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最新

| 福萍

近年来,很多地区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决心下好发展经济的“先手棋”、集聚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将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阳光、水和空气过滤得更加纯净,出台了许多“硬举措”,比如变“保姆式”服务为“家人式”服务;将企业的用工需求纳入人事部门技能培训当中;搭建平台,进行价格保护等。

但不断优化的过程,也在不断发现问题。我们说“法治”是最大的营商环境,是保护企业健康发展的“利剑”。如今,执法人员“乱作为”的行为在大多地区已经基本“杜绝”,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发现,“政府的诚信”问题成为了制约营商环境优化,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堵点”。

近期调研中发现,有些地区,为了招商出台了一系列所谓的“优惠政策”,但个别“政策”实则经不起仔细“推敲”,从而导致出现后续无人“接盘”的现象,引发后期相关手续“难以办理”、开工建设“难以实施”、建设完成“难以投产”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从而出现企业建起厂房“撤退”的现象、“圈地”转手“出售”的现象,甚至更为严重的“不法”行为,这就要引起“警惕”了,企业的“不法”行为源于何处?

当然,有些“不良”企业的出现也无法避免,但政府在制定政策、出台措施之前,是否要更加严谨,要有足够的法律依据,让出台的政策经得起“推敲”,在合法合规并可以真正落地的基础上去满足企业的“需求”。合法合规当然不用说,就是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制定政策措施。那么为什么要强调能够真正落地呢?这是需要我们根据当地财政、人才、土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予以具体考虑的。有些地区,背负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却为了招商给企业承诺高额的资金返还,到期却并未兑现,极大影响政府的“诚信度”。

我们要知道营商环境是具有极强的传导性的,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产生极大的聚集效应,在企业老板的群体中,资源的分享是可以形成链条共促共进的。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路上,决不能“说说而已”,要拿出“抓铁有痕”的态度,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让“良心”企业真正感觉到诚信、诚意,赢得好的“口碑”。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篇2

2021年,为抓好云南省普洱市基层党建“1+4+7”三年工作规划,景谷县接续明确将抓党建促营商环境纳入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部门职能、融入机关党建、融入城市党建、融入责任体系,“123”构建抓党建促营商环境新格局,推动党建工作融入营商环境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树立1种意识。将营商环境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为什么、我为营商环境做什么”组织开展专题研讨,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营造“人人、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树立“大营商环境”的思想意识。

开展2项活动。一是开展“走流程、找堵点”办事体验活动。组织领导干部、离退休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以“服务体验员”身份到政务大厅、服务窗口体验办事流程,从办事者角度找堵点、找差距、找短板。活动开展以来,共有10批次75人次到政务大厅体验,累计提出意见建议17条。二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进为群众办实事,开办企业缩短到0.5个工作日办结,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干部职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推出“企业点单我服务”业务,切实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健全3项机制。一是健全齐抓共管机制。成立抓党建促营商环境项目工作专班,将政务、“两新”组织工委、机关工委、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纳入专班,制定专班工作规则,定期召开专班工作会议研究对策、督促落实。二是完善“政企党建联盟”运行机制,明确40名县级领导直接挂钩联系全县72个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政企沟通机制。三是建立考评机制。把抓党建与抓业务融合推进,制定负面清单,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抓党建促营商环境纳入(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考核、公务员年终考核,纳入干部实绩管理,研究制定窗口服务人员“选、育、管、用”办法,通过建立深度嵌入一体考评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篇3

“这个工作室是真的好,为我们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有法律的护航,我们更有信心,企业的发展必定会更快!”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在参加“离退休检察官服务企业工作室”揭牌仪式后激动地说道。据了解,该工作室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人民检察院党组与杭锦旗非公党工委和工商联党组联合成立的。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走访民营企业16家,开展法治宣传4次,发放宣传手册1500份,帮助8家企业排查涉及招工用工、商务合同、财务管理等方面法律风险隐患14个,向旗非公党工委和工商联移交企业困难8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离退休检察官服务企业工作室”的成立是杭锦旗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道缩影。今年以来,杭锦旗全面启动“党建+营商环境”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全力打造能够“拴得住心、留得住人”的优质营商环境。

