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政策
年体育产业政策
新领导面临新挑战
白志标:年,对于中国体育的十三五规划而言,是各项改革必须要推进的重要一年。先是体育领导班子发生变更,来自于北京和河北的苟仲文、赵勇如当年刘鹏一样,从其他系统空降,但背景和目标却截然不同。
后者虽面临北京奥运会,但那时的中国无论经济还是体育发展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所以其空降更应该视为一次普通的官员调动。
而这一次则显然内涵更为丰富:一是头等重任要办好2022年北京和张家口冬奥会,便于筹备过程中的协调;二是中国经济下滑时,京津冀一体化这个新的中国经济增长极所需;三是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群体都处于新的阶段。
在这次体育局长会议上,苟仲文提出推动政策创新、规则创新、科技助力创新、体制创新,我觉得这既是其施政方针,也是未来各项工作推进的方向。
金汕:我的看法是,无论是苟仲文还是赵勇,都是刚从其他岗位来到体育总局,还难以明确说是个什么样的所谓施政方针,因为是刚来也不可能说什么工作或改革亮点,至于这几个方面的创新说法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在过去的每次体育局长会议上也都提及,所以现在评说体育总局新领导的工作特点还为时过早。
倒是这届领导班子面临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既有中国整体形势的,也有体育本身如竞技、产业等的。
李中文:中国体育到这个阶段,竞技体育确实面临很大挑战,里约奥运会已经显示出来了,很多项目实力下降,保持住的不多,存在项目结构上的问题,基础大项竞争力不强,压力不小;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这些年虽然发展很快,但还存在行动上做得不够或者认识上的不足,而且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群众在体育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提升的话谈不上体育强国,这都是挑战,当然也是动力。
新协会应是新趋势
白志标:这两天的体育新闻有几个说法让外界格外关注,先是传姚明被推荐为中国篮协主席,又有郎平要当中国排协主席的说法。
虽然这些说法真实性存疑,但体育总局发言人的回应则又说明这将是未来政社分开、事社分开以及体育项目结构改革的趋势。
苟仲文发表在中国体育报的新年贺词中也强调,抓住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敢于自我革命,坚决破解制约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而这也是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的体现,似乎也在暗示,在接下来的各运动管理中心、单项协会、国家队教练班子改组上都会有新动作。
李中文:李玲蔚担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实际上释放了很强的信号,让知名度高、运动员出身的官员走上前台。中国奥委会这个舞台以后需要去经营,这是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单项组织对接,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争夺国际话语权。
在一些单项协会上,我想也会有一些优秀的前运动员、知名有影响力的运动员在一些重要岗位上担当更多的责任,做更大的贡献,我相信这将来是一个协会改革的趋势。
金汕:在国外,退役的著名运动员担任项目协会重要岗位是很平常的,只是在我们这里有一点特殊,从项目协会主席的构成来看,真正属于著名体育人并不多,只有如排协和足协等少数协会,从现在各方反映来看这一局面会被打破。
至于国家队教练班子的构成,我倒不认同必须是海外或外教什么的,关键还是要看执教能力、经验等,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主教练或教练的。
新全运必有新改革
白志标:年是全运年,就中国体育而言这绝对是一个体育大年。而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反腐中,体育也不能幸免,由此引发了全运会金牌排名取消等各种争议。我觉得竞技体育领域真不能因噎废食、杯弓蛇影。
如果金牌排名取消,追根溯源的话,奥运会最应该这么做,但奥运会、足球世界杯都没有这么做,因为毕竟竞技体育就是讲究名次的。
现在连欧洲都开始举行欧运会,说明我们全运会在竞技方面的做法是有成效的,事实上也正是全运会的存在,成为调动地方体育部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杠杆。
金汕:全运会从首届到现在快60年了,是在当时新中国退出国际奥委会的前提下为了培养人才举办的,延续这么多年很不容易,当然这些年出现的很多现象与初衷背道而驰,最让人愤慨的是内部操作、金牌人为分配等,我觉得这不是因为全运会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体育部门的权力太集中了。
很多项目中心尤其优势项目,水平接近的运动员太多,存在奥运会、全运会冲突,所以各种受贿等丑恶现象出现,还是因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我觉得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李中文:我相信,全运会在设项上会有改变,一些全民健身的项目会出现,一些老少咸宜的项目会出现或回归。这样的改变给全运会带来一些质的改变,不像过去只是一些表面化的改变。与取消排名没关系,群体加入进来,再排名和原来的排名相比意义和价值都不一样了。
新产业成为新看点
金汕:体育产业尤其职业体育的发展,最大问题是观念和体制问题,今年显然是一个决定性年份。
以北京国安为例,作为国务院直属超大型企业的中信国安,不得不放弃过去一直不积极的融资让权方式,求得国安俱乐部的重生。
以前北京国安寻求资本“大鳄”方面进展缓慢,就是不愿丢弃大股东地位,不放弃对俱乐部的主导权乃至不能改变俱乐部名称和绿色基调,这一切在今年终于大幅度改变,中赫集团与中信集团谈判成功,而且在持股比例上超过中信集团,北京国安俱乐部放了大权却迎来新生也迎来了双赢。
这恐怕是年中国职业联赛最大的新看点,而且给其他国企性质的俱乐部做了一个示范。
李中文:中国体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很多,足球先走一步,大家都看得清楚,但高价球员、海外俱乐部并购等引发的负面效应后面影响越来越大,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中国体育改革的举动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陆续出台,篮协改组、一些协会的社团化会逐步推进,相信速度在新的一年都会比以往快一些。整个改革步子迈得比过去要快一点。
白志标:种种迹象显示,今年无论是篮球还是足球,在协会实体化方面会迈出重要的一步,在过去的一年虽然也在强调这方面的重要性,但从现在看来基本还是以往的架构和做法。
针对这几天的传闻,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两次在中国体育报上的回应都没有否认,也间接说明在新的一年里协会实体化将走出决定性的一步,而这也是项目产业化的重要一步。
在前几天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体育产业统计数据中,在西方占主导的竞赛表演收入所占比重还不到1%,在协会实体化、体育总局逐渐简政放权后,相信这个比例会大幅提升。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1,“改革”
