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

| 思恩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材料吧,既然这样,那么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1】

1994年,王琦被组织安排到长春干休所担任医生,主要担负老干部的按摩、针灸等保健服务。王琦上任后发现,干休所的老干部和遗孀中,60%都患有颈椎病、腰腿疼、关节炎等常见病。他下决心练好医术为老干部们缓解病痛,一有时间就到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按摩、针灸等,医术迅速提升。

一次,一位因腰部扭伤而多年直不起腰的老首长上门就诊,王琦诊断后对他说:“相信我,您的腰一定能直起来!”随后的3个多月,他根据老首长的病症采用由表及里的手法,坚持每天为他多次按摩,虽然经常累得汗流浃背,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首长的腰直起来了。20年多来,王琦为干休所老干部和遗孀治疗累计1.5万余人次,有效率达95%以上。他还经常深入训练场,为官兵治疗训练伤。

2003年9月,王琦出席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模范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2】

1969年,王琦出生在陕西的一个工人家庭。

“我从上小学就梦想着有一天能戴上军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后来有机会当兵,实现了我的军人梦。”每每提及参军入伍的初衷,王琦都会如是微笑着说,话语中满满的自豪感。

1985年,16岁的王琦参军入伍,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1986年,王琦如愿来到作战一线。7月的一个晚上,王琦和战友们执行作战任务准备构筑工事时,突然呼啸而来的炮弹向他们猛扑过来,王琦下意识地扑倒战友,巨响过后,王琦被气浪重重掀到空中,又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顿时没了知觉……等他再次醒来,身体多处受伤,左耳震聋,双目失明。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3】

2020年11月,王琦光荣退休,移交至长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西安桥外休养所,但他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

长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西安桥外休养所很多军休干部都曾找过王琦看病,每一次他都耐心接待,精心治疗。当看到一位位患者经过他的治疗解除病痛,重新回归工作岗位,他的身体虽然劳累,但内心深处却非常满足。

每次夜深人静头痛难以入眠时,他都会思考:何为医者?何以为医?以何为医?在一次又一次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守护健康,关爱无界。王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4】

1991年,王琦以西北地区第一名、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录取,毕业后成为长春干休所一名按摩医师。

“虽然我眼睛盲了,但是我心里是光明的,只要心中有光,生活就有方向。”

在干休所,他理解伤残军人身体的病痛和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解除伤痛;在生活中,他悉心接待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患者,为困难群体免费治疗。

在他的帮助下,一位位老干部缓解了陈年病痛;20多名盲人学会了按摩技能,开起按摩店自食其力;1.5万名因家庭贫困拖延治疗的假性近视儿童恢复了视力……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5】

“即使人生不完美,依然可以奏出完整的乐曲。”王琦对自己说,“能将人真正打倒的不是炮弹,而是挫折。我还年轻,还可以学很多东西。”

离开医院后,特等伤残军人王琦没有选择进入荣军院,而是开始学习盲文,迈出征服命运的第一步。他找来盲文自学书籍和磁带,用盲锥扎在盲文纸上练习。那段日子,他房间的床上、桌上、地上,到处都是盲文纸。没过几天,他的手指就磨出了茧子。有好几次,他在心烦意乱中把盲文书撕得粉碎,冷静之后又买来新书继续练习,3个多月后 终于初步掌握了盲文。

1991年,王琦以优异成绩被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录取,学习中医理论和针灸、推拿技术。之后,他进入原第16集团军长春干休所,成为一名军医。

回顾30多年前的那场人生巨变,王琦把自己比作“一棵小草”。他在用盲文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太阳永驻》的序言中写道:“小草的生命力在于顽强,严寒的冬天过去,它就会在沉睡中苏醒,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6】

至今,王琦的身体中仍有七块弹片没有取出、时常隐隐作痛。但从医30余年的王琦,始终坚守着从医时的誓言,仍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每天奔波在为患者治病的路上。

王琦常说:“荣誉只是昔日的辉煌,我要用双手描绘更加美好的明天,永不停息地追赶希望的太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永远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能用伤残的身体为党和人民继续奉献,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7】