坚持以学为先,在补钙赋能上求深入

“旗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年的第一个大会主题,充分表明了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和营商环境没有多大关系,现在才明白优化营商环境其实与各领域都息息相关。”一位领导干部在全旗对标先进“强生态、谋发展、促翻身”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后感慨道。今年以来,杭锦旗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渠道,围绕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与各级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分领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专题学习。通过案例剖析、政策讲解等,广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同时,各机关党组(委)将学习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活动内容,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怎样做”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自身业务工作,从本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难点和短板、采取的办法措施等角度集思广益,广泛征集意见建议。通过这些活动,全旗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为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持率先垂范,在担当作为上见实效

“近期我们大力开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引导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等方式办理各项税费业务,多措并举为纳税人和驻地企业纾困解难。”杭锦旗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今年,该局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三融、三员、三力”的“三三三”机制,深化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营商环境税务“升级版”。

“还有哪些项目在手续办理上存在问题?水、电、网现在都通了吧?”连日来,杭锦旗住建局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先锋队”,党员干部主动带头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走访,与所辖房地产、供热、物业等企业面对面,围绕企业发展状况、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和任务清单,帮助企业协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努力为企业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锡尼镇制定《“一站式”党群服务导则》,避免企业群众“多次跑”“往返跑”;杭锦旗公安局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统筹经济开发区、驻地派出所和入园企业的力量,实现警企联防,护航企业发展……各地各部门党组织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将党建引领贯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过程,坚持抓实“我为企业解难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常态长效服务各地群众和大中小企业。

坚持问题导向,在从严从实上下功夫

“从呼市回杭锦旗办事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太高,我家还有不满1个月的孩子,出门很不方便,现在我只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成功注销了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这是杭锦旗纪委监委在向群众回访旗政务服务中心“异地通办”功能开通情况时得到的反馈。去年以来,杭锦旗纪委监委坚持党建引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立足职能职责,紧盯营商环境整治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对政务服务大厅、苏木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实地监督检查22次,开展“模拟办事”3次,对人员进驻不到位、授权不充分的8个单位下发提醒函7份、整改通知书2份,约谈部门负责人1次,以“硬监督”促进提升全旗营商环境“软实力”。

杭锦旗广泛发动全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开展各类特色主题活动,有力推动全旗营商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提升。全旗将持续巩固“党建+营商环境”建设成果,以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迎接__。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篇4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全面启动“党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模式,通过建强组织、提供服务、跟踪问效等方式,不断发挥党组织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新引擎”作用,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编织“红色保障网”,夯实“堡垒”根基。

由县委组织部(县委两新工委)牵头,按照“行业归口、属地配合”管理模式,在商科工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等部门单位,成立中共福海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综合委员会、中共福海县工商联直属商会(协会)综合委员会等8个综合党委,明确服务管理、权益维护、监督考核等6项职责。建立定期联系服务制度,选聘147名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精通企业服务工作的领导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开展党建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解读、解决发展难题等服务56场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组织保障。

组建“红色智囊团”,补齐“短板”弱项。

由“两新”工委联合部门单位,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的方式,在住建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管理局等单位,围绕简放政权、招工贷款、减税降费等内容开展座谈会,提出简化办证流程、24小时预约服务、“限时办”等优化营商环境措施36条,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组织税务局、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单位的业务骨干,成立红领专家服务队,定期深入旺源驼奶、丰吉尔食品有限公司、福糖糖业等非公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服务、创业指导等154场次,收集解决困难诉求128个,不断提升非公企业获得感和安全感。

打造“红色管理链”,发挥“带动”效应。

由组织部门联合行业综合党委,每季度邀请非公企业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在职党员干部等群体,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机制、流程、效率等方面,对部门单位、乡(镇)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情况进行通报点评,提出服务企业慢作为、落实政策中梗阻、推诿扯皮不担当等23个问题,并在福海县政府网站、福海党建网进行通报,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良好基础。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围绕企业融资、行政审批、政策宣传等方面,通过摆放营商环境主题展板、设立信用政策咨询台、播放宣传短片等方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12场次,有效营造“人人都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篇5

