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已经落下了帷幕,那么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精选篇1
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我校杰出校友、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获颁“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颁奖辞:前辈布下的奇子,蛰伏深空的巨龙。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俞鸿儒院士,1928年出生于江西广丰。1949年至1953年,在我校机械工程系学习。1953年至1956年留校任教。1956年报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师从郭永怀攻读流体力学。1963年研究生毕业,留在力学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俞鸿儒院士是机械工程学院的首批学生,1949年,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原大连大学到北京、上海面向全国进行招生。已经是同济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俞鸿儒,放弃了原来的学籍,重新报考大工,成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独立为大连工学院)机械系首批学生。
在央视《吾家吾国》节目中,俞鸿儒讲述了自己为祖国奉献终身的动人故事,并展示了1953年写给母校大工的“决心书”。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精选篇2
隐身战机歼-20、“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导弹……这些国之重器横空出世前都曾在风洞中经受考验,模拟高空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俞鸿儒就是将“天空”搬到地面的人,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
俞鸿儒院士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对于曾目睹家国破碎、立志科研报国的他来说,为国家做事的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经50年。如今,俞鸿儒院士依然提携后辈,他的智慧与谦逊,也点亮了无数新星。他的付出与奉献,将永远照耀在科学的高峰上。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精选篇3
俞鸿儒在国内首先开展激波管研究,建成高性能激波风洞和配套的瞬态测量系统。
他领导建立起来的激波风洞实验室,适应了两弹一星的需要。隐身战机歼-20、“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导弹等重器的模型都曾在风洞中经受考验,模拟高空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俞鸿儒院士也被誉为“将天空搬到地面”的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精选篇4
俞鸿儒一到力学所,首先触动他的就是钱学森组织的学术报告会,让他立即感受到钱学森的“与众不同”。报告会气氛很活跃,可以一边听报告,一边吃糖果。
“原力学所业务处处长李毓昌告诉我,开始办报告会的时候,钱所长拿出200元给管后勤的人,每次开会都有吃的,还有刚出炉的点心。”俞鸿儒说。
但参加学术报告会,人人都得专心。报告人假如讲错了、讲不清楚,钱学森马上“干预”。“如果错得严重,他会让主讲人回去重新准备,下次再讲。如果讲得不清楚,钱所长会找打瞌睡、精神不集中的听众,请他站起来,问他听懂没有,复述一下刚才讲的内容。”
俞鸿儒说,钱学森的学术报告会很热闹,“这体现了钱先生的精神,要么不做,要么认真做,一切事都这样”。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俞鸿儒事迹材料精选篇5
俞鸿儒回忆说,钱学森和导师郭永怀的办公室在一起,跟钱学森有很多接触,包括当时钱、郭两人去拜访一些名家,他也随从,逐渐地成了他们的助手。“我自己觉得选不好该干什么,他们让我干什么我都干。”
近水楼台,俞鸿儒受钱、郭两人影响颇多。他至今记得,郭永怀第一次和他们谈话时很严肃:国家的科学事业需要很多人做铺路石,他也是。郭永怀希望他们也要有这种思想准备。
“我意识到,先生并不要求我们成为飞黄腾达的‘龙’,而是叮嘱我们做脚踏实地的‘牛’。”俞鸿儒说。
为研究超声速飞行,1958年,郭永怀在力学所成立激波管组,并指定俞鸿儒为组长。在郭永怀的支持下,俞鸿儒提出研究氢氧燃烧驱动激波管。这是当时已被国际上基本弃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因为其虽然费用低廉,驱动能力强,但试验气流品质低,容易出事故。
俞鸿儒坚持认为,国际流行的方法价格昂贵,技术复杂,还是氢氧燃烧驱动更适合中国国情,并认为其缺点可以改进,虽然怎么改一时也说不清,但他相信应该能找到解决办法。
郭永怀坚定地支持俞鸿儒放手去做。由于不清楚原因,俞鸿儒在试验中多次发生事故。最严重的一次竟把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都给炸毁了。然而,俞鸿儒不但没有被责难,反而受到安慰和鼓励。后来,力学所索性一次性申购了许多水泥和木材,实验室炸坏了就立刻重建。
这让俞鸿儒至今难以忘怀。“实验室炸一次表扬一次,哪有人有这种魄力?”最终,俞鸿儒弄清了事故原因并采取了防范措施,他创立的氢氧燃烧驱动方法沿用至今,40多年来再未发生过严重事故。他对记者说,当时做这些试验,自己虽然冒着风险,但导师郭永怀等人冒的风险更大:“要不是他们保护我,我这个事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