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励志人物

| 小龙

  有关青春的励志人物篇(一)

  王树彤:压碎了坚果才能闻到芬芳

  编者按:汪国真曾经说过: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王树彤坚信压碎了坚果才能闻到芬芳,而我们也要相信唯有坚持,才能成功。

  王树彤,敦煌网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负责敦煌网的总体运营和战略发展。敦煌网以其独特的在线交易模式,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经快速成长为B2B电子商务的领先企业。2008年,敦煌网在线交易总额接近2亿美元。

  王树彤在1999年创立了卓越网,并在1999年至2002年8月担任卓越网的CEO。在此之前,王树彤女士曾在微软中国任职六年、在思科任职一年。她带领的团队曾多次获得微软、思科的“优秀团队”荣誉。2004年再次创业,创立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敦煌网。

  “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代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一条连接了东西方贸易之路。我们取意为敦煌网,也是希望借助敦煌网这个平台,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打开全球贸易网上的丝绸之路。”

  选择

  我总是在问自己,我最能发挥优势、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是否每天都有进步?你可以说这有点像做学生的心态,而从我的体会来说,从一个兢兢业业的职场经理人到时刻面临挑战、逆风而行的创业者。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师,后来在微软、思科也都曾经做职业经理。但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子商务这个领域,是通过卓越网。其实当时决定离开思科加盟卓越的时候,身边很多朋友都不能理解,当时卓越网只是一个供网民免费下载游戏和软件的地方。为什么我放着跨国公司的高薪厚职和良好的研发环境不要,而加盟到一个需要从零开始的网络公司去?这是一个挑战,毕竟互联网是我没有接触过的,我在微软做的是销售,那么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我的位置在哪里,我要做什么,这些都是未知的。

  可是最后选择卓越的原因很简单。当时我在珠海做培训,看到了研发人员他们工作的那种艰苦的环境。大家围坐在一个灶台前喝粥吃咸菜,然后再投身到工作中。我看到了这些研发人员身上体现出来的韧性与顽强,其实就是这一幕和当时那种复杂的情绪感动了我影响了我。微软的工作环境非常优渥,而比较起来,那时候的卓越还没有开始起步,或者说还没有步上轨道。但是艰苦的环境并未阻碍工作人员追求梦想的脚步,所以当时我心里就有那样一种声音,我要来这里,投身到这个领域,跟他们一起工作。所以做决定其实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瞬间,我把握住了,所以让我有机会从一个已经成熟发展的软件公司跳出来,涉足到一个未知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从而为未来参与电子商务这个全新的市场奠定了基础。

  坚持

  这一路走来,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一片反对声。但是,如果不打破这个既有的局面,机会是展现不出来的。开始要离开清华,我也是经历了这些反对的声音。老师的工作比较安逸轻松,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那样的工作更适合女人。但是这就是我的性格,我要有所行动,我要发挥我的优势,做我最想做的事情,我希望自己每天都是处于一个上升的、进步的态势,而不是原地踏步。这就需要改变。尽管行动之后存在着许多风险和未知的挑战,但是冒着这些风险也要顶着压力上去。在前面我也提到,从最早踏入微软大门起,疾风暴雨似的“赶鸭子上架”过程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多年来,我一直是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这个过程才是最磨砺人的,往往在高压的环境,人的潜力才得以被激发出来,这样也才能有一片更为开阔的视野。

  如果我当时没有选择改变和尝试,我可能还是在一个地方,可能还是一个老师或者还是微软的职业经理人,我就没有机会体验、感悟更为丰富的人生,我现在也就不是在互联网不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完成自己的梦想。

  所以在机会和困境面前,我一直秉持这样的态度,只有压碎了坚果,才能闻到芬芳。

  有关青春的励志人物篇(二)

  汤唯:她的盛开,不分季节

  提到汤唯,就不免提到色戒、全裸、封杀,但也少不了淡定、勤奋、执着。

  阳春三月,却迎来了《晚秋》。在院线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晚秋》海报朴素,颜色淡雅,像极了汤唯。

  浓妆淡抹总相宜,汤唯的盛开,不分季节。

  从未自毁形象

  看汤唯的角度可以很多变,但首先她是一个没有被糟蹋掉的演员,起点高,而后小心翼翼维护着这种形象,从李安的电影里走出来,又去演港片说粤语;再去演合拍片,跟韩国人对戏,说的是英文……她是上海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旗袍小姐,也是香港街市中孑孓独行的大龄女青年,最后是漂到异国的亚洲女囚犯。

