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

| 思恩

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既然这样,那么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供大家参考!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1

刘松青,男,1978年7月出生,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上苑村村民,现为漳州盈塑工业有限公司研发部项目工程师。他勇救三名落水少年,却悄然离去未留姓名。获救少年的父母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救人英雄身份后,感谢这位挽救了三个家庭的救命恩人。2023年4月19日,刘松青上榜2023年第一季度“福建好人榜”。

危急时刻勇上前,3次往返深水区

2022年7月31日15时,刘松青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华安县仙都镇上苑村省道308公路边的小溪里游泳。当他们到达时,溪里已有四名年龄15岁左右的少年在游泳。刘松青当时并未在意,但在带着孩子们游了大概十几分钟后,刘松青突然听到一名少年在呼喊“救命”,他循声而去,发现不远处另外三名少年在水中上下沉浮,并有呛水的迹象。危急时刻,刘松青没有犹豫徘徊,他立即交代自己的两个孩子待在原地不动,随后迅速游到三名少年附近,将其中两名呛水较严重的少年撑起拖拉到浅水区后,立刻回头再去营救第三名少年,然而此时第三名少年已不见踪影沉入水底。

人命关天不言弃,全力施救解危机

由于当时河水正在上涨,水面较为浑浊,刘松青无法立即判断出少年在哪个方位,他心急如焚。突然间,刘松青看到水面上浮起一只拖鞋,判断大致位置后,他迅速游到拖鞋附近,脚刚好触碰到少年的身体,他毫不犹豫潜入水底,用尽全力将少年举起并拖到浅水区。

三次往返深水区,刘松青已经明显感觉体力不支,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检查3名少年的状况并实施急救措施。此时第三名少年已全身僵硬,嘴唇发黑,两眼发白失去意识。当时刚好有人也过来游泳,刘松青就大喊请他们帮忙一起将人抬到岸上。刘松青顾不上连救三人后身体的疲惫,马上开始对少年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经过几分钟不间断按压后,少年的嘴唇慢慢恢复红润,意识逐渐恢复,直到完全清醒后将他扶起,刘松青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早已筋疲力尽的他,直接瘫软地坐在一旁。

见义勇为不留名,善行义举暖人心

稍事休憩后,刘松青和三名少年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询问其身体舒适与否,发现无大碍后交代他们一定要告知家长去医院检查一下。准备离开前,刘松青还向他们再三确认有没有打电话给家长,听到他们说已告知父母并在等大人过来时,他才放心先行离开了。刘松青回去后并没有把救人这件事放在心上,随着时间推移也慢慢有些遗忘了。却不想在9月初,被救少年的家长才得知孩子被救的事情,到处打听救命恩人,最终找到刘松青老家的邻居,才与刘松青联系上。

原来,孩子因为怕被责骂,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知家长,后来家长发现他夜里经常做噩梦,觉得不对劲几番询问,最后他才将那天发生落水被救的事和盘托出,家长知道后难以释怀,便托人到处寻找救命恩人。由此,一段英勇救人的义举才浮出水面。

“这件事是举手之劳,在那个危急时刻,根本没有时间去犹豫去徘徊,只想着尽快把几个孩子救上来。”刘松青说,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危险的情况,自己还是会不假思索地去救人。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2

李琴,女,汉族,1983年2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南华书院负责人。19年前,她放弃出国深造,选择扎根乡村,把自己200平方婚房打造成图书角,每月自费一半工资购买书籍,免费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阅读和借阅,南华书院由此诞生,共惠及周边六十几个村庄几万民众。她创办“润物细无声”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利用周边图书资源,举办了300多场大型活动和500多场阅读活动,启发农村孩子的阅读兴趣,用知识照亮农村孩子的未来。疫情期间,她组建“顺风车队”,把书香送进千家万户。她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帮扶孤独症儿童、疫情防控等各类公益活动,身体力行传播社会正能量。

2022年5月被福建省委文明办评为2021年“福建好人榜”身边好人,被福建省妇联评为第十三届福建省五好家庭;2023年8月,被福建省委宣传部评为“福建省优秀阅读推广人”;2021年12月,被福州妇联评为福州市首届巾帼志愿十大感动人物;2021年12月,被福州市委文明办评为第十六届福州读书月“读书明星”;2023年11月,被福州市委文明办评为“第八届福州市道德模范”。

