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

| 梦荧

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那么关于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篇1】

微风徐徐,试验田里的禾穗低垂摇曳。杨华德在思考,既然有这样好的试验效果,该如何把它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让农民增产增收?

从试验示范,到扩大示范,再到推广,这种思路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在布隆迪实施却困难重重。

“谁来投入?老百姓都穷,没有钱买种子和肥料。”杨华德点出问题所在,在试验阶段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但进入扩大示范阶段后,投入就显得尤为关键。专家组可以为农民提供这一季的农资,那么下一季,下下季呢?

为保证当地农户的可持续种植,专家组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即专家组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为农民提供第一季种植杂交水稻所需的农资,农民收获后将收成的一部分投入到基金当中,而基金将被集中起来作为下一季的投入。

很快,“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获得成功,尝到甜头的农民自觉自愿交基金,并积极投入生产。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篇2】

“确实苦,但也很快乐。”谈到援非,杨华德滔滔不绝。

援非是杨华德自己争取的。2015年,杨华德已经51岁了,同龄人都开始展望退休生活,他却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农业援非高级专家组。

主动援非,是国家承诺,也是四川的传统。2009年起,我国开始向布隆迪分批次派出高级农业技术专家,援助领域主要涉及水稻、农产品加工等。作为中国农业援外的“主力军”之一,四川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派遣专家参与非洲农业发展,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

为什么要去援非,也源自于杨华德幼时的经历。上世纪70年代,为了提高当地水稻产量,有农技人员来到杨华德所在村庄开展水稻种植技术指导。当年,杨华德老家的村庄就实现了水稻产量翻番。“当时我想要做个农业局的技术员。”杨华德说,在援非的机会摆在面前时,自己没有丝毫犹豫。

杨华德援非的首站,是莫桑比克。2015年年底,莫桑比克援助工作结束,杨华德本可以选择回国。但他和其他七位同事申请加入为期三年的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并担任组长。从此,杨华德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篇3】

像杨华德一样,还有一群中国专家,他们阔别亲友,远渡重洋,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宝贵的中国经验传授给非洲人民。他们在非洲开试验田、设实验室、办培训班、建扶贫村,让干旱的农田飘起稻香、空荡的圈舍养起牛羊、贫瘠的村庄变了模样。在国内,他们是水稻专家、是种养能手、是兽医学者……在非洲,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援非农业专家。

他们埋首于非洲田间地头,秉承对非合作“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深耕“小而美”农业项目,播种出了中非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用行动践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

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菌草之父”林占熺到农业专家杨华德,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中国-马尔代夫友谊大桥到非盟总部会议中心,从医院学校、打井供水到数据中心、通信骨干网,无数中国援外人和援外项目遍布全球发展中国家,无私传授中国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杂交水稻、菌草技术、鲁班工坊、光明行、爱心行等援外品牌在各国落地开花,已成为惠及民生、造福当地的金字招牌。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篇4】

2013年受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中心的派遣,杨华德首次踏上非洲大陆,在莫桑比克为当地人传授水稻种植技术。2015年,在圆满完成援莫任务后,他再次前往布隆迪执行“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

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是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的技术援助项目。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比接近90%。初到布隆迪,杨华德就被眼前破败的村庄、饥饿的农民和遍地的荒草深深触动。

“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基本上就是 ‘一把锄头打天下’,老百姓普遍没有饭吃。”身为专家组组长的杨华德,带领专家组成员深入田间、村庄开展系统调研后发现,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技术落后、稻瘟病流行、种植不规范等问题交织叠加,当地生产力水平极低,平原区水稻平均产量不到3吨/公顷,山区水稻平均产量不到2吨/公顷。

对这些问题,专家组逐项逐个研究,并取得一致共识,决定在布隆迪试种杂交水稻。

专家组从国内优选了杂交水稻品种,根据品种特性,结合布隆迪实际,从育秧、施肥、规范化栽培进行技术升级,制定试种方案,示范地块的水稻产量迅速提升,创造了每公顷收获13.86吨水稻的非洲水稻高产纪录。

“我们的品种整个生长和长势各方面的表现远远优于当地的品种,引起了轰动,当地人觉得这个简直是太神奇了,像魔术一样。”杨华德笑着说道。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篇5】

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布隆迪,2019年,布隆迪人口1150万、人均GDP仅252美元。同年,该国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4.6%。此外,布隆迪长期被联合国列入58个重度粮食危机国家名单,是非洲大陆饥荒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抵达布隆迪的第一天,杨华德就被道路两旁破旧的民房和赤着脚乞讨的孩子所震撼。下乡之后,他发现大部分人家每天只吃一顿饭或者两顿饭,且只能吃木薯或者玉米,“还吃不饱。”

“这里的农业生产以人力作业为主,‘一把锄头打天下’。”杨华德说,抵达布隆迪后,他和同事们用半年时间走遍了布隆迪的15个水稻种植省份,更激发了他们在布隆迪奋斗下去的斗志。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篇6】

在过去的11年中,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不仅仅是在非洲大地上播种了稻谷,更重要的是,他播撒了中非之间的友谊和理解。杨华德,这个名字在布隆迪乃至整个非洲,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对梦想的追求,更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承担起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援助非洲,更重要的是在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自给自足,走向繁荣。

杨华德和他的团队的故事,是关于梦想、希望和奉献的故事。他们的执着不仅仅改变了布隆迪的农业景观,更在这个过程中,编织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画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黄皮肤还是黑皮肤,我们都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共同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和守护。

2023年度感动中国杨华德事迹材料【篇7】

“大家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作为代表获此殊荣深感荣幸。”获奖后杨华德告诉记者,中国技术、中国经验在非洲大地大有用武之地。

此外,他还介绍了近期工作重点,将大力发展当地示范村,启动布隆迪现代种子产业园建设,同时将农业示范中心建成布隆迪农民致富中心等等。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杨华德的颁奖辞写道,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2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