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

| 徐球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有哪些大家清楚吗?好人事迹值得大力弘扬,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1)

陈树伟,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龙口边检站,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获评国家移民管理局“最美支教”。

2021年,两次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和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的陈树伟主动报名赴广西三江开展支教帮扶。300多天的相处,让陈树伟和当地学校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023年,始终牵挂着孩子们的陈树伟决定再赴广西支教。针对当地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的情况,陈树伟课后主动增加两个小时免费辅导,周末家访为个别学习困难的孩子补课……辛勤付出换来了可喜的成果,陈树伟所教班级成绩连续多次排名全乡前列。

教学之余,陈树伟一直在努力争取爱心援助。经他协调的捐助,不仅为27名困难学生落实助学金,还连续三年帮助104名学生完成“微心愿”。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2)

陈元生,男,1970年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福建省泉州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装备组组长。2021年8月,陈元生加入泉州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并担任装备组组长。入队以来,他始终牢记初心,冲锋在前,累计参与公益救援服务达1417.5小时。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晋江登陆后,陈元生随蓝天救援队到南安市洪濑镇执行转移洪灾受灾群众任务。

在连续开展了9个多小时的救援后,7月29日17时35分,陈元生因劳累感到身体不适,紧急送医后抢救无效,于当晚8时不幸牺牲。陈元生曾获泉州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年度优秀队员1次、优秀组长1次。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3)

蔡文,男,1982年3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州市平潭人,生前系中铝集团中铝瑞闽制造二部技术组机械支持工程师。

2023年7月14日,蔡文在接女儿放学途中,不顾生命危险跳进污水井中,成功营救两名井下昏迷人员,自己却因吸入过量有毒有害气体和体力透支不幸牺牲,年仅41岁。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4)

罗徽,男,199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国网福建三明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超高压运维班班长。从获得一本最基础的变电运维上岗证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罗徽用11年青春诠释了一名电力设备“全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罗徽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明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5)

俞迎春,男,1974年1月生,上海一家家常菜馆店主。

这不仅是一间家常菜馆,也是街道为老助餐点之一。每到中午,店里总是满满当当,有老人步行穿过3条马路来这里就餐。店主俞迎春招呼好来就餐的老人,又拎着打包好的盒饭匆匆奔向岭南路700弄小区,那里有5位困难老人等着他将热腾腾的午饭送上门。

每日为5名困难老人提供免费的“暖心午餐”,他已坚持了整整20年。俞迎春曾荣获上海市“慈善之星”、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等荣誉。

2000年,从崇明农村来的俞迎春夫妇怀揣500元现金,在岭南路上落了脚,开起了小餐馆。起初人生地不熟,选址、办营业执照、装修、招员工等都得操心。街道十分重视这些新入驻的商户,主动帮他们“落地生根”。很快,这家小店凭借物美价廉的菜品赢得周边居民欢迎,夫妻俩也在这里安了家。

有了归属感,俞迎春一家人一直记着社区对他们伸出的援手。一墙之隔的岭南路700弄居委会常在传统节日开展为老服务活动,俞迎春主动表示:让老人们来自己店里。自2004年起,每逢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他请困难老人们上饭店团聚,也请居委会排摸了小区困难老人情况,每日为老人送餐。他说:“在创业初期,得到过周边小区居民的帮助,现在也应该为小区出一份力。”于是从2004年开始,邀请老人到饭店过节,每天给困难老人送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6)

杨仲清,男,1943年9月生,中国民俗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山西省音协会员。杨仲清从6岁开始演唱民歌,75年坚持不懈搜集、整理、改编、创作保德民歌达500余首。他退而不休,成立保德民歌培训班,11年间坚持免费办班上课,培训累计1万余人次,学员遍及晋陕蒙地区。杨仲清曾获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德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

杨仲清从6岁开始演唱民歌,坚持了75年。中学时期登台演出,参演了《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等剧目。1963年8月参军,杨仲清积极参加部队文艺宣传队,在连队给战士们教唱歌曲,到基层边卡哨所慰问演出。1965年参加兵种汇演,获优秀节目奖。1968年退伍后,分配到兴县化肥厂,1971年调到保德化肥厂,不管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他的歌声。1972年,杨仲清参加职工文艺演出,以一曲《走西口》在保德一举成名。1976年,他首次参加地区组织的民歌调演,后来多次参加全国、华北、省、地文艺调演,越唱越响亮。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7)