创办书院 点亮阅读梦

19年来,李琴在自己婚房开办书院,虽然家人不理解甚至有怨言,但在她的坚持下,书院一直对外免费开放。书院整洁明亮,高低书架上摆满书籍。中午附近学校学生吃完饭,便会来书院阅读休息。

书院的创立,源于2005年的一次偶然。李琴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班上有一名孤儿,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与教育,李琴收养他并经常带他去书店看书。后来,她便拿半个月工资购买书籍,让他在家中阅读,同时也供附近学生免费翻看。随着购买的书籍和阅读者的增多,南华书院诞生了。曾有一名被收养的孩子国外留学归来,主动为书院设计院徽。李琴说,“孩子的成功,更让我坚信阅读能够改变人生,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免费开办书院的原因。”

成立团队 倡导共享阅读

她善于用独特的方式把各学科知识趣味化、通俗化,经常组织父母带着孩子,到田野、草地、山林等开展亲子阅读,不仅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掀起家长学习热情。19年来,她凭着坚强毅力和满腔热情,为乡村家长和孩子举办了300多场大型活动和500多场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为推广乡村阅读,她带领各行各业的乡村妈妈创办“润物细无声”志愿服务项目,引导他们利用共享资源抱团取暖,通过流动自家书箱分享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并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引导孩子阅读学习。

公益互助 传递社会温暖

2015年,她成立“家长互助会”,共享学习方法和优质资源。2016年,组建“救灾后勤队”赴闽清抢险救灾。2017年,亲自培训图书管理员和志愿者,轮流负责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和2019年她组织团队帮助全国最大的孤独症儿童组织“心启航”助力融合教育。疫情期间,她变身“顺风车队”,带领团队为各村庄儿童分发学习资料,把书香送进千家万户;团队志愿者变身疫情防控志愿者,帮助检测核酸、录入信息、维持秩序。2023年,完成了200场“行万里路”户外阅读活动,带领家长与孩子了解身边的历史与风土人情,她每年乐此不疲地忙碌着。目前,李琴的团队有200多名志愿者,她们在李琴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

19年的公益路,李琴总是默默付出,以身示范,影响群众,借众人之力为灯,以知识的智慧为方向,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和希望。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3

张映,女,汉族,1979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武陵山村村民。

面对前任丈夫的意外离世,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女儿,她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面对现任丈夫的热烈追求,她提出唯一的要求,那就是要带着公婆和女儿一道“出嫁”。26年来,张映如亲生父母般侍奉着公婆,用孝义书写作为一名儿媳的责任和担当。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4

杨明,男,1992年7月生,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灵地镇杨源村村民。2023年8月,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黄金海岸,一对母子在礁石上拍照不慎落入海中。杨明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海中,救出落水母子,在场群众连连点赞。杨明曾获“福建好人”。

湍急海浪中勇救落水母子

2023年8月7日下午,一对母子在石狮黄金海岸的礁石上拍照,男孩脚一滑掉入海中,救子心切的母亲也跳入海中。实际上母子二人都不会游泳,只能抱在一起任由湍急的海浪把他们打到深水区,不时呼喊着“救命!救命!”同在礁石上拍照的几名游客都不会游泳,不敢贸然下海营救。当时的海浪又比较大,大家只能在岸上着急呼救。  “快,有人落水了!”此时,远在200多米外乘凉的杨明听见呼救声,急忙跑了过去。事后杨明回忆说:“听到呼救声也就一两秒钟,我就冲了过去,没有时间多想,第一反应就是救人。”刚到礁石上,他与另外3名男子手拉手试图将这对母子拉上来,却因海浪太大无法够到海里的人。“危险,带上救生圈再下去。”岸上有人带着救生圈边喊边赶过来。“来不及了!”杨明看着海里的母子回答道。此时情况已经万分紧急!杨明毫不犹豫跳入海中。海浪一个接一个袭来,杨明游得有些吃力。每当他奋力往前游了一段距离,一个巨浪袭来,又把他狠狠打了回去。加上在海边奔跑了200多米,杨明有些体力不支。当时又正值涨潮,海浪接二连三地拍打在杨明身上。但是他没有放弃,越挫越勇,找准时机鼓足劲儿向落水母子游去。10米、5米、3米、1米……终于,他靠近了落水的母子。在水中无法同时抱起两个人,杨明只能顺着海浪拍打的方向,艰难地将母子慢慢地往岸上推。快游到岸边时,另一个小伙赶来帮忙,和杨明一起将人拉到沙滩上。幸运的是,落水母子经过简单处理和休息后并无大碍。