“尽管心里极不情愿接受这个‘盲’字,但我深知,盲文将是我与外界沟通联络的一座桥梁,是我今后漫长人生路上的一根拐杖,必须攻克它。”王琦说。

这是王琦迈出的征服命运的第一步。

初学盲文的日子,王琦怎么也不习惯,从汉字到盲文,从一个耳聪目明者到一个连光感都完全丧失的人,需要战胜的不仅是那些扎在纸板上密密麻麻的盲点,更需要心理上的接纳与适应。那段日子,王琦的床上、桌上、地上到处都堆着令他生厌的盲文纸,锋利的盲锥一次次扎在手指上,鲜血直流,但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他暗自鼓励自己:“曾经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收拾不了小小的盲文?”苦心人天不负,许多盲人要用三五年才能掌握的盲文,王琦仅用三个多月就“抢滩成功”。

“一盘磁带60分钟,听完了二百多盘,用坏了三个录音机。”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琦又通过个人努力和部队支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中医理论和针灸推拿。

诚如王琦在保留至今的一篇小学作文中写道:“好男儿应当立志报效祖国。我崇敬战斗英雄,就像葵花永远向着太阳。”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8】

作为一级伤残军人,按照国家的优抚政策,王琦可以名正言顺地住进荣军院,享受平稳又不失安逸的生活。

然而思前想后,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促使王琦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拒绝“躺平”,在新赛道上冲刺!

“我是一名军人,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没有什么能难倒我。我要振作起来,继续做一名对国家、对部队、对人民有用的人。”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9】

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的王琦,积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道德之光照亮人心,用人间大爱温暖社会。

日前,王琦荣获2023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得知这一好消息后,他第一时间给家人和战友打电话分享喜悦。“能获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这是组织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将更好地发扬军人传统,继续为社会竭尽所能做出贡献。”

在黑暗中勇毅前行王琦,心怀大爱、屡建新功,以实际行动践行精忠报国的铮铮誓言,诠释着优秀革命军人的时代风范。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10】

王琦喜欢听音乐,电器行经理得知他就是“盲人军医”,主动把音响按进货价卖给他;“八一”建军节,数名白发苍苍的社区大妈们起早贪黑,细针密线地绣制了一面鲜艳的八一军旗送给他;王琦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找到了温柔善良的妻子。

“我能用一己之力为社会做贡献,我很幸福。能找到我的妻子,我很幸福。”王琦说。

2003年9月,王琦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2009年8月,他被授予“长春市自强模范”及“最有影响力残疾人”荣誉称号。2009年9月,他被评为“全军老干部先进工作者”。2011年,他被授予十一五期间“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他被沈阳军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获金质“学雷锋荣誉章”。2013年8月,王琦当选为吉林省残联副主席,吉林省盲人协会主席。2014年5月,王琦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11】

当干休所开设了推拿室,王琦踌躇满志准备接诊时,干休所的老干部们却犯起嘀咕:新来的医生是位盲人,能行吗?

王琦回忆,自己在“很是冷清”的推拿室坐了3天,才等来第一位患者。他热情地接待了一位犯了腰疼老毛病、疼得来不及去医院的老干部,细致检查后给出通过推拿、针灸治疗的建议。

王琦的诊断结果,与前些日子医院专家给老干部看完CT片给出的判断基本一致,让老干部对王琦产生了几分信任。之后的3个多月里,这位老干部每天接受王琦的按摩治疗,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腰慢慢直了起来。

消息传开,来找王琦推拿、按摩的老干部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王琦在用心工作、积累经验之余,经常前往当地医院拜访专家,提高技术。勤于钻研的王琦还热爱发明创造,他发明的综合治疗仪和自动拔火罐治疗仪获得两项国家专利,野战便携式软组织损伤治疗仪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王琦的治疗下痊愈,他的名气随着患者口耳相传,从干休所院内传到院外,从部队传到地方。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12】

