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

| 思恩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肯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悉吧,既然这样,那么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供大家参考!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篇1】

孙家栋,1929年4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篇2】

年轻时的孙家栋颇受姑娘青睐,但直到一位名叫魏素萍的姑娘出现,才拨动了他的心弦。1959年,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然而,孙家栋参与研究或主持研制的火箭、卫星型号一个接一个,后来甚至长期同时领导多个航天工程,成天东奔西走、马不停蹄。夫妻俩聚少离多,如同现代版“牛郎织女”。魏素萍只知道丈夫忙,却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1967年12月,魏素萍临产,此时正负责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孙家栋却抽不开身。直到女儿出生的第二天晚上,他才赶到妻子身边。魏素萍幽怨地说:“什么工作能比老婆生孩子更重要?”孙家栋握着妻子的手说:“两个都重要,可我……”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那天,魏素萍也举着国旗加入了欢庆队伍。她却不知道,这颗卫星是丈夫负责完成的杰作。

直到1990年4月7日,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魏素萍在新闻中看到孙家栋的身影,才得知他在从事什么工作。她擦着眼泪说:“老伴儿,这样一辈子,值呢!”此时,他们已结婚30多年。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篇3】

有人让孙家栋给自己的航天生涯打分,按5分制,他给自己打3分。他说,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

同事们却给他打了高分。曾一起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他是小事不纠缠、大事不放过的人,跟他一起干痛快!”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跟他在一起心里踏实。”

国家也给予他至高的认可。1999年,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第148081号——孙家栋星,闪烁于浩瀚太空……

年逾九旬的孙家栋院士如今仍满心惦念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收看神舟十二号发射的电视直播,关注“神十三”的航天员返回、“神十四”的航天员飞天,他说,“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新时代航天人的手中,建设航天强国使命在肩,弘扬航天精神薪火相传。在新的征程上,我愿与大家一起继续前进!”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篇4】

2018年11月19日0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点30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到了全球服务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建设‘北斗’的初衷就是让中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我们地面的所有系统安全要保护在我们自己手里,假设你依赖了外国的标准体系,那将来国家所有的经济建设各方面都要跟着它跑。”孙家栋院士说。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篇5】

1950年初,不满21岁的孙家栋,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航校学飞行。他的同学中有后来成为空军战斗英雄的赵宝桐、张积慧。1951年9月,孙家栋以优秀的业绩随同另外20多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一年后,在学院大门最显眼的“明星榜”上,出现了孙家栋的名字。从此年年成绩优秀,五年下来,孙家栋获得了一枚纯金的斯大林头像奖章,这一殊荣要是在苏联,军衔可高套一级,能优先选择工作,还可拿双工资休假三个月,而孙家栋只有一个念头:祖国急需人才,应立即回国。

孙家栋学的是飞行器发动机技术,回国后却被分配到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他思路敏捷,工作雷厉风行,引起院长钱学森的注意,1964年孙家栋被任命为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并先后挑起了导弹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和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重任。此后,出人意料,搞了多年导弹的他,竟又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篇6】

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从一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校的军人,再到留学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的中国军官学生,孙家栋和中国航天事业的缘分一步步加深。

1951年,他被选送到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专业是飞机设计。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七年里,孙家栋各科成绩年年是优秀。

1958年4月,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当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孙家栋二话不说,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孙家栋个人生平事迹【篇7】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数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他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

一次发射中,卫星在转运途中不慎发生了轻微碰撞,试验队员们一下子慌了神,谁也不敢保证这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接到紧急报告后,孙家栋当天就从北京赶到了西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卫星试验厂房。了解清楚现场情况后,当时已经快80岁的他马上钻到了卫星底下,对着卫星的受创部位仔细研究起来。

“卫星没事儿,能用!”孙家栋的一句话,让大家悬在半空的心踏实了下来。

“搞航天工程,没有好坏,只有成败。要保成功,就必须发扬严格、谨慎、细致、务实的作风。”孙家栋总是这样告诫年轻人。

22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