  这些角色,仿佛刚刚好,与她相衬,又多变,又不多变,始终文艺着,始终是气质上的吸引力,总胜过肉体。所以,她很容易招人喜欢,哪怕是对男观众而言,也多于纯粹感官上的那种吸引。

  时常看到女明星为摆脱花瓶常以“自毁形象”来试图转型,但毁来毁去仍是那张脸,仍嫌感染力不够,汤唯拍《晚秋》,宣传中用了一个词叫做“素颜”,当然不会真素颜,但为了表现女囚犯的那种落魄,汤唯在电影里穿风衣,系着围巾,头发凌乱地扎起,走在大街上,总会令人联想到她的不算如意但却简单的生活。

  陈可辛就这样评论过她:“汤唯的一个优点在于,虽然盛名在外,但仍然保持了很多很朴素的特质。我这十几年来碰到的演员里,很少有人能保持这种单纯。她很能融入当地的环境,让你看不出她是一个明星。”

  或许也是因为这一点,《晚秋》的导演金泰勇在写剧本时,就想到了汤唯,甚至,他是把汤唯的照片贴在桌子上,完成了对这个角色的塑造。金泰勇一开始设置的动机,并非想让男女主角发展出什么特殊的关系。但这样特别的身份,使得两个有故事的人,都已经“对他人没有任何眷恋,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抱有幻想,不会为任何事情流泪”,但他们相遇,并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最后的24小时回忆,就变成了一种勇气和力量,变成了生存着的证明。

  自《色·戒》那样华丽的登场之后,32岁的汤唯应该是什么样子?金泰勇说,“韩国女演员都是很可爱很漂亮的那种,但是汤唯显得很大气。”漂亮的女演员很好找,但女人仅仅漂亮,显然不够感染人,尤其是在一个故事里。

  不能笑,就只能哭

  回头说说《晚秋》这部电影。

  用文艺包装的《晚秋》,通常有一见钟情的感性。金泰勇懂行,两人初见时,玄彬上车无零钱,全车扫视一周一眼相中汤唯,上前、求助、成功!汤唯一句“你得把零钱还给我”,吸引了玄彬对这位酷女子的注意,金泰勇为两人爱情萌芽的解释是:“作为牛郎,冰山美人是珍贵的品种,爱情因为难得而珍贵。”

  金泰勇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转移到了美国西雅图,是为了浪漫,这个城市半年阳光普照,半年阴雨连绵,剧组特意选择雨季,这才符合两个落魄他乡的异国男女撰写爱情的背景,两人在无尽的浓雾与细雨中漫步,穿越拥挤的人海,走进寂静的郊野,两人身着大地色系的服装,宣告“苦是我们苦!”

  汤唯透露,金泰勇的严格要求一度令她承受巨大压力。“在现场导演既不准我哭,也不准我笑,只说心里动,像和玄彬拍碰碰车的戏也不给笑,所以,每晚回酒店会忍不住哭一下,挺苦的。看完电影,我才明白他的意图。”

  孤独,是几乎所有深入至内心的爱情电影必然要触及的一个话题。《晚秋》,应是属于这种,当一段爱情凭空而降,没前世没今生,没有因也无果,往事消失未来也消失,那么现在或此刻,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吸引,在巨大的属于生命的孤独感前,你惶然无措地想要去贴近另一个人,希望借助这种融入对方的方式,来消解孤独,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灵魂里。

  饰演这个漂泊在异乡,刚获得三天假释期的女囚犯让汤唯悟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小道理:“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变形金刚。生活中,它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小汽车,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角色需要,我就可以变成一个大巨人、救世主、蓝精灵……什么都能变。这些人物,都是我内心里面有的那一块,她们都是我自己,其实跟我没有任何差别。但她们又离我很远,它是变形金刚,不是那个小汽车。”

  “轴”出来的明星

  “七年的牢狱生涯,依然独善其身,汤唯将安娜这个角色诠释得十分感人。”《西雅图时报》这样评价她在《晚秋》中的表现。作为汤唯的首部外语片,当时虽然还没有在内地上映,她已经在韩国一气拿下10个影后奖项。

  32岁的汤唯不觉得自己有表演天赋,她总是用最笨拙、最原始的方法,体验和接近角色。如果她体会不到,就演不出感觉。在戏里,玄彬与汤唯只有24小时,其实在戏外,这种感情的酝酿,经过了2个月。白天,导演金泰勇在西雅图修改剧本,玄彬和汤唯就一起在这个城市里游荡,晚上三个人又聚在一起聊天。