英勇救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个小伙子确实很勇敢。海浪那么大,万一有什么闪失,自身难保。”“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暗礁,加上那么大的浪,一般人不敢轻易跳下去。”“那天海浪很大,在礁石密布的海域是非常危险的。一个海浪袭来,如果打在人的身上,身体极有可能会触碰到礁石上,发生危险。”在场的游客纷纷对杨明竖起了大拇指。  回想当时情形,杨明的妻子黄女士仍心有余悸,她说:“我觉得杨明很勇敢,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救完人后,细心的群众发现杨明手臂被石头划伤了。杨明却说:“这点伤没什么,回去上点药就好了,只要母子俩安全就行。”  杨明在千钧一发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挺身而出、临危不惧,挽救两条生命,传递了满满正能量。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5

刘菊明,男,197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规划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

23年献血55次,用热血诠释“退役不褪色”。刘菊明在三岁时患过一次重病,甚至医院都签发了《病危通知书》,但经过医生的不懈努力,挽救了他的生命,于是他从记事起就怀着一颗报答祖国和社会的感恩之心。他第一次了解献血知识是从19岁开始,并从此一直坚持有规律的无偿献血。从2000年至今就拥有19本无偿献血证(卡),23年来,他义务献血55次,其中献全血17次共4600毫升,献机采成分血38次供给63个治疗单位,为社会各类病人捐献血液17200毫升,这比他全身换4次血液还要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多年来的无偿献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分别受到了广州市、广东省政府及原国家卫生部的隆重表彰,2023年更获得了由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红字会总会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还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和家人支持无偿献血,多年来,刘菊明参与由广州市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组织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17场次,派发宣传单张3800份。据不完全统计,在他的积极宣传和带动下,约有150位市民和亲友参与了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31000毫升,得到了广州市血液中心的肯定和好评。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6

杜志荣,男,汉族,1933年8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和平区“文明先锋”宣讲团成员,和平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传统教育分团团长。离休38年,他为青少年义务宣讲红色故事、开展革命教育近2500场,受众达20余万人次。2019年,他作为志愿者代表受到亲切接见,曾获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赤心向党,退伍老兵义务宣讲

离休后的杜志荣偶然发现,许多青少年对党的历史了解不多,他主动联系社区,表达了要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讲给孩子们听的愿望。这一讲就坚持了38年,从为国戍边疆讲到屯垦万亩良田,从高原的风霜雨雪讲到戈壁的酷热荒凉……杜志荣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们听,带他们感受和平时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每次宣讲,杜志荣都会给孩子们留出提问的时间,还会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特点,自制一些小卡片、小物件,激发孩子们的兴趣。2022年,在第二南开学校西藏班的宣讲后,一位来自西藏的学生被老人在阿里的奋斗经历所打动,她激动地说:“以后我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像杜爷爷一样为建设美丽繁荣的西藏贡献自己的青春。”

38年来,杜志荣的足迹遍布和平区乃至天津市各社区、学校、军营、机关。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每次宣讲都不收任何报酬。近些年,主办方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提出接送他,他都会严词拒绝。每次宣讲,他都穿着洗到泛白的绿军装,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2021年,杜志荣搬到近郊的新房子,以前10分钟的路程,如今要骑一个小时,骑不动了他就坐公交、自费打车,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言犹在耳,耄耋老人再起航

2019年1月,86岁的杜志荣受到的亲切接见。的嘱托令他心潮澎湃,握着的手,他暗下决心,“只要还能动,我就要把红色故事讲下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爱党爱国的种子种在更多孩子们的心里”。