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一文中,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是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对民营经济领导的必然要求。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对于新形势下做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民营企业从夹缝中求生存到大道上谋发展,从“难”破土,由“新”拔节,向“好”繁茂,离不开政策指路的作用,接下来,要继续以“政策基石”铺就民营企业发展“新高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放管服”力度,在“强基”“破难”“创新”上强化引领、持续发力,竭尽所能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扎牢根脉、稳固托盘,在“夯基垒台”上强引领。夯基垒台方能站高望远,基础牢固方能集聚实力、锚固定力、精准发力。助力民营企业走实行稳,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在“问诊把脉”中摸清问题、精准求解,开具良方为企业固本强基。要拿好“放大镜”,围绕问题做好民营企业发展文章,以政策引导促发展,以政策服务促提升,加快补足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暴露出的人才匮乏、管理效率低、技术含量少等短板,让企业的发展节拍与时代奏鸣同频共振,让企业的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相适,将优势与短板的“高低台阶”铺平为嫁接发展动能、嵌入发展精髓的“平直大道”;要寻求问题的“最优解”,优化营商环境以创造“鱼跃之蓝海”,提供制度保障以打造“鸟翔之碧空”,政府部门要做好民营企业规律性研究和前瞻性规划,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具体行动参照,推动民营企业将实业做精做强做优,填充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造成的发展空缺,不遗余力地帮助企业平稳渡过转型阵痛,撬动发展能量,引领企业迈出“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稳健步伐。

破冰碎石、拆墙除障,在“攻坚克难”上强引领。面对后疫情时期内外部叠加多重因素的严峻挑战,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助力企业奏好思想与行动“双重进行曲”,强化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要奏响凝心聚力“同频曲”。要引导民营企业在聚焦目标和聚力方向上凝聚共识、加强协作,通过指导意见和商会作用,牢牢把握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拧成一股拉动共同发展的韧劲绳,把这种携手同行的力量转化为众企业攻克难关的共同意志与行动,提高民营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风险抵御能力,着力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要奏响深化改革“协奏曲”。将改革贯穿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抓好民营企业产销、投资和就业“发展链”,把环扣紧、把链建强,做好援企稳岗工作,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打通融资难堵点,为企业减重输血,增强民营企业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实现以灵活高效的机制对接市场变化多端的终端需求,厚积企业发展实力。同时,也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能够轻装上阵,专心在“加速赛道”上复工达产“冲刺跑”,全力领跑、弯道超车,激发更多发展活力。

化害为利、转危为机,在“创新求变”上强引领。政府部门要在多维施策下打造民营企业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推动民营企业打破限定框架,扩大成长值域,释放潜力活性,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一方面,要为民营企业立好绿色发展精准“指示牌”,推动民营企业树立两山为重、生态优先的发展导向,走出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发展路径。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供给方式,建立政府参与的绿色基金,提供“环保贷”加大支持力度,培育生态环保市场,推动民营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在“绿水青山”中得“金山银山”,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政策利好。对环境造成污染与风险的企业,要亮出“红牌”、指导先行,将刚性约束与柔性措施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双循环”“双补给”“双提升”,推动民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提升自身创新创造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发展氛围。加强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上的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连接起创新循环大动脉,不断攀跃技术创新成果高峰,引领企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各级各地政府部门要强化引领,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在开拓进取中迸发出更强劲的发展活力,让企业的发展速度“疾如鸟”,发展热度“红胜火”,发展高度“飞云天”,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与动能,托举民营企业发展“新高度”。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篇6