  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同她聊《色·戒》,但汤唯自己似乎并不介意,有一次拍摄回家的戏,她进门后看看这里看看那里,最后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正好是张爱玲的《色·戒》,她也会感叹一句,不会吧,这么巧。

  也有一个人呆着的时候,而这,恰恰也是汤唯最爱的状态:“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不管我做任何事情,一个人都会有更多的心得体会。就好像这个屋子里无数的人在吵吵闹闹,空气中所有的灰尘都已经升到了半空,只有这些人全部走光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尘埃才会一点点落在地上,平静下来。(励志诗歌)你才看清,哦,原来变成这样。”

  汤唯很自然地解释:“安静,踏实,不那么爱热闹。就像水一滴一滴地落在这个杯子里,慢慢这个杯子就满了,这就是变成一个角色的过程。然后,你再开始闻到它的味道,看到它的颜色,感觉到它的温度……我享受的就是这个东西。”

  不喜欢凑热闹的汤唯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倔强个性。汤唯曾经的同班同学就说她这个人有点“轴”。汤唯其实考了4年才考进中戏,前3年都在考表演系,2000年才终于考上了导演系。

  早些年,汤唯都是拍一些小戏,大多是群众演员,况且,汤唯的妈妈不乐意女儿走文艺道路,但是汤唯自己却坚定信念要当演员。“我的意见最重要。所有的剧本都是我自己来做主。我喜欢的,就要演,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不喜欢的,就放下了。表演这东西,必须要自己有感觉,别人无法取代你的感受。”

  有关青春的励志人物篇(三)

  任正非: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任正非1944年出生,从小就经历了战争、贫困、三年自然灾害,政治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磨炼。父亲任摩逊让他看到了什么是活下去的倔强。“文革”中,父亲作为中学校长挨批斗,同时挨批斗的老书记一伸腿走了,而任摩逊为了一家人,却甘受胯下之辱。他的口头禅是“面子是给够吃的”。

  作为长子,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苦难岁月,让任正非对父亲的话有了深刻的共鸣。“你是想吃饱肚子还是出名?”“知识分子不要脸才能进步。”这些话常常从他心底冒出来。艰难的岁月,让他把学生的虚荣给撕了下来。

  文化大革命对许多人是灾难性的,对任正非来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彻底唤醒生命意识的大革命。主流与非主流不停地变幻,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横行,也就彻底把“革命”的光环给颠覆了。人的价值观不在主流的是非标准里。任正非体悟颇深:“‘文革’对国家是一场灾难,但对我是一次人生的洗礼,使我政治上成熟起来,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书呆子。”

  “文革”年代里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人性被扭曲,人格被侮辱,真理被践踏的黑白颠倒的阴暗面,而父辈任摩逊等即便被虐待,对理想与事业的追求和对党的忠诚不变,给予任正非很大的震撼。他看到了一个人的精神与信仰的作用。在那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中,有一种通透的达观。

  这就是任正非的大政治观了:只要潜心做对人民幸福和国家强盛有利的事,你就抓住了一个时代的脉搏。任正非的政治观,表现在他与主流意识长远目标的和合上。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任正非尤其关注。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含糊,就是可以经过考验的大政治观。

  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磨难,促使任正非有更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渴望,养成了坚韧的性格,百折不挠,懂得以身作则,不怨天不尤人,自强不息,由此也催生出他的冒险精神和原始生命力。

  任正非感慨:“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在“活下去”这个简单的念头中,寄托着任正非不一样的追求。后来,华为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IT企业老大,任正非依然念念不忘活下去:“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只想这几年如何活下去。”

  大多数华为员工来自山区、乡村和城镇,许多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曾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任正非对员工说:“我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贫困、饥饿、父母逼着学习中度过的。没有他们在困难中看见光明、指引,并逼迫我们努力,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他提倡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资邮寄给父母,同时要求员工过春节给父母洗脚,爱护自己的弟妹,关心希望工程。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教诲,引导华为高度凝聚,一次次从危机走向新生。“亲情牌”从来都是抓住人心最有效的武器。华为人庆幸跟对了老板。这是华为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的一个因素。

  任正非一定听到一种神秘的声音:离开人们趋之若鹜的“一般”,要敢想敢做,要不流俗、不平庸,要分分钟归零,要改变这个世界,这是生命充实激越起来的根本途径,他禁不住这种诱惑。让华为长久地活下去,这是他为之战斗的观念与信仰。

  华为——这家来自中国的网络与电信跨国公司和美国企业之间摩擦不断。今天,它正告竞争对手,绝不放弃美国市场。华为高管接受采访,称不论美国是否喜欢,华为绝不退出这个市场。