2022年7月,90岁的杜志荣不小心摔倒磕破了头,缝了7针,儿子“下令”他一个月不要出门。可他说,自己已经答应了后天四平东道小学的活动,无论如何也要参加。第三天,他用帽子遮住了纱布,坚持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举行升国旗仪式,又到吉鸿昌烈士纪念馆,给孩子们讲烈士的英雄故事。

虽然年事已高,但面对宣讲的邀约,杜志荣几乎来者不拒,甚至一天之内讲了4场。5年来,杜志荣作为和平区“文明先锋”宣讲团成员,参与了“学习教育”“红色故事汇”、党的等多项主题宣讲,给孩子们讲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讲中国革命历史,讲改革开放40余年的巨大变化,成为孩子们心中最亲近的“杜爷爷”。

薪火相传,成立志愿宣讲工作室

杜志荣不断拓展宣讲方式,创新活动形式,他把身边志同道合的“五老”志愿者组织起来,成立了“杜志荣工作室”。

这群平均年龄71岁的老人们在杜志荣的感召下,投身到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今年63岁的退休党员孙保才,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一次,他陪孙子参加宣讲活动,听了杜志荣的讲解,对中国几十年来的变化深有感触。2023年4月,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加入工作室,也成了一名基层宣讲员。

杜志荣工作室相继建立了“五老宣讲阵地”“雷锋中队”“张思德中队”“黄继光中队”,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增强孩子们爱国爱党情怀。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工作室在新疆路、宁夏路、林泉社区等7个社区成立了“流动花朵”小课堂,关注随迁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

如今,杜志荣已年逾九十,但他依然活跃在志愿宣讲的舞台上,他说要用余生把党的故事讲给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7

姚鸿滨,男,1944年8月生,江南大学退休教师。姚鸿滨从副教授岗位退休后致力于研发“智慧助老”项目,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他利用专业知识先后研发出“鸿钟码”“汉字工具箱”等软件,2014年起自费出资6万余元购买18台电脑、编印“零起点”学电脑教材及光盘,先后在社区免费举办电脑培训班14期、打字班11期、智能手机班5期,受到社区老年人欢迎。姚鸿滨荣登“江苏好人榜”,曾获中国科协2023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其家庭荣获江苏省文明家庭称号。

“鸿钟码”科技研发助力摆脱“电脑盲”

姚鸿滨长期从事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汉字输入法方面的研究,退休后,他与夫人柳德钟便思考如何发挥余热、更好服务社会,将学识和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不熟悉拼音的实际,姚鸿滨夫妇用二十多年时间开发出“鸿钟码”“汉字工具箱”软件,他们每天在电脑前精雕细琢,6763个汉字的汉语拼音、2万多个汉字的笔画,都要一个个输入到电脑中,不允许有一个错误。为了扩大志愿服务受众面,在无锡市老科协和江南大学老科协的支持下,姚鸿滨申办了民非企业“鸿钟语言文化发展中心”。2015年,为让老年人系统地学习电脑、网络知识,学会电脑打字,会用WORD编辑文章,他依托民办非企业单位连续申报了两期无锡市公益创投项目——《提升老年人学电脑、上网能力》,并自费编写、出版了《零起点学电脑、学打字、学上网》教学光盘及操作手册,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2017年开始,姚鸿滨给新疆阿合奇县先后捐赠了120套《汉字工具箱》教学软件,有力地支持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工作,新疆阿合奇县受益班级达80多个,受益学生达到3000多人,作为民族双语教学学会成员,姚鸿滨希望能够通过这小小的软件,架起教育文化沟通的桥梁,辅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为促进民族团结作出积极贡献。