(四川)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督促落实“六稳”“六保”部署要求、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立足发展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为全省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民营经济,其特点就在一个“民”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形式。就是这个“民”字,从正负两个方面体现其特点。从正面来说,这个曾一度消失的经济实体,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渐进发展中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生力军;但是,作为民营企业,“政策落地有差距”“营商环境有短板”“亲清交往有顾虑”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严重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此,四川省纪委监委印发的《措施》,目的就是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努力确保“政策落地”。按照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主要工作目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是工作着力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那么,在落实“六稳”“六保”的过程中,各级纪委监委就要拿出“绣花”的功夫,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反映集中的各种问题,让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地生根,真正实现“减负输血”。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直接影响民营经济的大前提,如果没有宽松的营商环境,那民营经济就举步维艰。例如,有的地方行政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民营投资存在“关卡多、手续杂、费时长”等现象,导致民营企业“入门”都难;在“入门”后,对民营投资虽无明文限制,但与国有经济甚至外资经济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也在营商环境上抑制了民营经济之发展。这就要求,纪委监委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公平竞争等系列部署,开展好系统治理,持续正风肃纪,才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尽力厘清“政商关系”。本来关爱亲人、重视情感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真正的“亲情”应当建立在“清白”的基础上;而“清白”的关系又反过来促进“亲情”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就政商关系而言,往往存在“亲”而“不清”或“清”而“不亲”的关系,这是会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就要促进“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才能进一步破除各种束缚创新发展活力的“牢笼”,让“民”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民营经济这支“生力军”不断壮大。

孙武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要真正让“六稳”“六保”落地生根,优化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厘清政商的“亲”“清”关系,各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就不能我行我素,而要走进企业,沉入企业,深入交流,并协助企业职工查找廉洁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建议。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存在问题的方面充分发挥好监督作用,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切实护航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篇7

招商,简单可以诠释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既是政府、园区与企业间的一项选择,也是一项替选。有人说,招商工作就是出去和企业吹吹牛、吃吃饭,既简单又平凡。但我要说,伟大也是出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油盐酱醋须得面面俱到,样样不可少,食客才会寻味而来。招商亦然,倘若招商“菜”色香味俱全,产业龙头企业自然趋之若鹜。《论语》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做好招商这道“菜”,就必须“精选材”“掌火候”“巧装盘”。

项目初期,要“精选材”。何为招商工作中的“选材”?简单点说,就是挑选目标企业。如何才能“选好材”?这个问题要从“如何选”和何为“好材”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要提高招商人员“选材”的能力。“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大数据产业日新月异,互联网企业多如牛毛,作为数据产业园人,要继续深入学习大数据专业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储备,深入了解行业,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有精准的眼光,甄别企业优劣,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何为“好材”?对于园区来说,所谓的优质材料一定是符合园区、高新区、乃至泰州发展的产业类优质项目。要细化招商图谱,找准主方向。围绕“1+5+1”现代产业体系,明确健康医疗大数据主导产业核心,优化细化招商图谱,按图出击找准方向。

项目洽谈,要“掌火候”。好食材也离不开精工细作的料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优质项目谁都想要,如何才能谈成项目?我想要掌握好洽谈的火候。一方面,要了解企业诉求,包括政策、场地抑或是人才需求。对于这些,招商人要了然于心,才能有的放矢。面对合理要求我们要尽力满足,才会不至于“没熟”,企业跑掉;面对不合理要求,我们也不应一味让步,损失利益。另一方面,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集成优势。立足现有产业、资源、平台基础,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在人才招引、载体平台、数据资源等方面集成发展优势。突出数据挖掘,强化开放共享,厚植健康大数据优势;突出平台整合,强化公司监管,厚植创新资源优势;提升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主动配合职能部门围绕企业和投资者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优化流程,坚持“破”和“立”双管齐下,“放”和“管”两端发力,建立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最佳投资创业环境,打造项目建设的强磁场、新高地。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将企业招引到园区。

项目落地,要“巧装盘”。很普通的菜肴,如果讲究一下菜的颜色搭配、餐具使用和摆放样式等,菜的品位和档次马上就提高了,食客的兴趣也随着增加。反之,菜做得再好,再美味,装盘做不好,光临的食客也是少之又少。企业的落地服务工作,就是招商流程中的“装盘”。我们要为符合产业定位,有利于园区发展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拎包式”现代化商务楼宇办公场地、 “妈妈式”“保姆式”项目建设服务、商务成本低、审批效能高、制度活力优、专业服务强的优质营商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好招商的“这道菜”,才能用平凡工作里的点滴成果酿造出不平凡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

6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