自从业界熟知的46号文件出台后,体制机制的改革,将体育产业交由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是大势所趋,工信部与国家与体育总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与姚明当选篮协主席以及足球管理机构的改革释放出很多机会,开启改革后模式。
2, “创新”
体育产业要想实现价值的极速增长,必须要通过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体育产业的很多价值都是无中生有创新出来的,年在体育IP、商业模式、场馆运营、科技含量、新媒体价值等方面将有可能出现创新的典型和模式,也将是打动投资人的关键所在。
3, “融合”
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健康、地产、传媒、信息、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加深,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新型业态层出不穷。融合后的“1+1>2”效应和“外溢效应”也将成为体育产业价值的增长空间。
在前两年发展中,大部分时候是“体育人”去主动向其他行业靠拢,随着体育产业价值逐渐被大家认识,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出现更多“外行人”向体育主动靠拢的趋势,体育产业也将正式回归复合型产业的本质。
四大产业变化
1,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各地对于体育产业的扶持发展政策在年陆续出台,年将是各地方政策落实的关键之年,随着各地政府职能在体育产业领域中的转变,市场的决定作用将逐渐凸显,整体环境将得到改善。
2,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分化逐渐形成
近两年涌现出的几十家体育上市企业经历了上市之初的兴奋和幸福,将迎来正向快速增长和负向快速增长的分化期,这也是考验企业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真实价值的关键一年。中小微体育企业的数量增幅预计将和年相差不大,体育创业的热情还将延续。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和基础建设将是今年的主旋律。
3,产品供给将不断丰富
从体育场馆、体育用品、体育服务等软硬件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将进一步提升,例如马拉松赛事,从五年前的全年几十场,发展到年已经达到了294场,年将达到300多场,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爱好者需求。
4,体育消费的粘性增加
当人均 GDP 超过 5000 美元时,体育消费开始迅速增长,当人均 GDP达到 8000 美元时,体育消费将加速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年我国的体育消费占的比重也将增加,已经变成很多人的常态化消费。
五个重点领域
1> 体育竞赛表演领域
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职业赛事仍将是热点。年全运会将是国内竞技体育的重头戏。各种商业赛事层出不穷,作为投资者,要紧紧抓住一些赛事IP,才能获得价值。
2> 大户外运动领域
现在,城市太过于拥挤了,户外运动实际是产生于进了城的人对乡村的一种怀念,进到城里的人血液里面仍存对乡野的眷念,有回归大自然的需求。
3>体育的商业综合地产和体育主题小镇领域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精神,明确提出,到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体育小镇也是特色小镇的建设内容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于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体育类小镇能够集合体育、旅游、文化、健康等多种产业,对于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显著。
4> 冰雪运动领域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冰雪产业越来越“热”。冰雪设施的建设企业将从中受益。随着“三亿人上冰雪”口号的提出,冰雪器材和用品的需求量将激增,压雪机、造雪机等各类冰雪装备市场就会很大。马上要办冬奥会,在建冰场、雪场,都需要造雪机等各种装备,这个产业从商业角度来讲是可以挣钱的。另外冰雪运动培训和冰雪旅游业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 体育与大健康对接的领域
最近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大健康被预测将是仅次于房地产的产业,是未来中国引导性产业之一,体育对接健康产业的未来空间非常大。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就是exercise is medicine,运动是良药,对于大健康来讲,讲的是健康关口前移、健康重心下移,与其吃药,不如先吃 exercise 运动这副药。体医结合将是未来很好的一个商业机会。
中国体育产业自国务院年发布里程碑式的46号文件,吹响了中国体育体育产业未来黄金十年,5万亿市场规模冲锋号。后续年密集集中发布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配套政策文件。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46平方米,室内场馆人均0.19平米,到202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将达到2平方米,预计未来需要建设将近8亿平米体育场地。
冬奥加速了冰雪大市场培育,年体育总局、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25),体育总局发布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规划提到到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体育旅游度假占据旅游度假份额超过四分之一,预计年将继续保持年20%以上增势。
可以大胆预测,年作为2022年冬奥启动元年,体育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体育市场急剧扩大,体育人口倍增。体育产业与房地产产业融合力度加大,房地产业急需供给侧改革的形态下体育产业作为供给侧形成一个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镇项下的体育特色小镇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地产产业高度关联性的体育主题旅游度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场馆运营、体育IP等迅猛发展,体育圈独角兽企业开始萌芽。预计年体育产业投资更趋于理性,体育小镇、场馆运营和体育消费等将被重点关注,冰雪大市场将是政府、资本和企业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