“银发数字教室”让老年人追上智能时代

考虑到部分老年人与时代脱节,想学上网知识但又没地方学,从2014年开始,姚鸿滨便办起了“零起点学电脑、学打字、学上网”的免费电脑培训班,他想把自己研究多年且简易好学的“鸿钟码”教给社区老人,让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交流,上网找找资料。这个想法得到全家人一致通过。全家出资6万元与无锡市梁溪区惠山街道曹张新村第三社区共建“银发数字教室”,在每台电脑里安装了他和爱人柳徳钟共同研发的“鸿钟码”“汉字工具箱”软件,方便不会拼音的老年朋友学打字。多年来,姚鸿滨已免费举办电脑打字班11期,电脑培训班14期,老人智能手机班5期。每期电脑培训班12天,每天6个课时,3小时上机实习,免费培训了近千名老人。2018年,姚鸿滨又开始举办了两期免费的“零起点学智能手机”培训班。受疫情影响,姚鸿滨把原计划的线下学习班改为线上教学,通过微信群进行授课,共有40多位“银发”学员顺利结业,让社区的老年人能系统地掌握智能手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会从网上下载并使用重要的手机应用软件、在网上订餐购物、使用电子地图导航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培训班学员姚群感激地说:“经过这个学习班,拉近了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感谢你们给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2021年,在无锡市图书馆的支持下,姚鸿滨将电脑房改装成电子阅览室,将每台电脑和无锡市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连通,每周三下午,电子阅览室都向公众免费开放,风雨无阻,给学员分享图书资料、经典影像资源等提供便利。该电子阅览室已被江苏省老科协授予“江苏省老科协科普教育基地”,被无锡市老科协授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被无锡市梁溪区妇联授予“姚鸿滨最美家庭工作室”。

“相敬如宾、言传身教”让文明新风代代相传

姚鸿滨和柳德钟都是上海人,他们在大学时代相识相恋,患难与共。姚鸿滨夫妇现已年过八旬,但仍然投身于各类公益事业并乐在其中。除了社区的电脑学习班,在市、街道、社区的各个公益活动中,常有姚鸿滨夫妇的身影,他们也带动了更多人投入公益。在姚鸿滨夫妇的日程表中:“开展‘银铃课堂’教学”“进行智能手机学习宣传公益活动”“关于‘听书资源’和‘电子期刊’资源的讲座”……每一次的公益活动,都是由姚鸿滨和柳德钟一起共同完成的,两人这样志趣相投、相濡以沫地生活了55年。目前,姚鸿滨夫妇的两个儿子早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工程师,孙女近期也获得了“无锡市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两个儿子都很支持父母的这份事业,出钱、出力、出时间帮助父母一起做公益。“凡涉及数学模型、软件方案等问题,都是我和我夫人一起讨论,我主要负责模型的建立、实施、数据的生成等,我夫人则负责大量具体的工作,例如码本的输入、校对、描字、校对文稿等。小儿子是复旦的软件工程硕士,有关方案和模型等问题,我们都一起讨论,有关技术上的难题,就都由小儿子来负责了。”提及家庭的付出与帮助,姚鸿滨感到非常骄傲,正是这一家子共同出谋划策、各司其职,才能以夫妻的相敬如宾、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出家庭的幸福,诠释出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

十几年来,姚鸿滨发挥自己所长不断为社会、为学校、为青少年、为老同志服务,离岗不离责、退休不褪色,姚鸿滨说,他想要把科普教育基地做成一个“孵化器”,通过招募一批志愿者学习培训,让老年人的智能化教育变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让更多老人年享受到新时代带来的科技成果!

关于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事迹介绍精选篇8

汪笃义,男,1986年2月生,中共党员,黄山明明德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主管。汪笃义出生在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一个偏僻的村民组,以前家中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2003年,他从职校毕业,应聘到杭州一家轴承生产企业,从事机床操作工作。在那里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快便成为车间里的业务通。2016年,他带着学到的技术回到家乡,入职黄山明明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扶贫车间,用技术和汗水带领广大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他率团队参与各类研发获国家专利8项,其中双列角接触轴承产品成功替代进口,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新产品”;“核电堆顶风机专用轴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技术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他在公司开办“工匠学堂”,在他的亲手培训和指导下,公司有70人考取初级工证书、48人考取了高级工证书、31人考取磨工技师证书。汪笃义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勤学苦练,用双手擦亮出彩人生

