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于敏的科学成就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篇1】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境内)一户普通人家。他的青少年时代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一次,他差点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辗轧,当时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他曾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深刻的惨痛的印象。”
1944年,18岁的于敏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大学工学院。然而,父亲却突然失业,难以供他求学,同窗好友的父母听闻后愿意资助他,于敏才得以迈入北大校门。
在北大,于敏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有路费,他寒暑假从不回家,跑到景山顶上去,拿着课本、习题学习。
家国情怀是于敏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浓厚的情结,他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崛起而效力。1946年,于敏决定走科学救国道路,毅然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篇2】
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沙漠深处,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
一声震天巨响,宣告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历史性时刻。
那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这一奇观,瞬间让“中国速度”再次成了世界焦点。
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仅用了2年。
外媒纷纷惊叹不已,他们难以置信,曾经还是“小米加步枪”著称的国家,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跨跃式突破一座座科技高峰。
若干年后,当初从事研发的科研人员解密后,他们更是惊掉了下巴。
原来,创造这一伟大奇迹的核心人员,竟是一位中国本土天才科学家。
他没出过国,没留过学,更没有喝过一滴洋墨水。
但他却带领团队,将中国核武技术推向世界先进水平,让世界各国不敢轻易动中国分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就吊打了美、苏、英、法四国,五代科学家!
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曾竖起大拇指赞他,“国产土专家一号”。
这个人就是于敏,是“中国氢弹之父”,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更是中国顶级天才科学家。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一普通家庭,家里虽然不宽裕,但是于敏从小就显露出非同寻常的聪明。
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工学院。
一次北大数学系的一场考试中,由于考试难度极大,北大一众数学系学生只考出了不到20分的平均分,很多尖子生才考60分勉强及格。
而于敏却考了满分,100分的成绩瞬间震惊了整个北大。
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被美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震惊世界,也震惊了在北大读书的于敏。
他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所以中国一定也要拥有原子弹,于是他坚定地做出了放弃工科,投身理科的决定。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篇3】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街)一个职员家庭。他的儿时都是在芦台度过的。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完全小学校(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小)上小学,上的是新学,从未上过私塾,于敏的接受能力很强,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因为工作需要,于敏的名字保密了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才解禁。2004年5月2日,于敏院士和夫人带着孙子,在弟弟于确的陪同下,不惊动宁河县委、县政府回家乡、回母校探访。
2014年4月27日,芦台一小校长刘宗明和学校科技小组师生代表一行6人赴北京拜访于敏院士。拜访结束时,于老深情寄语母校全体在校学生:“我是你们的爷爷,也是你们的校友!我很羡慕你们生长在美好时代,振兴中华靠你们的创造性,希望你们胸怀宽广,好好学习,将来能为国家作更大的贡献!”
于敏初露头角是在天津木斋念高中的时候,木斋中学是一所私立学,到了那里,于敏学业大进,才华初露。老师们对他赞赏有加,引起了木斋中学一位叫刘行宜的老师的注意,她担心因木斋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于敏这样难得的人才,出于爱惜人才,帮助于敏转到当时天津市最好的耀华中学读高中三年级。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篇4】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奖章事迹【篇5】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天津宁河人,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战略科学家,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起到了关键作用。
1961年1月,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即将有所突破时,于敏接到探索氢弹理论的任务,他毅然表示服从分配,转入了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他的文章也在公开刊物上销声匿迹了,对他个人而言,这次转向是很大的损失。自此,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长年奔波的生活,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大家对氢弹的有关物理过程有了相当的研究,对氢弹原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对氢弹的整体结构也有了些初步的设想,还准备了一套有关中子和辐射的流体力学方程组。
1965年9月至11月,于敏率领团队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放假期间空出的全国唯一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台计算机95%的时间都留给了原子弹的计算,只有5%的时间留给于敏设计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