学成归来后,王琦被分配到长春某部干休所,当上了一名专职按摩师,并独创了盲师“双理疗法”。

随着王琦的针灸按摩治疗技术越来越有名气,就诊者一传十、十传百,从部队传到地方,慕名前来求医的地方患者越来越多。无论是大人小孩儿,不管什么时间找上门来求治,只要能够治疗的,王琦总是有求必应,尽心竭力,而且从不收取任何报酬,先后为数不清的地方群众解除了病痛,奏响了一曲曲社会和谐的乐章。

“我是一名医生,给患者治好病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虽然看不见,但有人需要我,说明我还有用,对党和人民还有价值。”王琦说。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王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13】

怀揣坚定信念,王琦迈出征服命运的第一步,他决定从学习盲文开始。尽管心里极不情愿接受“盲”这个字,但他深知,盲文将是自己与外界沟通联络的一座桥梁,必须熟练掌握它。

从汉字到盲文,从一个耳聪目明者到一个完全丧失光感的人,初学盲文的日子十分艰难。锋利的盲锥一次次扎在手指上,鲜血直流,但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许多盲人要用三五年才能掌握的盲文,王琦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

掌握盲文后的他,重新捡起曾经热爱的读书和写作。他采取各种方法,先后阅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几十部中外文学经典名著。这当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他影响最为深远。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理想坚定、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励着王琦不断前行。

“保尔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忠心耿耿,在人生道路上始终是强者。即便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迎接新的生活。我要以他为榜样……”身处黑暗,心向光明,逆境中锻造了王琦坚韧的品格,他重新站立起来,用执着和毅力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14】

“我能帮助别人,说明我是个有用的人,是生活的强者。”王琦说。

多年来,王琦多次协调多部门为盲人义务体检;与残联筹划“盲人励志会”“盲人联谊会”“新春公益朗诵会”“盲人新年亲耳听相声”;组织社会力量筹办大型助残活动;联合媒体举办盲人相亲联谊会……

“他还多次带着盲人看电影,好多盲人现场感动得都落泪了,大家说,没想到我们还有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一天。”王琦的同事何姐说。

王琦说,吉林省现有27.2万盲人,盲人视觉差,但触觉敏感,精神专注,从事按摩有很大的优势,“我想把盲人按摩作为盲人就业的主渠道,积极配合政府和残联组织发展盲人按摩事业,如果盲人按摩有机会纳入医保,对我们将是一个最大的认可和鼓舞。”王琦说。

关于革命伤残军人王琦先进事迹【篇15】

“我的身体还健康,我能为他人带去健康,我能传播健康。”经常把3个“健康”挂在嘴边的王琦,多年来悉心接待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患者,为困难群众免费治疗。有些盲人希望学习按摩技术,他不仅用心教授,鼓励他们自食其力,还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长春市盲人志愿者服务站,面向社会开展义务按摩服务。2012年,王琦被原沈阳军区评为“学雷锋标兵”。

王琦告诉记者,有一年“八一”,附近群众送给他一份礼物。那是一面手 绣的军旗,王琦用手摩挲着,“看到”了群众一针一线绣成的、让他心头发热的两个字——“八一”。

采访过去了两个多小时,王琦从椅子上起身,伸展筋骨,揉了揉手。他身体里还残留着7枚弹片,眼部因受弹片影响红肿胀痛,2023年不得已做了一次手术。由于长期用力按摩,他的双手拇指和腕关节劳损,患上不同程度的腱鞘炎,发作起来钻心地疼。

然而,从王琦轻松的语气中,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平静和坦然。“我心中有个太阳。”近日,王琦获评“吉林楷模”,“一个人盲于目,但不能盲于心。让别人感受到你的价值,才会活得自信和幸福。”

怕耽误王琦下午的诊治,记者尽快结束了采访。坐上返程的轻轨,窗外纷飞的雪花将天地装点得一片纯净。此时,记者脑海中回响起歌曲《小小的太阳》——

“你像一个小小的太阳,有一种温暖……”

2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