段,分析女孩病情后,他认为可以尝试。女孩吃了一周的药物,病情出现转机,之后情况越来越好,并最终实现治愈。王振义由此成为全球“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此后,王振义与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曾被视作最凶险白血病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治疗方法被海外媒体誉为“上海方案”,与青蒿素的发明等并列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篇2)

从20世纪70年代起,王振义院士潜心研究白血病,80年代初在国际上首先开展诱导分化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他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与其他药物合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使这种十分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疗效差、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从10%-15%跃升至目前的97%,并提出了“诱导分化疗法”与“靶向治疗”的新概念,使之成为第一种可以通过内科治疗得到治愈的白血病,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他确立的治疗方案也被国际同行称为“上海方案”,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上海方案”的成功让国际同行看到了中国在转化医学上的创新能力。

1989年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APL形成的遗传学机制是由于特征性的15 17染色体易位,即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RARA)与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融合,产生致癌性PML-RARA融合蛋白,使正常造血前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王振义院士共发表研究SCI论文80余篇,其中1988年发表在《Blood》杂志上第一篇关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的论文,至今被他引2000余次,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最佳被引证文奖”。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篇3)

时至今日,王振义已经100岁高龄了,从医多年的他培养出的“得意门生”也不在少数。当年,他发现在医院进修的陈竺,在血液学研究方面有天赋,便将其破格录取为研究生,还送陈竺等一些学生去国外进修,学成归来的陈竺也没有辜负王振义的期望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他通过努力接替了老师王振义成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并提出了肿瘤“靶向治疗”的观点,在白血病治疗上有着突出贡献。

除此之外,王振义还带出了陈赛娟、陈国强两位院士,以及21名博士、32名硕士,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不管这些学生后来走上了什么位置,获得了什么成就,他们对老师王振义的崇敬、钦佩之意丝毫不减。王振义院士曾说过,一个人的学术经历总是由低到高,随着情况的变化也会有所下降,所以要一代一代传承,使得这条抛物线叠加上升,最高点始终是向上的。从医八十载,王振义救死扶伤,坚守医者仁心的品质,用一腔热血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神圣,虽然他总说觉得时间不够,留下很多遗憾,但他为医学事业、为人民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篇4)

1985年的一天,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5岁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当时这个孩子已经出血严重,极度虚弱,生命危在旦夕,甚至家属也已经绝望地准备接受现实。

此时王振义提议,让孩子口服“全反式维甲酸”。

由于这种治疗手段从未用于临床,所以院方有很多人反对,所有的试验都是在人体外做的,谁也不知道进入人体后会怎么样。

当时的王振义已经是著名专家、教授,很多人都劝他没有必要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使用从未经过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法。

但是王振义说:“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3天后,孩子的病情不再恶化,7天后,孩子睁开了眼睛,一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如今,这个孩子已经健康生活了40多年。

王振义在同一年又陆续治疗了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其中23例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完全缓解,剩下的1例加上化疗也得到了完全缓解。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篇5)

这些年来,王振义获得的奖金加起来超过千万元,他几乎全部捐了出去,他还把给病人捐款的愿望,写在了遗嘱里。

王振义院士曾说:“要有进取的雄心,像牡丹一样开得热烈,但要对名利看得很淡。”

王振义家里一直挂有一幅国画,那是他最喜欢的画作——《清贫的牡丹》。

王振义说:“这幅画更能反映我的来源,石头里面怎么会生出牡丹?这就是反映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出工作。大家共同努力出来的,因此有了名气你就骄傲了?我不是的,我没有以为我做了很大的事情,我做了医生该做的事情。”

再过两个多月,王振义院士将迎来100岁的生日,而这位年近百岁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对病人负责。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篇6)

王振义攻克的,就是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之所以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是因为它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极快,往往不超过一个星期甚至两三天就会丧命。

其实王振义1959年就开始向白血病发起进攻,可惜当时对白血病的基础原因了解不够,没能取得有效进展,只得暂时搁置。王振义说:“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

直到1978年,王振义从一篇文献中得知,国外有相关专家在小白鼠实验中证明,白血病细胞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逆转,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由此提出了对癌细胞“诱导分化”的设想。

王振义了解后大受鼓舞,他立即向医院申请了一间四五平米的房间,当作培养室、操作室和办公室,带领团队开始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研究。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故事(篇7)

1983年,王振义从文献中看到国外有一位专家合成了一种可以诱导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的药——“13顺维甲酸”,但是实际使用效果不佳,而且价格极为昂贵,仅仅一疗程就需要2000美元,还无法保证具体需要多少个疗程能看到效果。

王振义决定另辟蹊径,既然“13顺维甲酸”能起到作用,那为什么不用同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全反式维甲酸”来试试呢?

王振义确定了想法后就开始着手试验,在经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调整试验方案后,终于在半年后观察到“急性早幼粒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分化为正常细胞,一年后这种分化诱导效果被确认无疑。

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