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

| 徐球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新鲜出炉,李振声事迹是什么样的大家知道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1)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他们曾每天步行往返20里路,去试验田查看苗情;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面对质疑,他们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2)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誉接踵而至,但他没有止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琪说:“它(小偃6号)选育出来以后不推自广了。(研究所)附近都有很多农民种地,看到这个品种比较好,所以还没有等到它审定,很多农民就来换种子。他(李振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人是农民’。”

这些特质让“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80多个,“小偃6号”的出现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甚至一度超越了水稻。

李振声说:“截至2006年统计,(‘小偃’系列)累计推广面积有3亿亩。大家粗算一下增产粮食150亿斤,所以你拿我们付出的劳动和最后获得的结果(比较),觉得还是划算的。”

小麦远源杂交成功后,李振声并未就此止步,他深感20年的育种过程过于漫长,于是另辟蹊径带领团队创建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用3年半时间就能选出优异种质,大大地缩短了远源杂交育种时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4)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5)

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仍在思考。根据团队成员在曹妃甸、海兴、南皮、东营等地盐碱地多年的种植试验,他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构想。通过种草养畜实现我国环渤海地区1000万亩滨海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来解决我国盐碱荒地利用与当前严重依赖进口饲料粮的问题。

傅向东说:“他紧紧地扣住国家的战略需求,一心想着如何解决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命题。他会时时地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新的计划,来带领年轻的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地往前推,实实在在地把解决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命题落实、落地。”

李振声表示:“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这也是____对科学研究人员的嘱托。”

25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