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朱光亚大家认识吗?朱光亚院士有着哪些事迹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事迹精选篇1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朱光亚院士,便是这精神的杰出践行者。他在我国核武器研制等领域立下不朽功勋。从投身科研的那一刻起,他便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他默默奉献,无畏艰难,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的故事,是一部奋斗史,激励着当代青年胸怀报国之志。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汲取力量,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中国最早一批接触核武器的人廖廖无几,朱光亚就是其中之一。抗战结束后,中国派出著名科学家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组团赴美国考察核武器研制。吴大猷深思熟虑后,带上了两位年轻的弟子,一个是李政道,另一个就是朱光亚。
那次的美国之行,因美方临时改变主意,他们没能接触到核武器,却夯实了朱光亚执守一生的信念——搞核武器!搞中国的核武器!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
朱光亚明白,首当其冲的是要给自己搭建起理论基础的大厦。他没有丝毫耽搁,转身就去了导师吴大猷的母校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开始了核物理专业的理论深造。时光到了1949年秋天,当朱光亚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核物理学博士学位,正好迎来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一身武艺再加上一腔热血,朱光亚与51名留美中国学子联名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一起回国建设新中国。
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事迹精选篇2
朱光亚(1924-2011)民盟盟员,核物理学家。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____副主席等。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是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为人低调,一生只专注于核武器研究这一件事,他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最后被解密的一位,他就是朱光亚。
1942年,在中央大学读物理系的朱光亚得知西南联合大学在重庆招收插班生的消息,便报考了西南联大,并顺利考入学校。朱光亚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著名教授,在学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6年9月,在物理学家吴大猷的推荐下,朱光亚赴美留学。在密歇根大学,他一边作为吴大猷的助手做理论物理课题,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实验核物理。从1947年开始,朱光亚在世界著名物理期刊《物理评论》上连续发表英语论文,在核物理这一新兴学科前沿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1949年秋,25岁的朱光亚通过了博士学位答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年年底,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
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事迹精选篇3
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陈章良:总揽全局,心怀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阎肃: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立,自尊!
“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朱光亚
祖国和人民给了朱光亚崇高的荣誉,称他是“奋力挺起民族脊梁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而他却把自己的一生概括的很简单:“我这辈子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朱光亚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奋发进取,为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事迹精选篇4
1924年12月25日,朱光亚生于湖北宜昌,由于家庭的原因,他自幼便接受有关西方的教育,之后更是对数学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翻译家许渊冲有一次接受采访时提到当年西南联大流行的“五大才子”:“湖北朱、安徽杨、外加许二王,理工文法五堵墙”,其中“湖北朱”指的就是朱光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国民政府为了学习原子弹的先进技术,便委派了吴大猷、曾昭抡等人携带两名助手前往美国学习,李政道和朱光亚便随同一起前往。但到了美国才发现,凡是与原子弹有关的科研机构,包括工厂,外国人都不得进入。但朱光亚并没有放弃,靠着自己的才能进入了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从事核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之后发表了多篇著名的文章和论文。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朱光亚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少年时代,他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青年时期,他胸怀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赴美留学。
朱光亚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从事核物理学研究期间,积极参加留美学生进步团体,组织爱国进步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他带头推动留学生回归报国。
感动中国人物朱光亚事迹精选篇5
1941年,朱光亚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在重庆南开中学的一年半里,朱光亚开始对自然科学有了美好的憧憬;特别是魏荣爵老师讲授的物理学,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年,他考入西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大学一年级普通物理学的是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赵广增教授,赵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课和介绍学科前沿的课外辅导,使朱光亚受到物理学科新发展的熏陶。
1942年夏天,当时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重庆招收大学二年级插班生。在几位南开校友的关心和帮助下,朱光亚报名应试,顺利地转学西南联大。从大学二年级起他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饶毓泰、吴有训、朱物华、吴大猷等教授。众多名师的栽培,使朱光亚学业有了较坚实的基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他从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提出中国也要做原子弹。于是,国民政府决定派出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国考察,并要求每位科学家推荐两名助手同去。当时吴大猷推举的两名助手,一名是李政道,另一名就是朱光亚。
1946年9月,朱光亚等人刚到美国不久就被告知,美国不会向其他任何国家开放原子弹研制技术,加之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很快发生巨变,考察组只好解散,各奔东西,朱光亚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即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继续从事核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
1947年,朱光亚在年轻的核物理学家M.L.Wiedenbeck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发表了《符合测量方法(I)β能谱》、《符合测量方法(II)内变换》等论文。
1949年秋,朱光亚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