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

| 徐球

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是什么样的呢?吴自良事迹大家知道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

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精选篇1)

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壮阔画卷中,吴自良院士以其卓越的科学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了解这位材料科学领域的泰斗,探秘他为“两弹一星”工程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了解吴自良院士的生平概况,强调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表达对吴自良院士深切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吴自良自北洋工学院至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的学术旅程,强调这段经历对其专业视野和科研能力的塑造。

了解吴自良如何将深厚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展示其作为学者的实践精神。了解他在铀同位素分离膜研究中的关键角色,这项技术对核武器研发至关重要,是“两弹一星”成功背后不可或缺的科学支撑。为此所承受的压力、克服的困难,以及这一成就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展现其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辉煌成就。

深入讨论他在低合金钢代用品及过渡族元素研究上的突破,特别指出其纠正科学文献错误,体现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远的学术影响。吴自良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多项突破,成就了他院士的一生。他在苏联低合金钢代用品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在钢中过渡族元素研究中的开创性工作,不断发现如何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提高材料性能,对工业制造产生的深远影响。

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精选篇2)

1917年,吴自良出生在浦江县前吴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受书香门第良好家风的影响,吴自良自幼爱好读书。他9岁进入浦江县立浦阳小学学习,一日上课在诵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时,他瞬间被这股强劲的气势所折服,便将“天助自助者”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

1929年,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成绩依旧十分突出。在中学时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他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学时他便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贫穷落后”“中国为什么总是受到列强欺辱”等问题,科学救国的种子就这样在他心中渐渐埋下。

1935年,吴自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工学院(北洋大学)矿冶系,恰逢当时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在“航空救国”的热潮中,吴自良凭借优异的成绩转入新成立的航空机械系学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等院校组成了西安临时大学,学校迁至西安;1938年,北洋工学院又与东北大学工学院等院校组成了西北工学院,学校迁到了陕西省城固县西北 10余里的一个小山村——古路坝。当时教室设在祠堂里,用木板充当黑板。吴自良回忆:“当时校舍比较差,但教师教课非常好,学生学习很用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读完了大学。

1939年大学毕业后,吴自良经学校推荐,前往垒允飞机制造厂工作,在设计科任设计员。因为当时工厂里的许多工程师是美国人,所以吴自良在学习专业飞机制造知识的同时,还有机会练习英语口语,为日后赴美留学打下语言基础。

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精选篇3)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曾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金属研究所做博士后,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同年9月调入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961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研制原子弹,首先必须要有核材料,而核材料生产线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心脏”——一种叫做“甲种分离膜”的核心元件。它的作用在于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可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随着苏联专家的撤离,中国亟需自主研制这项技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抱持着这样的信念决心,吴自良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全新的会战之中。他担任了由上海冶金所及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第十研究室主任,主持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研制工作。

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精选篇4)

吴自良(1917-2008),浙江浦江人。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任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1年春父亲刚回国时,在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工作了一个学期,随后便被调往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工学馆(后改名为冶金陶瓷研究所)。虽然时间短暂, 这段经历却给父亲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毕生以唐山工学院校友的身份为荣,同时也因为未能继续为学校贡献力量而深感遗憾。尽管很快就离开了,但父亲最亲近的朋友和同事大多都有唐山工学院背景。对这些校友,无论年长还是年轻,他都怀有敬意,和他们相处融洽。

父亲那一辈唐山工学院的老校友,对母校怀有深深的崇敬和感激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院有着卓杰优秀、光辉灿烂的历史。父亲晚年和老校友们交谈时都提到,他们在抗战爆发前后考大学时,全国工科类专业最难考的是国立交通大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和唐山交通大学)工学院和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其次才是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再次之是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和国立北大工学院(那时北大工学院已从北大分离出来,北大只含文、理、法三个学院,而其农、工、医、商学院等则归入了国立北平大学),排名再往后的是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以及其他国立大学的工学院了。

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精选篇5)

吴自良是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领导完成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用国内富产元素锰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有关单位联合攻关,主持此项任务,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创造了无数奇迹。但由于这些工作大多属于“绝密”级别,因此背后的故事也多数鲜为人知。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自良带领团队攻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的历程,就是其中一则神秘的传奇。

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6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证明只有钛才有足够的固氮能力,净化位错,消除钢的应变时效。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

25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