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大家了解吗?彭桓武是怎样的人物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有关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精选篇1)
1978年,彭桓武在完成国防科研任务,调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之后,应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邀请,于同年10月至1979年6月开设理论物理课程。1980年,他大力倡导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并参与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学术小组,被选为该小组的第一任组长,致力于推动这门学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1982年2月,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分子反应动力学,借以在国内提倡化学物理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1995年前后,在有关学术会议上大力提倡生物物理的研究,就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进行这些工作和主持理论物理专项基金的同时,仍然亲自动手做一些感兴趣的理论研究。遇到适当的机会,他也和年轻人谈些治学的体会。他把学习方面的经验归结为四句话,即"学问主动,学友互助,良师鼓励,环境健康"。
1947年彭桓武代表云南大学前往比利时参加“大学教授会议”,之后,绕道法国巴黎看望钱三强、何泽慧夫妇。钱三强是彭桓武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学,日后同被誉为中国原子弹的元勋。两人在1939年相识,并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那时候,美国已经在日本投了原子弹,彭桓武与钱三强相约:回祖国大干一场!当时的都柏林,找一个到中国的轮船座位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彭桓武写信请在英国海军部工作的一个科学家朋友布莱克特帮忙,在一条英国的运兵船上找了个舱位。
多年以后,当有人问起彭桓武,当年已在英国学术界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为何还要选择回国时,彭桓武说: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精选篇2)
62岁离世,后来惟一的儿子彭征宇也远赴美国求学,并先于他去世,此后的二十多年,彭桓武独自一人,过着简朴的生,76岁开始学做饭,一个人守着他们曾经的家,淡泊名利。
晚年捐光积蓄,包括两弹一星的奖章也一并捐出去,去世前,他连一本书,一把座椅都交代清楚去向,并表明遗体一并捐出去,不要去公墓,要和妻子骨灰合于一起回归自然。
2007年,彭老去世。
他曾才智惊人,4岁精通四则运算,16岁就考上清华大学,成为周培源年龄最小的得意门生,量子力学奠基人玻恩教授的第一位中国弟子,对于祖国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对于妻子,他要永远和她在一起。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如今,天上有一颗编号为48798的星星,中科院 命名为“彭桓武星”,让我们记住他。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精选篇3)
1915年10月6日,吉林省长春县,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人们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强壮、甚至有些沉默寡言的小男孩,将走出冰天雪地的东北,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彭桓武,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原子能所副所长,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作为中国理论物理学、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奠基人之一,他在固体和统计物理、原子核物理和加速器理论以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理论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和研究工作。他领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然而,在无数的光环之下,彭桓武却仍保持着最初的简单朴素与云淡风轻。他的毕生至交、中科院院士钱三强这样评价他:“彭桓武默默地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
“回国,不需要理由!”
193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彭桓武,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留学,并在此后很快展露出物理学方面的天赋。在海外期间,他与哈密特、海特勒合作的成果“HHP”理论曾轰动一时,成为当时国际物理界公认的介子理论。
他的导师、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马克思·玻恩曾向爱因斯坦称赞他的爱徒:“中国人彭桓武尤其聪明、能干。他总是懂得比别人多,懂得比别人快。”“似乎他无所不懂,甚至反过来他还教我。”“他永远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精选篇4)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至2007年2月28日),原名彭梦熊,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湖北麻城,“两弹一星”元勋,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彭桓武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先后师从周培源、马克斯·玻恩,相继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执教过,曾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原子能所副所长,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55年,彭恒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彭桓武主要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的研究,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20年,获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
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范文(精选篇5)
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后来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吉林毓文中学。1931年,年仅十六岁的彭桓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启了他一生的科学之旅。在清华求学期间,彭桓武不仅专注于物理学科的研究,还广泛涉猎文史哲学,展现了全面发展的才能。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真理,被誉为“清华四杰”之一。
毕业后,他获得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毕业证书,本已准备好留校任教,然而七七事变的爆发打乱了他的人生轨迹。在云南大学艰苦的生活中,彭桓武并未放弃对科学的追求。1938年,他获得了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的机会,成为著名物理学家玻尔的第一位中国学生。在爱丁堡大学,他发表了多篇高水准的论文,并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在都柏林高级研究院工作,与当地学者合作在宇宙现象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理论后来被命名为“HHP理论”,其中“P”正是彭桓武的缩写。玻尔对彭桓武的才华赞不绝口,甚至连另一位物理泰斗薛定谔也对他极为欣赏,并在给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中多次提及他的名字。在那个时代,一个黄种人科学家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和认可,无疑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然而,就在彭桓武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在英国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投身到祖国的科技事业中。当被问及回国的原因时,他轻描淡写地说:“因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句话简单却深刻,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彭桓武在国内多所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培养新一代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