董家慧,男,1963年3月生,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皮防所退休医生。1984年,董家慧从卫生院调入皮防所,40年来他提着药箱,爬山看病、打针换药,行走在大山深处的“麻风村”,即便退休也未停歇,用真情换来病患的美好生活。董家慧曾获“马海德奖”、“江西好人”等荣誉。

上世纪80年代,麻风病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在南康区麻双乡坝孜村,有一个特殊的村落,这里居住的都是麻风病康复者,人数最多时达600多人。1984年,董家慧从卫生院调入皮防所。面对家人的不理解甚至反对,他就说了一句“工作需要”,毅然背上行囊便来到“麻风村”,正式加入到与麻风病艰苦斗争的战役中。因为村里的病患都有不同程度的畸残、口角歪斜、眼球突出等症状,有的病人下肢、足底发生感染溃疡,即便戴上了口罩,仍然闻得见阵阵臭味。

打扫呕吐物、清理排泄物、为病人上药……这些工作让董家慧不断地恶心呕吐,根本无法“喝下一口水、吃上一口饭”,慌乱无措时,他甚至想到了退缩。在坚守和退缩两种复杂心理斗争的时候,一位被亲人嫌弃而独居的麻风病老人对他说,“董医生,你要是走了,我们怎么办”。这句话犹如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他原本就摇摆不定的心里,是去还是留?董家慧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董家慧用村内广播大声对着所有麻风病患者郑重承诺:请大家放心,董医生不走!为了践行这句承诺,他留在了“麻风村”40年。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8)

他是一名普通的司法工作者,是一名基层的人民调解员。二十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情系群众,用真诚与爱心调解纠纷,用智慧和法律维护和谐,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又是一名传递爱心的红十字志愿者,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他组建了平型关义工联合会,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在志愿服务事业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灵丘县红十字会副会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负责人——葛才贵。

一大早,灵丘县武灵镇石磊村来了一位乡亲们都熟悉的老朋友,曾经在这个村当过扶贫工作队长的葛才贵今天回村看望村里80多岁的郭良枝老人,之前老人视力残疾二级,仅靠一只眼艰难生活,后来另一眼睛白内障加重,最终导致了双目失明。葛才贵了解到老人的痛苦与无助后,耐心地安慰了老人焦躁的情绪,积极为他联系了一家眼科医院做了手术,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老人重见光明。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9)

据了解,养老院每月都给当月过生日的老人集体过生日,院长马淑芳会为每位老人送上一束康乃馨。“用心用情照顾好每一位老人,让他们晚年生活衣食无忧,精神上得到抚慰。”马淑芳说。

13年来,马淑芳全身心投入到养老事业中,把养老院办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时间回到2000年,马淑芳的父亲做了一个大手术,在术后护理过程中,一家人遇到了不少困难。马淑芳发现身边不少老人都面临类似困难:子女不在身边,或忙工作没时间,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料,也给子女们留下不少遗憾。马淑芳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办一家养老院。”

2011年,退休的马淑芳组建了大同市第一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家怡养老院。从此,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养老院建设上。

她详细了解院里每一位老人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饮食喜好,为每位老人制定有针对性的照料方案。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10)

牛国栋,男,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太原市太钢不锈冷轧厂冷连轧作业区班长。他长期从事一线轧钢操作、创新工作室运行和班组管理等工作,以创新引领智慧生产,精益求精打造行业标杆。他常说:“我愿作一道光,照亮更多的人。”牛国栋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山西省特级劳模、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好人”等荣誉。

1997年,牛国栋从原太原冶金工业学校轧钢专业毕业,进入太钢当了一名轧钢工人。凭着一股老黄牛般坚强踏实的“牛劲儿”,牛国栋开始观察模仿师傅们如何操作,找着机会使劲学。不到一年时间,牛国栋就成了班组里的技术能手。在太钢第27届、28届技术比武中,他连续摘得轧钢“状元”桂冠。技能报国的追梦路越来越清晰,从比武状元到全国技术能手,一路走来,牛国栋从一名好工人成长为行业好工匠。

23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