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
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供大家参考!
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篇1】
于敏,男,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篇2】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完全小学(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第一小学)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篇3】
1961年1月12日,北京飘着雪花,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兼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于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相继研制出比原子弹威力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回忆说。
1960年,苏联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二机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二机部的科学家副部长,钱三强很了解有哪些“将”可遣“兵”可用。
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篇4】
隐姓埋名30年国产土专家创造氢弹神话,于敏没在西方留过学没喝过一滴洋墨水,这位“国产土专家1号”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一直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的氢弹神话。
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1951年从研究量子场论转行研究原子核。
1961年他又从研究原子核转向研究氢弹原理,虽然原子弹和氢弹都属于核武器,但是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而于敏做到了。
当时国外专家得知于敏从未出过国门,更是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仅靠独自钻研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惊叹他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1号”。
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篇5】
于敏,男,汉族,1926年8月,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他是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隐姓埋名20多年,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篇6】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弹原理的,正是于敏,这个中国自主培养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1965年9—11月,上海,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
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于敏氢弹之父重要事迹【篇7】
1926年8月16日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出生
1926年8月16日,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出生。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