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 徐球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大家看过吗?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突破了怎样的技术难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1)

发射卫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年仅37岁的孙家栋从组建队伍开始,带着大家向前攻关突进。仅仅2年多的时间,东方红一号卫星初样基本告成,____要听取卫星工作的汇报。

可孙家栋却犯了难。当时为了表达对____的热爱,各研制单位都会设计较大的____像章放在卫星里,可如此一来,火箭不仅打不动,还会影响仪器散热。为此,孙家栋彻夜难眠。

在向____汇报时,孙家栋不惜冒着个人发展前途的风险,下决心把心底的想法讲了出来:“大家热爱____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挂上很多像章,不仅增加了卫星的重量,影响卫星散热,而且对卫星的姿态会带来影响……”周恩来的脸色陡然变得严肃起来,“政治挂帅是要把工作做好,而不能庸俗化。你回去跟大家讲清道理,搞卫星一定要讲科学性。”听完____的这番话,孙家栋终于放下心来。

1970年3月2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完成总装任务,达到了发射要求。历经12年风雨磨难,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世了。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2)

1962年3月21号,我国首次独立自行研制的弹道导弹“东风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没想到起飞后导弹很快失控,最后坠毁。

为了找出失败的原因,在冰天雪地的沙漠里,几百人弯着腰一寸寸摸索,寻找导弹的碎片。有人忍不住一边捡一边抹眼泪。一连几天,孙家栋和同事们把那片沙子扒去了一层,硬是找齐了所有碎片,重新拼成了导弹。终于,他们找到了失败的根源。最后发现就是一根导线断了。由此,孙家栋深刻认识到:“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航天的一切。”

1967年,钱学森亲自点将,让38岁的孙家栋担任“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搞了9年导弹研究的他“转向”了中国的卫星事业。

1970年4月24号,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孙家栋直言,“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最大的感受是“扬眉吐气”。

曾经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

“热爱。”他不假思索,“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

2004年,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3)

“卫星发射是一项高风险工程。每次发射,不到卫星入轨的那一刻,谁都不敢说百分百成功。”孙家栋在 60 多年的航天征程中,多次经历惊险时刻。1974 年 11 月 5 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即将升空,却突然无法收到卫星内部供电成功的信号。离火箭点火只有几十秒,情况万分危急。孙家栋冒险大喊“停止发射!”,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灾难。

后来经过排查,发现是一个插头松动了。虽然这次发射最终因为一根导线断裂而失败,但孙家栋的果断决策,为后续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时隔 10 年,1984 年 4 月,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的第二天就出了问题。卫星在 3.6 万公里的高空发热,如果不及时“退烧”,整个卫星就将失效。

孙家栋初步判断是卫星相对太阳角度变化导致发热,建议调整卫星姿态 5 度。现场操作人员请孙家栋签字,他毅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卫星最终化险为夷。这颗通信卫星的成功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开始自主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65 岁的孙家栋毅然接过重任,担任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系统相继建成,团队还完成了“北斗三号”系统工程立项论证和前期工程实施。他带领团队在太空中搭建了双星定位系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试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道路,为世界卫星导航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4)

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有个传统——哪位同学考试全部获得5分,照片就能挂在学校门口。一年后如果能保持,照片位置就往上移。越到高处人数越少,照片也就越大。毕业时,如果谁的照片能够出现在“照片塔”的顶端,那么恭喜,他将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奖章。

苏联学生对金奖章梦寐以求,它意味着毕业后军衔比其他同学高一级,而且分配工作时有优先选择权,报到前还能带着双倍工资休假3个月。孙家栋是金奖章获得者,这在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

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研制人造卫星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钱学森亲自点将,任命38岁的孙家栋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孙家栋带领研制团队确定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技术目标,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他简化方案,提出“两步走”的研制计划,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

当时,国外严密封锁技术,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研制人员也没看到过,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国家经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从未动摇孙家栋的坚定信念。“我们一群年轻人白手起家打天下,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技术难题,我们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我们始终相信,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孙家栋曾表示。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5)

应用卫星与运载火箭、弹道导弹虽同属航天技术范畴,但对他而言,卫星技术毕竟是其新涉足的领域。他调入后,既参加领导501部的组建工作,同时又担起了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的重任。

根据国家对东方红一号主要的基本的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他参加领导卫星总体及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简化工作,能源系统去掉了太阳能电池加镉镍电池供电部分,采用银锌电池组供电的方案;去掉了科学探测和遥控两个系统;去掉姿态控制部分,只保留测量姿态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这样东方红一号的分系统主要是: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和姿态测量等。

当时卫星研制队伍来自七机部一院、八院(前身是上海机电设计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而且原来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和有关研究所制订的,相应的研制工作也已展开,修改简化并制订新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技术方案,并非易事。

他没有患得患失,而是知难而进,发挥了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根据研制弹道导弹的经验、体会和教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修改简化的新方案终于制订出来了,1968年1月获得国家的正式批准,并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之后,他全力以赴地抓科研生产管理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他重新审定完善了卫星的研制程序,并严格执行;采取了控制卫星研制中技术状态的措施,适时进行技术状态的“冻结”;还严格地组织各种地面试验,在地面能做的而且是必要的试验都必须做充分。正是由于他在型号研制的组织管理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大大地促进了研制工作的进展。

26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