1986年,汪笃义出生在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的一个偏僻村民组,父母均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汪笃义家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2003年,17岁的汪笃义从安徽行知职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杭州人本集团中型轴承有限公司实习。少年背井离乡,承载的是父母的希望和家庭的重担。“好好干,得让日子好起来!”汪笃义当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点真本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就这样,汪笃义与轴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实习开始,汪笃义就有一颗好学的上进心,他一边认真工作,一边向老师傅讨教经验。从了解配件名称到熟悉每道工序,再到图纸解读、拆装配件,几年下来,汪笃义的业务能力脱颖而出,成为车间里的业务通。说起汪笃义,领导和同事们对这个勤劳又聪慧的小伙子无不称赞。

2016年初,抱着家门口就业的想法,汪笃义参加了歙县县政府组织的扶贫招聘会。黄山明明德集团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急需一名机械维修保养方面的老师傅,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维修水平的汪笃义很快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公司希望由他牵头带个队伍,挑起全公司机械的维修保养的担子,汪笃义在现场考察后便欣然答应。在他上任之初,也有人泼来冷水:“修理工作之前都是烫手的山芋,没人敢接,你操那心干啥?”汪笃义淡然回复:“我是班子主管,也是共产党员,这些分内事自然要主动扛起来。”汪笃义心里明白肩上担子的沉重,脏活累活都身先士卒,他以单位为家,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车间里,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维护工作中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汪笃义的带领下,公司的维修保养工作走上了正轨,不仅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维修资金,而汪笃义通过奋斗和努力,在公司里站稳了脚跟,带领全家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新生活。

深学笃行,把平凡工作干到极致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虽然当上了技术主管,但是汪笃义没有安于现状,他把生产现场当课堂,把同事当老师,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又把活知识变成了真本事。2017年,他不仅通过参加省人社厅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考取了轴承磨工技师证书,还参与到新产品研发。面对全新的挑战,爱学习、爱钻研的汪笃义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技术难关,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我修养,渐渐成为研发团队中的骨干,历经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汪笃义和同事们完成了核电站堆顶风机专用电机轴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并荣获安徽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0年,公司首次接到新型农用机偏心轴承生产任务,如果按照原工艺,生产出来的轴承外圈很紧,损伤钢球,投入生产后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面对技改难题,作为技术骨干的汪笃义当仁不让,主动参与设计。汪笃义和同事们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连续奋战半个多月,设计修改30多次,创新研究制作了装夹,使轴承精度得到改善,效率提升50%以上,向客户提供了轴承样品,产品合格率达97%以上,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成功完成研发投产任务。由于新型农用机偏心轴承技术得到了提升,现在每个月小批量一万台套的订单,就能为公司创造产值六七十万元。2023年,他与研发团队一起,开发了26个新产品,为企业增加订单产值超千万元。把职业做成了专业,汪笃义人生也实现了升华。

传承技能,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经验传授给新人,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好地成长。”这是汪笃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注重积累每一次产品研发的经验,并不遗余力地传授给其他工友,把枯燥的生产加工原理、材质选择要求等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手把手传授机器操作流程。车间里,时常能看到汪笃义热心指导、耐心传帮带的身影,几年间,在汪笃义的培训指导下,公司70人考取初级工证书、48人考取了高级工证书、31人考取磨工技师证书。尤其是员工汪桂沅,虽然磨工操作技术不错,但对考试心存畏惧。“我自己解决不了的,我会请教他,他也很乐于助人,特别是设备方面,我们有不懂的,经常去问他,他也会毫无保留地教我们。” 在汪笃义手把手的指导之下,汪桂沅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磨工证书。在心怀单位、忠诚奉献的职业实践中,汪笃义成为公司党员示范岗的典范,被委以生产主管的重任。

在公司,他是传帮带的好师傅,在家乡,他是有口皆碑的好乡亲。2021年,在安徽省优秀党员表彰会结束后,他立马将奖金捐给村里的困难群众。汪笃义说:“以前家里比较困难,村民一直关心照顾我,见证我的成长,现在我想用我的一点小心意,去回馈他们。”在得知村里有困难户就业困难,汪笃义通过公司和同事,积极为他们与企业牵线搭桥,为 7个困难户找到了称心的岗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从业21年来,汪笃义始终如一,脚踏实地,践行党员标准,他身上“好学、善思、务实”的工作作风感染身边每一个人,书写新时代党员新篇章,实践入党时的誓言。

23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