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

| 思恩

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既然这样,那么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供大家参考!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篇1)

经过查漏补缺,薛其坤在第三次如愿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物理所学习了一年多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了表面物理科研之路。

在读博士一年半后,薛其坤有了一个接受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联合培养的机会,这是日本最古老的大学附属研究所,即使语言不通,他也很乐意出国长长见识,接触更好的实验设备。

但薛其坤不知道,这个实验室有着铁一般的规矩:早晨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全员遵守,不得违反。

虽然薛其坤在去日本前就知道那里管理严格,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导师樱井利夫会是连标点符号错误都会严厉指出的人!导师的严厉加上不懂日语的不便,让薛其坤从宽松的环境直接进入了高压环境,过得非常痛苦。原本打算在日本多转转的他,最终连自己大学所在的仙台市都没怎么游览过,生活中只有“吃饭,睡觉,做科研”三件事,彻底告别了过去喜欢的足球、武侠小说等娱乐爱好。

“困啊,真困,在马桶上都能睡着”,回忆那段磨人日子的薛其坤笑着说。他承认自己当时很想离开实验室,想回国,想家,“那时候也没有排解消遣的方式,只能靠自己反思,要不断朝好的方向想,辩证地去想”。所幸那个时候他已经到了能冷静思考的年龄,所以在几乎忍受不了时,能通过思考冷静下来。

这里也有作为中国人的决心在起作用——在长途电话里听到儿子背诵《我是中国人》的课文时,他很想为国人争口气。

最后,薛其坤坚持了下来,科研进展慢慢变得顺利,成为了实验室中的得力干将。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因为出色的研究成果受邀第一次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作了邀请报告,渐渐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回首来路,导师严谨的科研态度让薛其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将这样的习惯延续了20余年,在高强度的攻关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并且真正享受这种科研生活。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篇2)

1996年,薛其坤被邀请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作报告,糟糕的英语口语让他不知所措。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把要讲的每个英语单词、每句话都写下来,模拟练习了80多遍。当听到掌声与赞扬时,薛其坤觉得“像夏天渴时喝了冰水一样,很舒服”。

博士毕业后,他跟随导师樱井利夫留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研究所工作。但国外的正式职位并没有让他安心,“我始终无法踏实下来,即使去买家具,也不愿意买太好的”。他始终惦念着回来报效祖国。

终于,在36岁那年,机会来了。1998年,凭借出色的研究能力,在材料科学领域已颇有名气的他通过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正式加入物理所工作。

凭借超强的吃苦能力和扎实的研究能力,短短几年,“皮实”的薛其坤就获得了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内的一批颇具分量的荣誉。2005年,薛其坤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时,他刚过不惑之年,是那一批当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篇3)

1996年,薛其坤受邀参加最大规模的美国物理学年会,不擅长英语的他把发言稿重复练习了80多遍,从发音到表情再到动作手势,没有一处遗漏,确保自己万无一失。

1999年,薛其坤响应国家号召回国,为我国物理学研究提供支持。2004年,他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次年,薛其坤入选中科院院士,而此时的他才刚刚41岁,要知道,刚刚过去的2019年入选的最年轻的一位院士是42岁,由此可见,41岁对于院士这一头衔显得很年轻了。

薛其坤并不算是天资多么聪颖的人,但他肯学,能真正脚踏实地地用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反复练习80多遍英文发言稿,最终为自己赢得了一次精彩的报告。他的高光时刻是厚积薄发的努力所造就的。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篇4)

对于量子霍尔效应,薛其坤打了个比方:普通状态下的电子运动轨迹是无序的,时有碰撞。量子霍尔效应里的电子在外加磁场的情况下,运动在“高速公路”上,分道行驶。

而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无需在材料中加外磁场,即可实现电子的“分道行驶”。这解决了外加磁场在实际应用中“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不适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这几大难题。

薛其坤介绍,拓扑绝缘体上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华裔科学家张首晟等人在2008年首次提出。然而实际中,能够制出满足实验需求的拓扑绝缘体材料绝非易事。

薛其坤及其团队却勇敢担起使命。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篇5)

2013年4月10日,薛其坤带领他的团队在北京宣布,首次从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相对于在强磁场下可以让电子有规律地运动却不损耗能量的“量子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理论上讲就是在不需要强磁场之下,也能使电子运动没有能量损耗。为此,世界多国的顶尖科学家都在苦苦探寻。2008年起,薛其坤率领团队,经过4年多攻关,终于找到一种叫做“磁性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特殊材料,并在对它的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个发现,可以在未来电子器件中发挥特殊作用,比如研制出低能耗的高速电子器件与芯片等。这项重大基础物理学成果,被认为“很可能引发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这个历时4年多的实验,可以说是薛其坤的一个学术巅峰,也是他人生的一个缩影,不畏艰难,在追求极致中享受幸福。

薛其坤常对学生说:“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努力可以无穷”。为了率先实现突破,薛其坤一星期工作六天,每天的科研都从早7点进行到晚11点,大家给薛其坤起了外号,叫“7-11教授”。实验中所需的一种亮晶晶的小薄片,上面有一层肉眼看不见的薄膜,这是由原子一层一层铺上去的,只有五纳米厚,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每制作一个,都极其困难。但从2008年开始,薛其坤和团队制作了上千个这样的材料进行实验。虽然非常辛苦,但乐在其中。薛其坤说,不断看到新的实验结果,艰苦努力解开一个个谜团,取得科研上的新进展,感到非常充实和幸福。要快乐地,但是又有责任地追逐梦想。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篇6)

这是一位从科学中获得快乐的科学家。他得过许多奖: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陈嘉庚科学奖;他的头上有许多光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就在_年前,他的团队在实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凝聚态物理中,量子霍尔效应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实验分别发现于1980年和198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次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量子霍尔效应家族最后一个有待实验发现的重要成员。

这一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关注,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

关于薛其坤的个人人物事迹(篇7)

如今已是国际知名的实验物理学家的薛其坤读书时并不喜欢实验。“应该说我更愿意学习课程内容中的理论,对实验不是特别感兴趣,而且做实验后写的报告自我感觉很好,却没有好成绩,对我也有点打击。”不过这并不是他不喜欢实验的真正原因,薛其坤娓娓道来,“很重要的原因是实验一般是下午做,有时一做一下午,耽误踢球。”薛其坤很实在的说,4点半是足球时间,如果5点钟还没做完实验,会觉得十分厌烦。

很难想象这位身材瘦削,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的科学家也曾是运动健将,他还说自己当时《足球报》读者,期期不落。运动确实是薛其坤的爱好,也许正是这些爱好练就了强健的体魄,为“7-11”的生活节奏打下了良好基础。后来他还把中国科研的方向和目标,比作追求足球、篮球这样世界运动的第一,不是自娱自乐的小打小闹。

薛其坤毕业后分配到了曲阜师范大学做助教,平时就是给学生判作业,帮助答疑,“我的工作相对来说非常轻松”。轻松的代价就是两次考研失利,众所周知的两个39分,第一年高等数学39分,第二年普通物理39分。 “当时没考上,心情确实不愉快,但时间很短,因为我本人很乐观,总是往好处想。”薛其坤觉得,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练了人的意志,培养了自己乐观的性格。,薛其坤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

2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