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是什么样的呢?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大家认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精选篇1)
1972年,巴依卡跟随父亲为边防官兵当向导,30余年间,他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图”。
巴依卡不仅自己坚守岗位,还决心让子孙们继续自己的事业,展现了一家三代人的忠诚守边精神。2004年开始,巴依卡因为身体原因,把这根海拔最高的“接力棒”交到刚刚服役归来的儿子——时年25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手中。
2021年1月4日,拉齐尼代替父亲守护边境16年后,为救掉落冰窟的儿童牺牲,年仅41岁,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如今,古稀之年的巴依卡和家人仍旧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传承着“帕米尔雄鹰”的精神。
“我们一家为国戍边无怨无悔,能为党和人民奉献是我们的责任和骄傲。”巴依卡动情地说,“我会继续教育子孙后代一定要爱国守边,跟着共产党走!”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精选篇2)
凯力迪别克那一句“如果没有解放军战士守边,就没有我们的家,哪里会有我们的牛羊!”让巴依卡一直记到现在。
所以只要部队需要牦牛,巴依卡一家总会义无反顾地把家中最强壮的送过去。在他们一家三代巡边生涯中,他们家先后有14头牦牛在巡边路上被石头砸死或摔死,每当边防连提出给他们赔偿时,他总会说出父亲曾经留给他的那句话。
在巴依卡家的墙上,有一张他的儿子拉齐尼·巴依卡抱着一头白牦牛痛哭的照片。巴依卡凝视着这张照片说:“这头白牦牛陪伴了拉齐尼10年,所以当时他特别伤心,回到家也一直在哭。”
那是2014年9月,拉齐尼在吾甫浪沟巡逻。在过一条冰河时,由于石头很滑,白牦牛不小心摔断了脊椎,无法站立。为了不影响执勤任务,拉齐尼只好把白牦牛留在原地。离别的时候,拉齐尼知道白牦牛回不去了,伤心地抱着它哭起来。
巴依卡回忆着拉齐尼的过去,不知不觉眼角湿润了。距离拉齐尼牺牲已经过去3年多,他思念儿子,也想告诉儿子,有很多人关心、帮助他们一家,家里的牦牛也在邻里街坊的照料下,数量增多了。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精选篇3)
1972年,随着年岁的增长,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已无法继续胜任艰苦的戍边任务,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戍边巡边的决心从未减退。于是,他将这份责任传给了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后,没有丝毫犹豫,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戍边的道路,义务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并一次次帮助戍边战士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边境辖区的“活地图”。
“一名塔吉克族男人手指前方,正向身边的边防官兵指引着方向,他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热爱。”这张照片中的塔吉克族男人正是拉齐尼·巴依卡。受长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从小拉齐尼·巴依卡就耳濡目染,心中厚植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对守护边疆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拉齐尼立志要像父辈一样,为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2021年1月4日,拉齐尼代替父亲守护边境16年后,为救掉落冰窟的儿童牺牲,年仅41岁。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品德,特授予他“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让这位守护高原的“帕米尔雄鹰”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精选篇4)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守卫边境。作为家中的第二代护边员,巴依卡在近40年的戍边生涯里,为边防官兵指向带路、巡边护边,行程超过3万公里。近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家中陈列的照片、奖状、证书,记录着一家三代70多年的戍边故事,他对每张照片都印象深刻。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在边关建立哨所,但山路崎岖复杂,从祖国各地来的官兵不熟悉路,巴依卡的父亲凯力迪别克主动为巡边的解放军带路,并且坚持了20多年。
1972年,20岁的巴依卡接了父亲的班。红其拉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巡边路上要翻雪山、过冰河,往返一趟少则半月,多则一个多月。一开始巴依卡不太理解这样的做法,但父亲一再向他嘱咐巡边的重要性,嘱托他一定要守好祖国的边防线。在随后的近40年里,巴依卡敬业护边,与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卫士事迹材料(精选篇5)
帕米尔高原犹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天地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护卫着我们伟大祖国的西部边陲。在这片神秘而壮美的高原上,有一个被雪山环抱的小乡村——提孜那甫村,这里是“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家乡,是他们一家人永远守护的地方。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这句话,是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念。自1949年底,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戍边,用70余载的忠诚和热血,诠释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诠释着对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坚守,如同一座矗立的历史丰碑镌刻在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上。
如今,已届古稀之年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与家人依然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上,传承着“帕米尔雄鹰”的崇高精神。他满怀深情地说:“我们一家为国戍边,无怨无悔。能为党和人民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会继续教育子孙后代爱国守边,坚定不移跟党走!”
在如此美景中,记者满怀对这片土地及其守护者的崇高敬意,来到了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家中,踏入屋内,一幅幅从黑白渐变为彩色的照片,宛如时间的画卷缓缓铺展,将帕米尔高原上那些默默坚守的向导与边防战士的身影永远定格。从老一辈的坚毅面容到年轻一代的蓬勃朝气,每一幅画面都诉说着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忠诚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