  上周,中国华为公司(Huawei)宣布斥资60亿美元从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和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采购处理器和其他组件。这是华为向美国企业示好的最新举措。过去几年,华为一直在努力改变公司的形象,希望从一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庞大、糟糕的网络供应商,转变成一家透明、守法和创新的科技企业。但对于这家中国公司的产品安全性,许多美国政府部门仍心存疑虑。此外,思科(Cisco)等美国竞争对手肯定会延续在海外市场的做法,想方设法阻止华为抢夺它们在美国本土市场的份额。

  华为北美研发部总经理约翰?罗斯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于创新是华为改变公司形象的关键。同时,他还称,不论美国是否喜欢华为,他们都不会退出这个市场。笔者近期采访了罗斯,并参观了华为的硅谷研发中心,一探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的决心。

  《财富》杂志(Fortune):华为与美国公司一直存在一些法律纠纷,同时也因为向伊朗和塔利班出售产品而备受谴责。那么,华为打算怎么改变这种形象?

  罗斯:人们总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华为和我们的事业,甚至用一种歧视和无知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而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围绕创新来向外界传达公司的形象。一方面,人们会听到各种干扰视听“杂音”,但另一方面,也会听到关于华为创新的故事。1999年或2004年的时候,“杂音”中的一些信息或许确实存在,但在对行业运作方式和科技发展趋势有了真正了解之后,许多假设自然不攻而破。如果当初有人试图以“保护”之名阻止美国市场使用外国技术,我们今天也就不会有手机网络了。我们也根本无法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因为这些基础设施全部来自跨国公司。即便美国自己的公司也覆盖全球,它们的技术开发工作在其他国家进行,它们的产品制造可能与华为的产品一样都由同一家工厂完成。即便美国不喜欢华为,华为依然会对美国保持耐心。如果最优秀的技术和最佳创新均源自华为,到那时,美国对华为的排斥将使其失去竞争优势。我们只不过是诸多跨国企业中的一个,与公众熟知的那些跨国企业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你们对华为的了解还不够。而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外界了解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

  目前,华为在北美采取的是何种策略?

  几年前的华为经历了一段顺畅的发展期。公司超乎寻常的表现让所有竞争对手都感受到了冲击。但问题在于,如果表现这么出色,公司就不再是追随者了,对创新的预期值也会提高——因此,必须扮演定义互联网行业的角色。所以,公司的决策之一是,创新不能仅在中国国内进行。如果公司希望广泛涉猎从云技术到光电技术的一切领域,就必须制定范围更广的创新策略。2010年,我加入公司时,大约只有300人,而今华为美国市场员工已达到1,000人,而且全都是资深技术人才。我们希望成为公司发展的急先锋。我们不考虑公司之前的或现有的项目,我们只想知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是开发下一代网络处理器,还是步入云时代。与此同时,公司把美国市场视为最后的新兴市场。没有一家公司会把总部设在一个无任何业务联系的国家。另一方面,虽然华为仍在不断摸索和努力适应美国市场,但公司已经在这一市场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能力。

  华为目前在美国市场的经营状况如何?

  我之前将美国市场称为“发展中”市场,曾引广泛反响。思科或爱立信(Ericsson)等大部分公司,都将中国视为一个发展中市场,但我们却认为美国市场正处于发展之中。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市场不够发达,而是说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适应这这个市场,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的课题。虽然公司从美国市场获得的收入流并不显著,但我们在研发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去年,单是华为对美国市场的研发投资一项便高达2亿至3亿美元。公司的终端业务表现不错,在商店里也可以买到华为自有品牌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公司的运营商业务也比较顺利,不过,与美国四大运营商的合作目前还未能实现。但我们仍在不懈努力。如今,我们已经打入了美国的企业市场。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但华为要想建立起关键的客户群仍需耗费数年时间。

  你们的研发中心目前的攻克重点是哪些技术?

  最重要的研发目标是云计算技术。数据中心虚拟化是个不错的主意。但这并非我们研发云计算技术的真正目的。云计算技术的真正目标是,建立一个全互联网规模的公用环境,而非仅限于数据中心。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重新思考如何步入云时代。我们如何才能实现云技术不仅服务于传统数据中心的虚拟化,而且广泛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无线环境、网络基础架构、企业环境等。如果这些都能实现虚拟化,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此外,我们也在致力于其他技术的研发,诸如高速网络、电子教育或电子医疗等。

  
看了“有关青春的励志人物”

8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